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不可复制的巴蜀画派

    温星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1月23日   03 版)

        古往今来,我国书画艺术流派众多,黄派、吴派、浙派、花鸟派、山水派、岭南派、湖州派、黄山派、宋四家、元四家、明四家、清六家、扬州八怪……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泡沫乱象与繁花似锦并存,前类情况始终占绝大多数。

        所以,当拿到李杰先生编著的《巴蜀画派史论》时,我起初很不屑——啥时又冒出一个“巴蜀画派”? 难道是以你李杰主导全新命名和创建的?! 但当我大致翻读完这部达八十余万字的大著后,不由而豁然开朗,为这个“全新”艺术流派的创立及其品牌IP的推广打造拍案叫绝。

        “巴蜀”,自古乃四川重庆合称,巴蜀之地山水相连,自古险峻雄浑,神奇瑰丽,更兼地灵人杰,文化艺术及思想大家辈出,司马相如、扬雄、诸葛亮、陈子昂、李白、杜甫、苏轼、杨升庵……不对,等等,李白杜甫哪里人? 怎么也纳入这个名单? 两位大神客居巴蜀多年,创作无数,纳入广义的流派群体在情理之中,正如大明状元公杨升庵明明成都新都人,我却非常乐意将其视为云南人或“新云南人”,他人生最后30多年都在云南嘛,还在云南娶过妾呢。

        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五代十国,成都人、花鸟画大家黄荃便创立西蜀画派,并培养了一个群体,对北宋的宫廷花鸟画产生过巨大影响。由于独特自然条件所形成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远自古蜀以来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彼时,巴蜀之地已成为与中原、江南鼎立的三大艺术繁盛区域之一。黄荃之后的蜀中书画宗师,便是妇孺皆知的千古全才苏东坡,及其被誉为“画竹圣手”的表哥文与可。苏东坡不仅诗词、文章、书画皆登峰造极,还开创了真正的中国文人画,并为此奠定了文人画的理论基础。

        简单说,书中,李杰系统地梳理了历朝历代生于巴蜀之地或于此有着深厚渊源的文艺大家,如元朝的杨基、徐贲,清朝的张问陶、龚晴皋,至现代,则有集大成的张大千及蒋兆和、陈子庄、刘开渠等,可谓绵亘古今,蔚为大观,生生不息。

        在李杰看来,西蜀画派的源流其实从未中断,但实际上,它只能代表巴蜀地区书画艺术一个时期的繁荣,而且这个提法无法囊括重庆(巴)部分,从而忽略了重庆的特殊性,乃至割裂了重庆与四川自古以来浑然一体的文化脉络与历史渊源。因此,在中央增强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利好政策及成渝双城同频共振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于巴蜀艺术整体的历史发展与源流梳理,为“巴蜀画派”正式命名的历史契机到了,且刻不容缓。

        放眼全国,21世纪以来命名创立的书画艺术流派绝无二例,仅有巴蜀画派;巴蜀画派超过十二年持续的系列组合拳和神操作,其体系之全、力度之大、影响之广,也无出其右。从这个意义上说,巴蜀画派品牌塑造的模式,当成为全国艺术界积极投身中华伟大复兴与文化自信、文化强国之路的一面镜子。

        当然,巴蜀画派的例子不可复制,乃至很难借鉴,但其紧扣时代脉搏、结合政策走向、布局全面立体等等思维和做法,是肯定可以学习,肯定具有借鉴价值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