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8月03日 星期三

    《北京孔庙祭孔礼仪研究》一书,从汉唐曲阜孔庙祭孔释奠,到元明清北京孔庙祭孔祀典,紧紧抓住每一个历史节点;从释奠礼的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望燎,到乐舞、服饰、释奠规格,详细描述每一处仪程枝节,洋洋洒洒45万字,道尽北京孔庙七百余年公祭孔子的历史沧桑。

    祭孔之仪与祭孔之义

    李文娟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8月03日   15 版)

        孔子是中国的至圣先师,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每逢9月28日孔子诞辰日,全球华人都会在各地孔庙举行祭孔释奠礼。最早的国家祭孔祀典,可追溯至西汉时期。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在曲阜用太牢之礼祭祀孔子,封孔子第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专门主持孔子祀事。曲阜孔庙成为祭孔祀典的专有场所。东汉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诏令太学及郡县学皆祭祀孔子,从此祀孔成为全国性重要活动。元大德十年(1306年),北京孔庙建成,这处庙学一体的古建筑群,承载起历代皇帝祭祀孔子的重要功能。元、明、清时期,北京孔庙的国家祭孔祀典持续不断,这里巍然屹立的绿瓦红墙、苍槐古柏都是鲜活的历史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祭孔仪式一度沉寂。恢复祭孔活动,成为北京孔庙工作的重中之重。2009年,刚参加工作的常会营博士,跟随北京孔庙的吴志友馆长和其他同仁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常博士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周桂钿先生、张奇伟先生门下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基本功扎实,曾经做过元、明、清释奠礼方面的研究。北京孔庙欲参照的是明代嘉靖释奠仪程,常博士便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与同仁整理编写释奠仪程,以及指导排练悬乐佾舞。在多方努力下,2010年孔子诞辰日,恢弘的祭孔大典重现北京孔庙,成为当时京城的一大盛事。其后,常博士历时十年,将前期祭孔史料积累,和亲身参与祭孔大典的经历相结合,著成《北京孔庙祭孔礼仪研究》一书。本书的内容从汉唐曲阜孔庙祭孔释奠,到元明清北京孔庙祭孔祀典,紧紧抓住每一个历史节点;从释奠礼的迎神、初献、亚献、终献、彻馔、送神、望燎,到乐舞、服饰、释奠规格,详细描述每一处仪程枝节,洋洋洒洒45万字,道尽北京孔庙七百余年公祭孔子的历史沧桑。

        本书采用国家祭孔通史与断代史(北京孔庙元明清祭孔礼仪)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三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

        首先,对先秦至明清时期的国家祭孔释奠礼进行历史溯源。《礼记·祭统》:“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有吉、凶、军、宾、嘉五礼。吉礼即祭礼,包括祭天神、祭地祇、祭人鬼三种,意在祈神、求福、报功,是国之首等大事。故《左传》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荀子·礼论》云:“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尊崇先圣先师,是治理国家的根本。祭祀先祖、君师,属于祭祀人鬼之列。本书指出,“祭孔,因为孔子是人,所以基本等同于祭祀人鬼。”

        释奠礼,乃祭奠先圣先师的礼仪。古代天子出师之时,先祭天,事告上帝;其次祭祖,受命于祖;有功而返回时释奠太学,告祭先圣先师。根据孔颖达《礼记正义》记载,“国无先圣先师,则所释奠者当与邻国合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诸侯国没有先圣先师,当与邻国合并祭祀。因鲁国有孔子,以孔子为先圣先师祭奠之,这是“祭孔释奠礼”的由来。孔子去世,鲁哀公祭奠孔子,诔文曰:“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 尼父,无自律。”(《左传·哀公十六年》)因鲁哀公为一国诸侯,并非天子,所以不能称为国家祭祀。真正的国家祭孔释奠礼,自西汉起。西汉以后的历代皇帝,都将孔子奉为先圣先师来祭祀,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隋文帝尊“先师尼父”,唐太宗尊“宣父”,唐玄宗加封“文宣王”,宋真宗加封“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尊“至圣先师”,清世祖加尊“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又改称“至圣先师”。本书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就上升为一种国家统治思想,称为经学。从汉代开始,一直到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祭孔基本上是一种国家祭祀,皇帝亲自祭祀,或者派遣国家重要官员来祭祀。这里面有很强的政治教化色彩。古代孔庙祭孔是‘儒学经学化’‘儒学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及体现。而现在,这方面可能就弱化许多,其意义更多是一种对先圣先贤的敬仰。”

        其次,对北京孔庙元、明、清时期的祭孔祀典进行比较研究。根据《钦定国子监志》记载,元、明、清三代一共有十九位皇帝参加过祭孔释奠,释奠次数达到四十三次之多。就释奠人数来说,明代最多,几乎每位皇帝都参加过祭孔释奠;就释奠次数来说,清代最多,其中乾隆帝十一次、嘉庆帝六次、雍正帝四次。可以看出,元明清三代对先师孔子及其儒家思想是非常重视和推崇的。明代以后,礼数日渐加隆。《大明会典·朝仪》规定,拜见君上行五拜礼,百官见太子行四拜礼,见父母行四拜礼。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帝参加祭孔释奠,服皮弁,行四拜礼。明成化帝时,祭孔乐舞由六佾,增为八佾。《春秋谷梁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明代祭孔,达到了最高规格。

        目前,北京孔庙的祭孔大典、韩国的孔子释奠大祭均依照明制,尊行“三献”“四拜礼”,采用“八佾舞”。然而,孔子生前为大夫身份,有些人对祭孔采用天子规格的“八佾舞”存有争议。本书认为,“虽然孔子生前位仅从大夫,但其卒后却经过历代皇帝的追封,已非大夫之身份,从‘文宣王’到‘至圣文宣王’,再到‘至圣先师’,特别是在清代光绪年间其祭祀规格被升为大祀,则已经达到皇家规制。所以,笾豆各十二,乐舞用八佾,亦不能简单称之为‘僭越’”。除本书观点,另有理由可以辅之。《礼记· 礼器》有言:“礼,时为大。”现代社会注重身份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古代时平民不许着黄衣紫袍,现在人人皆可穿,同样,“八佾舞”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政治含义,只是一种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所以不必纠结“八佾舞”是否符合孔子身份,与时俱进即是合理的。《礼记·檀弓上》又言:“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这是孔子说过的话,他认为在行祭礼时,敬意第一,礼仪第二。今人采用“八佾舞”祭祀孔子,重在表达对先师孔子的最高敬意,这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对祭孔的时代价值进行辨析。对于现行的祭孔大典,社会上存在一些看法和问题。一方面,有些人质疑如今的祭孔大典完全照搬封建王朝的祭孔模式,是否适合新的时代? 本书的立场是:“后代皆因于前代,传统可以连绵延续。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对古人的思想和礼仪制度进行研究,正是这种延续传统的体现。”另一方面,有些人将祭孔大典视为一场简单的古代乐舞表演,而不知其深层的文化意义。本书指出:“举行祭孔释奠大典,可以起到敬仰圣贤、报本反初、崇德报功的教化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向心力,增强国人的文化自尊、文化自强和文化自信。”当然,除此之外,祭孔还存在更多方面的时代价值,最重要的是彰显中华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儒家思想以人的价值为核心,讲求在礼仪生活中实现人的尊严,获得尊敬,培养丰富的道德情感,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祭礼,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能深切感受慎终追远的人文主义精神。

        所谓“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古礼系统繁杂精密,“礼,有大有小,有显有微。大者不可损,小者不可益,显者不可掩,微者不可大也”。(《礼记·礼器》)儒家之礼,大者可分为礼义、礼仪、礼乐、礼俗、礼制、礼教,小者可分为服饰、容貌、方位、步趋、揖拜、称谓,文字难以尽述。对于祭礼中的容貌,值得一提,可以作为本书的细节补充。周代有保氏一职,专门负责用礼仪匡正君王、教育贵族子弟。《周礼·地官司徒第二》:“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乃教之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学习祭祀之容,是贵族子弟的必修课之一。《礼记·玉藻》:“凡祭,容貌颜色,如见所祭者。”《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综上可见,参加祭祀的人,所表现出的容貌颜色要像是真正看到了所祭祀的对象一样,持感恩诚敬之心,不可虚与委蛇。

        祭礼的精神和要义,在于表达祭祀者对天地神灵的感恩诚敬之心。《礼记·祭统》:“天子、诸侯非莫耕也,王后、夫人非莫蚕也,身致其诚信,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此祭之道也。”天子、诸侯不是因为没有粮食吃才去耕种,王后、夫人不是因为没有衣穿才去养蚕;天子、诸侯亲自耕田主持祭田礼,王后、夫人亲自采桑喂蚕主持先蚕礼,这是为了表达对天地赐予衣食的感恩诚敬之心。同样,祭孔释奠礼是为了表达对先师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开创中华文脉的感恩诚敬之心。《礼记·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古代大学开学时,要举行释菜礼,届时天子、诸侯或官员身着皮弁礼服,将水芹水藻放置在孔子牌位前祭祀,以引导学生践行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从汉代至今,祭孔释奠礼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祭孔大典之博大恢弘,让我们忍不住赞叹古礼之尽善,以及礼乐相和之尽美。《礼记·少仪》言:“祭祀之美,齐齐皇皇。”祭祀之美,在于礼仪威严端庄,令人心生向往。周公制礼作乐,就是注意到人心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喜怒哀乐之情,所以制礼来引导人们的意志,作乐来调和人们的性情。祭祀所用的八佾舞,按照八行八列排序,六十四位舞者,手持翟龠,调节八音之声(金、石、丝、竹、革、木、匏、土),应和八方之风(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阊阖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融风),将人带入“天人合一”之境。齐齐皇皇的祭祀乐舞,不是为了满足人们一时的耳目之欲,而是要引导人们走向身心平和、回归正道。《礼记·礼器》言:“礼交动乎上,乐交应乎下,和之至也。”《论语·学而》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无论是古之礼乐,还是今之祭孔,大美尽在“和”之中。

        (作者单位为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