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8月24日 星期三

    全国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达到1.03亿人

    本报记者张隽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8月24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张隽)记者从8月18日中宣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42个,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博物馆6183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万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个,农家书屋58万家,到目前为止,实现了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综合文化站和大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

        中宣部副部长孙业礼在会上介绍,2021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的读者达到了1.03亿人,群众文化机构服务人次8亿多,全国博物馆举办展览36000场,教育活动32万场,接待观众近8亿人次,相关网站网络的浏览量41亿人次。截至今年6月,全国共有2674个县(市、区)建成了文化馆的总分馆制,2642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的总分馆制。

        孙业礼还谈到,在学术体系建设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系统化构建持续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重大平台深入实施,学术原创能力日益增强。国家社科基金从2012年的12个亿增长到今年的28个亿,资助形成了一大批价值厚重、影响广泛的研究成果。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逐渐完善,初步建成29家国家高端智库和16家培育单位,为党和政府决策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持续推进政治话语学理化、学术话语大众化、中国话语国际化,提炼出许多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概念。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中国学术“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建设了一批对外话语创新研究基地和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凝聚培养了一批善于讲好中国故事的骨干人才,中国理论、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卢映川谈到,过去十年,我国出台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博物馆条例》等一批新的法规。同时,制定出台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关标准,推动各地制定实施标准和相应的指导目录,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范围,这些法规制度有力保障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与提升。目前,全国92%以上的县建立了总分馆制,各级各类图书馆、文化馆到2021年达到了9.5万个,极大地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拓展了服务范围。目前全国现有群众文化团队的数量超过了45万个,比2012年增加了50%。过去十年间,累计建设并提供给广大读者的数字资源总量达到了3844TB。这里面包括电子书,也包括视频资料等。相当于增加了10个省级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总量,极大地增强了服务的便利性、可及性。

        据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介绍,网信办开展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以来,整治了短视频、直播、自媒体、算法等多个领域。在专项行动当中,突出、重点打击“色、丑、怪、假、俗、奢、赌”等违法违规信息内容。16家重点直播、短视频平台,2022年以来清理违规短视频235万余条,处置处罚违规主播、短视频账号22万余个。打赏失度、规范失范、功能失范、恶意营销等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