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1月09日 星期三

    “公共考古”让文化传承更具有影响力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1月09日   08 版)

        2022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发布50周年,为做好北京考古研究成果的阐释传播,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2022北京公众考古季开幕式”于10月29日上午在圆明园正觉寺举办。今年北京公众考古季以“考古探源,文明北京”为主题,活动为期两个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活动将开展6个板块24项活动。6个板块分别为体验考古、专题展览、云端展示、学术论坛、考古讲座,考古进校园(北京青年报2022年10月30日)。

        近年来,我国在“公众考古模式”上有所探索,但基本仅限于在某一天开放考古现场,让部分有兴趣的老百姓参观,与专业考古人员交流,聆听对考古过程和文化遗产的解释;一些考古活动还被搬上“云端”进行直播,让网友参与“云考古”,一时吸引众多人的眼球。

        公众对考古的热情持续高涨,《中国考古大会》《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文物节目吸粉无数,“考古盲盒”火遍全国,去年三星堆更是成为国内考古界“顶流”。如今不少热爱考古的年轻人直接报名成为公众考古志愿者,近距离走进考古现场,认土层、分器物、清墓葬,沉浸式体验考古乐趣,原本深藏在“象牙塔”里的考古与公众的距离正越来越近。

        从“良渚遗址热”到“三星堆上新”,社交媒体佐证,大众对考古、对文物、对文化遗产的热情连年走高。与之相应,我国在公众参与考古方面的探索也常出新招,如开放考古现场,让有兴趣的大众参观、与专业文博人员对话;又如一些考古项目通过线上直播,让网友参与“云考古”。

        将整个地球、人类文明的前世今生握于掌中的感觉,诚然是迷人且极具诱惑力的,对年轻人来说尤为如此。伴随着考古工作渐渐走出了“象牙塔”,考古学也逐步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几年,图书出版,考古类书籍越来越畅销;文化旅游,博物馆成为很多游客必去的打卡地;每一次重大考古发现,都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前两年热播的《国家宝藏》,更是证明了“公众考古”理念的正确性和可能性。

        当“公众考古”俨然成为新的显流,已播出九期的《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作出了有益探索。该节目一边以“行万里路”的视角,让世界遗产“活”了、灵动了起来;另一边,主创也“沉”下心,回归爱国、学术、坚守等价值内核,主张了真正的“公众考古”理念。

        公共考古正在悄然兴起,但社会对考古仍存在许多偏见与误解,这就需要集中精力从正面出击,运用更好的形式和手段来弘扬正能量的考古。去年留守女孩钟芳蓉以文科676分的成绩,报考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业界教授前辈们送书送祝福。这无疑是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考古是一件很酷的事。考古和社会、考古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这些年轻人心中,显然有了更丰富的答案。

        不言而喻,公共考古是考古专业知识、理论及价值传递给公众的有效方式,通过公共考古还能有效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以及满足公众文化需求。这种模式能让更多公众了解到真正的文物,从而热爱、珍惜文物,并立志保护珍贵文物,弘扬传统文化,守护民族根脉。

        江苏省连云港市吴学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