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1月02日 星期三

    半个世纪前优雅的侧影和余韵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1月02日   02 版)

        本报讯10月29日,“山河小岁月”主理人李舒携新作《从前的优雅》(新经典·琥珀出品,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与著名主持人陈鲁豫在北京PAGEONE书店五道口店展开优雅对谈,聊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时髦与繁华、体面与风骨,聊饮食男女、山河岁月,聊在从前人、从前事中获得的滋养。

        《从前的优雅》细述数十位非常人士的非常往事,他们多出身名门,品貌高雅,或为见证了紫禁城最后岁月的末代皇族,或为引领一时风尚的画坛才女、名门交际花,或为为中国学术存续一脉希望的教授学者,或为把生活过成艺术的艺术家、收藏家……他们风华绝代,一时无两。他们是最后的贵族,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依然不输时光,留下优雅的侧影和余韵。

        王家卫导演在本书序里毫不隐藏对李舒的欣赏:“她喜欢读旧时小报,梳理山河岁月难不了她;对于沪上的星花旧影、饮食男女,更加是顺手拈来。”也写到了自己在这些人物身上受到的触动:记赵萝蕤一文“是压卷之作,也是我最喜爱的一篇。它的副题是《如何度过至暗时刻》”,“今天重看大半个世纪之前的非常人、非常事,意义何在? 是可以参考他们在至暗时刻的坚守,在漫漫长夜的表里如一。”

        什么是优雅? 谈到从前的摩登与繁华、体面与风骨,你会想到谁?

        鲁豫说,这几年她读书获得的一个感受是,当人生处于低迷或者缓慢的阶段,读书某种程度是一种救赎。她一直是“山河小岁月”的读者,也在第一时间读了《从前的优雅》,其中最受触动的是写杨苡先生的一篇。杨苡先生是西南联大的学生,也是以神来之笔,将《咆哮山庄》改译为《呼啸山庄》的著名翻译家。直到现在,百岁高龄,还一边听一边哼唱着“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翠堤春晓》里面的歌),一边在坚持写作。

        她们不仅曾经风华绝代,迷人的是,她们在经历过人生的起伏之后,依然优雅,依然高贵,依然有信仰。“她们没有觉得走在时代后面,而是永远在时代里,永远有一股劲儿。”

        “为什么我们老觉得那个时代的女性有很多传奇,其实不是的,那个时代的背景给她们的空间不是很大,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是会产生很多今天想起来是传奇的东西。”李舒谈起从前那些非常人、非常事,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在现场,她和读者分享了1930、1940年代不同的时尚风向、时装款式,那时流行的玻璃丝袜,那时的“小红书”——《玲珑》。而当被问到,在《从前的优雅》里哪个故事写时最动情,李舒说是陈梦家和赵萝蕤的故事。这篇文章是在胸外科的医生谈话处完成的,那时可谓李舒人生的至暗时刻。家人住院,心中的痛苦只能用写作“救赎”……是在赵萝蕤身上,她找到了可以优雅度过至暗时刻的方式。

        (江宇硕)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