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须眉俊豪书为骨

    简梅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0月26日   03 版)

        我和朱小平老师素未谋面,但每每见之文字,犹如见到其人。他的旧体诗词造诣深厚,诗境开阔、情致深挚,大凡绝句、律诗、古风、小令、散曲等,皆可信手拈来,且才调纵横、飘然超逸。每有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常常发自肺腑,以儒雅铿锵之音,书写具有时代与生活气息的不落窠臼的经典诗词。无论咏史、抒景,亦或酬应、怀友,他总是以哲人的悲悯去感发,以洒脱的襟抱来显意,我曾经数遍吟咏他写的《泰山后石坞观松记》,其长短句高韵绝俗的气势,令人惊叹,尤为佩服的是以中国绘画的意境、气韵、格调入词写跋,显得遒健深沉、情辞并茂。“半身诗骨何时了,痴到极时才有情”是其真实的内心写照。他曾在《和施亮兄》中写道:“诗文为骨亦为魂……做个男儿取率真”,这在我读到他所著的历史散文集《像蜀锦一样灿烂》中更得以体现。

        朱小平自幼受家学熏陶,父祖辈都是宏达多闻的名士,因而他读书多、涉猎广,当他从文化、文史甚至考据的角度执笔史文旧事,无论摹写、刻画都颇为讲究,独具匠心。文笔娴雅俊秀,治学谨严精深,我曾经含着热泪阅读他所著的二十多万字《谁该向中国忏悔——抗战胜利反思录》这本纪实文集,中华民族所历的苦难、屈辱、惨痛,以及被肢解出去的领土……一幕幕踉跄跌撞着冲击心腔,有动魄醒众之效,而他正是以一身正气与悲怆,以真实详尽的史料撰写了一部警示子孙铭记“一寸山河一寸金”“勿忘历史”的优秀爱国主义作品。而散文随笔《像蜀锦一样灿烂》,依然延续了他朴实正直、炽热饱满的爱国热情,以史实为基础,明义理、判取舍、重风骨,为之倾注了更多的思考与鞭挞。他用全新的视野、独特的见解将历史兴盛和个人沉浮相交织,将残酷复杂的历史斗争和酸甜苦辣的人生百态相辅承,试图撕下华丽虚伪的表层,努力还原一个真实、可信,甚而有趣的历史。朱小平老师严肃真诚的写作态度与如今历史越来越多被“戏说”,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书内容之丰富、写作之深刻、题材之广泛,令人久久不能释卷。读他的作品,脑海中常跳跃出“博雅”的印象,他在宽阔宏大的历史叙事下,常常展开丰富的文学想象,使笔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幽微复杂的心理丰满鲜活,在重重历史烟尘中同时也加深了文学趣味性。

        他常以自身擅长的古诗词点缀入文,或开篇,或引用,或入境,总能相得益彰。文中精彩的篇目极多,风骨峻嶒张佩纶、指画名家曾恕一、“我亦潜山人”张恨水、苏东坡《屈原庙赋》、有别他人评述的革命志士苏曼殊,以及为南宋词人张孝祥、晚明富有争议的“善书四大家”张瑞图惋惜、明辨;还有饶有趣味的“马叙伦三白汤”“马连良清真菜”……当我阅到明代的军户、明清的漕运两篇题材,如获至宝,因为正进行相关史料的研读。《不熄的窑火》是我喜欢的一篇佳作,将中国制瓷上最后一位制瓷大师唐英写得有声有色,情致意切,也是一篇极富内涵与见地的陶瓷史。

        “余事做诗人”“行间句里见真淳”,这是朱小平老师追求的理想。他在后记中写道:“灯下每拜读古人好文章,常击节赞叹。读史书包括野史,古人前贤的节义、风骨、襟抱、识见、情怀、才气、文采,也每令人仰慕钦敬。当然也有叹息、回肠、鄙夷、惋惜……”我想说的是,而他自己的文章,何尝不是给读者同样震撼铭心的启迪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