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儒家经典的海外传播:《论语》外译简史(下)

    杨育芬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0月12日   06 版)

        英译简史

        20世纪50年代以后,《论语》英译者以西方学者和海内外华人学者为主;多角度研究和诠释《论语》,英译本呈多元化特征。其中西方学者、海外华裔学者以及中国香港刘殿爵的译本在海外影响较大。西方英译者除了汉学家身份外,同时又是其他领域的学者,如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等。他们重视翻译背后的中国文化研究,除了译文,还会提供有关《论语》详细的背景资料和研究成果,同时,还以比较哲学、历史学等不同视角研究和诠释《论语》。海外华裔译者以及中国香港的刘殿爵,通常有过在西方大学教授《论语》的经历,比较熟悉西方读者能听懂什么语言,知道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才更有效,让异域读者切实感受到中华文化原汁原味的东西。国内学者的英译本数量较多,主要为面向国内读者的双语或多语种对照的语言学习读物和对外汉语教学读物,通常配有中文今译,对外汉语教学读物配有汉语拼音。2010年代以后,吴国珍等译本有所突破和超越。

        从《论语》英译本的诠释方法来看,主要分为三类:回归原典的诠释方法,即从不同视角诠释《论语》文本原意和哲学思想的本来面貌;现代性诠释方法,用现代的理念来诠释《论语》,偏重《论语》对于现实的意义;改写、创译诠释方法,在翻译中加入自己的解读和思想。

        大多数译者采用了回归原典的诠释方法,回归原典的诠释方法又分为传统的诠释方法和创新性诠释方法。其中传统的诠释方法以刘殿爵、雷蒙·道森、黄继忠、大卫·亨顿、李祥甫、斯林格伦德、华兹生、金安平、倪培民等为代表。其重点放在对文本本身意义的诠释上,译本不仅提供译文,而且有详细的注释和评论,另外还有导言、文化专项词释义、附录、索引等诸多背景材料帮助读者理解原典。

        现代性诠释方法以西方汉学家、小说家利斯为代表。利斯强调《论语》的现实意义和普世价值,在翻译中倾向于用现代理念来诠释《论语》,试图将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传达给普通大众。译者在注释中引用了莎士比亚、济慈、尼采等西方名家的话语,并加入自己的点评。同时,利斯还将《论语》视为文学作品,注重文字的优美。

        改写、创译诠释方法以美国著名诗人庞德为代表。庞德在翻译中对《论语》原文改写、创译的成分较多,在翻译中加入自己的思想。译本1951年在美国出版,他对儒家思想的另类诠释,受到了一些西方读者的欢迎。

        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版了《论语》漫画译本,由美国布莱恩·布雅(Bri⁃an Bruya)译、中国台湾漫画家蔡志忠编绘的漫画版《论语:儒者的诤言》,于1996年在美国出版。现代出版社2005年引进出版该译本。

        亚洲的菲律宾和新加坡也出版过2部《论语》英译本,包括:丘氏兄弟(Khu,John B.et al)的《论语》英译本The Confucian Bible book Ⅰ—Analects,1991年在菲律宾出版。译者将读者对象定位为希望了解中国文化遗产,但限于语言水平,不能阅读原文的海外华裔。译本包括原文、汉语今译、英译文、注释和评论,英文解释和评论引用《圣经》中的相关内容。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引进出版。Adam Sia 的《论语》英译本The Complete Analects of Confucius,于1997年由新加坡Asiapac公司出版,译本包括原文、汉语今译、英译,并配有漫画插图。

        中国主动将《论语》翻译为英译文始于1980年代,截至2019年共有49部,译者多次出版的译本只计作一次,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下:1.中国台湾地区的程石泉英译《论语读训解故》(1986),2.日知主编《孔子的政治学——论语》(1990),3.李天辰等英译《〈论语〉汉英对照读本》(1991),4.老安译本《论语:汉英对照本》(1992),5.梅仁毅译本《论语:中英对照》(1992),6.潘富恩、温少霞译本《论语今译:汉英对照》(1993),7.赖波、夏玉和译本《论语:汉英对照》(1994),8.王福林注译《论语详注及英译》(1997),9.丁往道译本《孔子语录一百则》(1997),10.徐志刚编译《论语精选综译:中、英、日》(2001),11.王健、李盈、谢琰英译《论语百则》(2004),12.金沛霖,李亚斯编译《孔子语录:汉英对照》(2005),13.许渊冲英译《论语:汉英对照》(2005),14.刘伟见英译《论语意解》(2005),15.刘勇英译《论语图解:中日韩英对照》(2005),16.洪青皎英译《论语精译:汉英对照》(2006),17.刘立壹英译《〈论语〉名言:中英文本》(2006),18.张雯英译《〈四书集注〉之论语选译廿则:图文版:中英德文对照本》(2006),19.香港耀中教育机构文化委员会编著《论语今译时析:英汉对照》(2007),20.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编著《甲骨文书法〈论语〉精选:中英文本》(2007),21.管晓霞英译《孔子语录:汉英双语》(2008),22.王正文编译《孔子名言精选》(2008),23.张晓文、孔艳英译《论语全译:中英日对照》(2008),《论语故事:中英对照彩绘注音》(2008),24.田野主编《论语箴言》(2009),25.林戊荪英译《论语新译:英汉对照》(2010),26.赵昱编《漫画〈论语〉全译本》(2011),27.宋德利英译《〈论语〉汉英对照》(2011),28.梁治平英译《论语新译》(2011),29.吴国珍(Guozhen Wu)英译《〈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2012),30.杨春燕英译《最新论语译读:汉英对照》(2012),31.王唯先,徐加胜英译《论语新得》(2012),32.孔健主编《中英日韩四国语论语》(2012),33.王国己英译《论语英译135则·唐诗英译40首》(2013),34.山东美猴动漫文化艺术传媒公司编著《〈论语〉名句故事:中英文版》(2014),35.郭晓红主编《跟孔子学做人习英语:〈论语〉道德形容词70句英汉双语详解》(2014),36.袁万峰、刘晓楠、侯见美编译《论语:中英文对照》(2014),37.肖湘武编译《论语:中英对照·青少年解读本》(2016),38.王金安译著《〈论语〉移译》(2016),39.沈菲英译《论语选译:英汉对照》(2016),40.党争胜、毛艳君译著《论语》今译新解:英汉对照(2016),41.《话说论语》编写组编译《话说论语:中英图文版》(2016),42.罗志野译本《〈诗经〉〈论语〉〈孟子〉英译》(2017),43.陈建国英译《论语精华:杨朝明选本》(2018),44.肖俊莲,刘金同编著《英汉对照〈论语〉经典释译》(2018),45.梅文超英译《论语精粹百句:中英对照》(2019),46.史志康英译《〈论语〉翻译与阐释》(2019),47.王方路英译《四书白话英语新译》(2019),48.刘玉梅、程强申编著《跟孔子学做人》(2019),49.赵彦春英译《论语英译》(2019)。

        从英译本的读者对象来看,主要分为二类:一是以国内英语学习者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双语、多语种对照译本,二是以国外读者尤其是以孔子学院汉语学习者、国内英语研究者为读者对象的译本。

        德译简史

        自18世纪晚期以来孔子在欧洲一度遭受负面评价,威廉·硕特希望通过对《论语》的尽可能忠实的翻译,纠正人们对孔子及其学说的偏见。1826年,威廉·硕特首次将《论语》由汉语直译为德语,名为《中国的智者孔夫子及其弟子们的著作》,在德语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威廉·硕特是德国19世纪的汉学家、东方学家,曾在柏林大学学习东亚语言,1833年开始教授中国语言与哲学。译本分为两卷出版,第一卷包括《论语》前十篇,于1826年在德国哈勒出版,第二卷为《论语》后十篇,于1832年在柏林出版。译文尽量采用直译,注释丰富,序言包括孔子及其弟子生平、孔子思想等。

        德国传教士、汉学家卫礼贤的德译本《孔子谈话集——论语》,是20世纪以来最负盛名的德语译本,直到21世纪依旧是德语世界的标准译本,卫礼贤与英国的理雅各、法国的顾赛芬并称汉籍欧译三大师。卫礼贤1897年来华传教,1904年《论语》德译本首先连载于《德亚观察报》的副刊《东方世界》,1910年译本在德国出版,1911年修订再版,并编入“中国宗教与哲学”。译本包括序言、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人物索引、内容索引和目录。与大部分西方汉学家参考朱熹注本不同,卫礼贤主要参考了宋代以前的《论语》注本。译文采用直译与改写式翻译相结合的方法,大量使用注释,述评结合。注释和述评包括人物介绍、概念阐释、歧义字句、历史背景、译者感受等。译文前的长篇序言包括孔子生平、《论语》历史等。人民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先后引进出版过该译本。

        《论语》德译本至今已有十几种,奥地利汉学家施瓦茨的德文节译本《孔夫子说——来自孔子〈论语〉》是众多译本中较有特点的一部,译本出版后备受专业学者质疑,在普通读者中却广受好评,是德语世界中比较受欢迎的《论语》通俗译本。1938年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施瓦茨流亡中国,“大跃进”时期离开中国,后来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哲学典籍和古代诗歌的翻译与研究。节译本于1985年出版,施瓦茨将《论语》重新编排,注释较少,也比较简略。前言包括孔子生活的时代、孔子的生平、孔子的思想世界等。

        中国首次翻译《论语》德译本始于2000年代,截至2019年共有2部,包括李旻德译《〈四书集注〉之论语选译廿则:图文版:中英德文对照本》(2006),译本包括《论语》原文、英译文、德译文。德国张丽华、中国张捷鸿合译《论语:中德文对照版》(2014),译本包括《论语》繁体原文、德译文。

        法译简史

        1846年汉学家波蒂耶首次将《论语》由汉语直接翻译为《四书:中国道德和政治哲学》法译本,在法国巴黎出版。

        1895年顾赛芬的《四书》法译本在巴黎出版,译本多次再版,成为《论语》法译史上出版次数最多的译本,是具有国际性影响的经典译作。顾赛芬是法国耶稣会士教士、汉学家,1870年来到中国传教。顾赛芬的法译本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底本,译文严谨、准确,很少带有个人的见解。顾赛芬与英国的理雅各、德国的卫礼贤并称汉籍欧译三大师。

        20世纪以来的法译本更贴近当代读者,译本更加多元。既有侧重学术的汉学家译本,也有贴近普通读者的通俗译本,还有不同译本形态的彩绘版、漫画版译本。

        学术译本中,法籍华裔学者程艾兰的译本一直是权威的法译本。程艾兰译本《〈论语〉翻译及简介、笔记、地图和年表》,1981年在法国出版,1985年再版,1992年收入“人类的伟大经书”丛书。译本除正文外,还包括前言、注释、地图、年表,并附有中文原文。译本出版后影响很大,有多种语言进行了转译,1983年葡萄牙文版出版,1989年意大利文版出版。另一部法国汉学界很有影响的译本是法国汉学家雷威安的《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录》,1994年在法国出版。雷威安在中国出生,1937年返回法国,后来进入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学习中文,是法国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学者和翻译家。该译本除译文外,还包括导言、注释、孔子生平与年表、《论语》繁体中文原文和附录。此外,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研究员马蒂厄与勒布朗于2006年合译出版了《儒家哲学家》,收入在法国杰出经典名著“七星文库”系列丛书。

        通俗译本中,皮埃尔·里克曼的《论语》法译本于1987年出版,他还以西蒙·利斯为笔名于1997年出版了《论语》的英译本。他是汉学家、小说家,法译本注重译文的修辞与文体的忠实性,注释较少。

        在彩绘版、漫画版译本中,约瑟夫·帕尔图改编的法文彩绘珍藏本《四书》于1988~1989年在法国出版,法文漫画版《论语》卷一、卷二2012年、2014年在法国出版。

        中国主动将《论语》翻译为法语始于2010年代,截至2019年共有2部,其一为董强法译《论语:汉法对照》“大中华文库汉法对照”(2010);董强毕业于北大西语系,赴法留学,旅居巴黎12年,现为北大法语系教授。译本包括《论语》原文、中文今译、法文译文,其中中文今译者为杨伯峻。张淑琴、李津合译《论语:中法文对照版》(2010),由中国孔子基金会策划,译本包括《论语》繁体原文、法译文。

        俄译简史

        《论语》俄译缘于彼得一世的对外扩张。1715年,彼得一世向中国派遣第一届俄国东正教传教团,实质是收集情报以配合沙俄对中国的扩张。东正教传教团团员沃尔科夫于1729年翻译了《四书》,译文采用直译,未出版,手稿保存至今。1820~1821年俄罗斯汉学奠基人之一比丘林翻译了《四书》及朱熹为《四书》所作的注释,未出版,手稿现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写本研究所和鞑靼斯坦国家档案馆中。译文采用编译法,有选择地转述其中内容,并按自己的构想重新排列。1863年,第十届传教团修士司祭西维洛夫翻译《四书》,未出版。直至1868年,汉学家瓦西里耶夫翻译的《论语》俄译本,编入“中国文选第二卷”出版。译本采用直译,译释结合,优点是有助于读者理解原文,缺点是译文显得冗长,破坏了原文的风格。1910年,俄罗斯儒学研究奠基人波波夫的《论语·孔子及其弟子的格言》俄译本出版,该译本是俄罗斯汉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论语》译本。译本包括《论语》译文和注释,注释提供注疏译文和译者的见解。

        苏联时期(1917~1991)的译本主要是节译本和专著中出现的《论语》译本,主要包括:阿列克谢耶夫的《论语》前三章(1921);康拉德的《论语选》,收入《中国文学选》(1959);波兹涅耶娃的《论语》节译本,收入《东方古代文选》(1963);克里夫佐夫的《论语》节译本,收入《古代中国哲学》(1972);谢缅年科的《论语》节译本,收入《孔子的箴言》(1987);马拉亚温的《论语》译本,收入《孔夫子与〈论语〉》(1988)。

        阿列克谢耶夫的《论语》前三章译本被誉为俄译范例。1921年苏联汉学创始人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因政治原因只译了《论语》前三章,1978年由其同事整理出版,又于2002年收入由其女儿班科斯夫卡娅编的阿列克谢耶夫《中国文学论集》两卷本的第一卷。译本包括《论语》译文和注释,注释提供注疏译文和译者的阐释。谢缅年科译本将科学研究与通俗阐述相结合,在俄罗斯发行量最大,再版次数最多。1987年,任教于莫斯科大学的谢缅年科的专著《孔子的箴言》出版,书中附有《论语》节译本,约占原书一半。1994年,谢缅年科根据《孔子的箴言》修改和补译成《孔子·论语》出版,1995年再版,1998年译本收入布柳门克朗茨编《孔子:智者的教诲》,其后该书多次再版,在俄广受欢迎。2009年谢缅年科的《论语:格言》俄译本出版,2012年再版。谢缅年科译本采用意译,译文倾向口语化,译句简短,语言风格接近《论语》,译文鲜有注解和评论。

        俄罗斯时期(1991至今)的译本主要包括:戈拉瓦乔娃的《论语》译本发表在《边界》杂志(1992),马良文的《论语》译本(1992,2001年、2007年再版),西门诺科的《论语》全译本(1994),贝列洛莫夫的《论语》全译本(1998),卢基扬诺夫的《论语》译本(1998),马尔德诺夫的《孔子·论语》(一、二卷)(2000)。

        该阶段以贝列洛莫夫“翻译+汉学”研究模式的《论语》全译本最为著名。贝列洛莫夫的《论语》全译本1998年出版,译本总结了历代俄罗斯学者《论语》译本的精华,可称得上是目前俄罗斯学术界最完善、最系统的译本,是“翻译+汉学”研究模式的学术结晶。贝列洛莫夫是国际知名汉学家,具有中国血统,出生于俄罗斯,父亲为中国人,母亲为俄罗斯人,在俄罗斯接受教育。译本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孔子的生活和学说,第二部分为《论语》译文和注释,译文简洁,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注释兼收并蓄。马尔德诺夫的《孔子·论语》(一、二卷)是将科学研究与通俗阐述结合较好的译本。该书2000年出版,第二卷包括《论语》译文、注释,2001年修订再版,更名为《儒学·论语》。译文语言简洁,注释不多,采用夹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09年引进出版该译本,收入“大中华文库”。

        中国主动将《论语》翻译为俄语始于2000年代,截至2019年共有3部,主要包括:乔平译本《论语:中俄文对照版》(2006),译本包括原文、俄译文。袁正明编译《论语印疏:中俄文解读》(2011),译本包括梁立生篆刻的《论语》印文、《论语》原文、中文解读、俄译文。关月月主编《〈论语〉思想术语俄译选读》(2018),译本从《论语》中选取了28个核心文化词汇,每个词汇下面包括:汉语释义、俄语释义,《论语》中的经典语句、中文今译、俄译文。

        (本文作者为原中国版本图书馆编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