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黄保真先生(1939-2015)逝世五周年之际,周泉根教授率众弟子,穷五年之力编纂的《黄保真文集》幸得出版。身后寂寞的黄老师,九泉之下,当会欣慰。书出来时,泉根嘱我写点纪念文字。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为应命,只匆匆写了片段感想,未能成文。时近年末,翻检图书,想起黄老师,遂将此前感想整理扩充,简要地谈一谈黄先生的学术思想遗产。
黄保真先生199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到海南师范学院任教,不久即和杨春时老师等人,积极争取在海师设文艺学硕士点。由于师资不够,杨老师动员我加盟。1997年我从海南出版社转到海师。硕士点受挫于主管部门,杨老师失望之余,去了厦门大学。到海师教书后,常到黄老师家聊天,顺便也借他的书。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借了皮锡瑞的《经学通论》《经学历史》,翻开看,黄老师用红蓝黄三种颜色的笔,划了很多段落,整页书色彩斑斓,而且有些眉批。这样的读书功夫,我还真没见过,不由肃然起敬。向他请教问题,他总是和颜悦色,耐心有加。他若不同意你的意见,也绝不反驳,只是哈哈一笑。偶尔在他家看到一本杂志,上面有熟人的文章,说诗经是平民文学,楚辞是贵族文学,后来的中国文学之所以沦落,就是因为贵族文学沦落了云云。我颇不以为然,论断作者缺乏常识。黄老师也只是微微摇头叹息而已。但黄老师绝非没有原则的老好人。某年评职称,黄老师听一位申报者的课,事后断然说,此人评讲师都不够格,怎么能当副教授! 由于黄老师的坚决反对,这位同事未能如愿晋升。几年后,我有缘听这位先生的课,他解释“画中有诗”的意思是,一幅画中题写有诗,还放出一张幻灯片为证。如此学养的人能在中文系长期任教,难以撼动,也是一奇。
黄老师退休后,除继续给研究生上课外,最大的愿望就是写一部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从先秦一直说到当代。他也知道独自一人完成这个宏大工程过于艰难,希望年轻人能承担一部分,尤其现当代部分最好由年轻人来写。多人合作著书,在黄老师,有比较成功的经验。黄老师和蔡锺翔、成复旺三人合著的《中国文学理论史》是公认的杰作,现在仍然是很多高校使用的教材。但在海师找年轻人与黄老师合作,几无可能。所以我建议黄老师先把自己可以完成的部分独立成书,不必勉强做通史。当时海师正在申报博士点,出书有经费保障。但黄老师似乎不为所动,他的理想是通史。没有年轻人加盟,黄老师身体也日渐衰病,此事只能搁浅。在这期间,闲聊中得知,黄老师1967年从复旦中文系奉调进京,在人民日报文艺部工作,直到1979年调到中国人民大学教书。
近代以来,中国进入所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迄今为止将近两百年,至少有六七代人,都在这个大变局中打发了一生。每代人,乃至不同阶层和职业的人,所处境遇,面临问题,命运结局,各不相同,或者说各有各的幸与不幸。具体到大学教师或知识分子这个群体,他们的升降沉浮悲欢离合,可能要比农工商等其他阶层更为复杂多样;轻薄一点说,他们的人生故事更多,更精彩。而在几代知识分子中,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毕业于“文革”前的黄老师他们这一代人,确有不同于前后几代人的遭际命运。
从后辈立场看,在学术研究和大学教育这个狭窄的领域,黄老师这一代学者的幸运有三:
其一,他们在50年代入读大学时,遇到了好老师。黄老师的老师郭绍虞先生这一辈学者,既有扎实的国学根底,又有开阔的西学视野,能中西汇通者不在少数。清末民初的民族危机,培植了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新文化运动则使他们形成了郭先生这一代知识分子的“范儿”——耿介,谦卑,自尊,放达,恭谨,严肃,温婉……种种精神风度气象,因人而异,可谓风采粲然。这种风度气象对学生的影响,可能不输于具体知识观念的教导。就我所见,黄老师对文学批评史所涉及典籍,大多能倒背如流,上课从不需要教材讲义。这样的记忆功夫,在民国时代的学者中可能稀松平常,但在我们这一代人看来,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他既精读中国经典,从四书五经到皮锡瑞,又深研西学,从马克思到胡塞尔,他在《纯粹现象学通论》一书中所作的标记之繁多,不亚于《经学通论》。至于对家国天下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就更不在话下了。上大学时在校园见到一感人场景:宋玉柱老师远远见邢公畹先生迎面走来,即侧身立于道旁,等邢先生走近时鞠躬行礼,邢先生微微点头作答。师生二人并无对话。这一“默片”深深打动了我。
其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理论学习特别是黑格尔、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大学教师最重要的必修课,人文学科知识分子的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表现在学术上,黄老师他们这一代人,大都以建立体系,总结规律,从事宏大叙事为最高追求,不屑于零散琐碎的实证考据之学。相对于晚清以降到民国时期自发形成的学术秩序,这种新学术潮流,确也有架构新学科,开拓新视野的作用。90年代我多次拜访刘泽华先生,他也和黄老师是同时代人。刘先生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他创立的王权主义学说,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的历史、政治和文化,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这说明,任何主义,只要不陷于僵化、封闭,坚持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立场和态度,都可以成为学术研究的利器。
其三,黄老师这一代人的学术研究至少在80年代获得了教学和学术研究的相对自由。我读大学时选了宁宗一先生开设的戏曲研究课。宁先生说,他的老师华粹深先生认为,研究戏曲的首要任务就是去泡戏园子。宁先生谨遵师训,带我们去中国大戏院看戏。更为过分的是,他老人家竟然向学校要了大轿车,带我们去北京人艺的小剧场看新作。1986年初,中国文化书院在北京举办讲习班,招生对象是中青年教师。我得到消息,明知自己是个研究生,学校不可能为我出这笔钱,但还是心存侥幸,找当时中文系系主任郝世峰先生,希望去学习。郝老师居然很爽快地答应了。回顾近四十年的学术,真正有重要创获的著作,大都酝酿、产生于80年代(多数出版于90年代),黄老师他们的理论史,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连绵不断的社会活动和运动,占去了他们四十岁以前的大部分时间。本该出成果的黄金年华几乎全部用在了社会实践。和黄老师同辈同专业的罗宗强先生,在“文革”后有专心读书的条件时,曾感慨说,夜深人静时,青灯黄卷,真有无可言喻的欣悦。但遗憾的是,90年代以后,大学遭遇日益强化的“数字化管理”,项目、经费、核心期刊等等约束,使学术研究完全变成利益的算计。黄老师这一代人,由于年龄的关系,可以在退休后自由著述,但一则他们被边缘化,学校的资源与他们无关。二则他们的身体日渐衰弱,精力不济,除极少数天赋异禀的长寿者,绝大多数人已经难有大的作为了。仔细数算起来,这一代人真正投入学术研究的时间,也就二十年而已。
与此相关,这一代学者的恐惧深入骨髓。原因无须多说。影响到他们的人格,便是各种明哲保身的表现。我的老师刘家鸣教授,是资深鲁迅研究专家。十多年前,我向他请教鲁迅研究的一些问题。前不久回南开,和几位同学去看望孙昌武先生,他当年是我们的班导师。孙老师回顾自己一生,即使为了学术,也不宜图口舌之快,逞匹夫之勇。他话说得委婉,意在告诫我们,谨言默存。
我认识的好几位先生和同辈学人,包括黄老师,都是谦谦君子,性情温和宽容,轻易不臧否人物,议论是非。但他们都非常喜欢庄子,阐发颇有心得。
借庄子酒杯,浇自己块垒?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即庄子,庄子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