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一本书,让人只想列出书中诸多作者的名字和文章标题,而不作任何评论。这不单是因为书中文章所承载的珍贵记忆与厚重历史,会让所有评论文字黯然失色,更是因为仅仅呈现这些作者的名字,便会让读者肃然起敬——巴金、老舍、茅盾、艾青、冰心……这些作者,只是《彩练当空——〈文艺报〉70周年精选文丛作品卷》(上、下卷)200多篇目中的一小部分。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以文学艺术理论评论为鲜明特色的文化园地,《文艺报》无疑是文学艺术界的精神家园。得天独厚的条件,让它和众多作家、艺术家、理论评论家们紧密携手,跟随时代的步伐,共同见证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
而一张报纸最唯美和深情的文字,总是在文学作品这片园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诸多大家名家,都在《文艺报》的作品园地留下了厚重的文字,包括散文、随笔、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等。这其中除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名篇,更有大量被淹没在历史长河里的精彩篇章。
1949新中国成立前期创刊的《文艺报》,刊登的第一篇诗歌是郑振铎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铿锵有力的诗句喊出了全体中国人的心声。《冰河夜渡》(黄志 于永清)《我们的铁骑队》(白艾)《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巴金)《浙东前线散记》(唐诃),是当年深入现场的作家们对战争的真实描写,字里行间浸透着血与火的激情。
在那个文学的年代,文艺家不止是记录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更是关心着祖国建设的方方面面。几位作家合写的《参观东北归来》洋溢着对新中国工业事业的骄傲,李纳深入工厂写下了《工厂的女孩子们》,菡子的《使人们得到幸福是最高的道德标准——颂婚姻法》为婚姻法的改革鼓与呼。
更多的时候,作家们真诚地谈论自己在创作中的困惑与收获,与评论家们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除了对文艺创作和生活的思索,作品卷亦收录了诸多文艺界轶闻趣事和文友间深情追忆的文章。这些篇章,记录了文艺大家之间的友爱和真情,同时让读者领略到老一辈文艺家顽强奋斗奉献一生的革命风采,和新一代作家在岁月磨砺中的不断成长。对于当下中青年作家作品,选集亦有关注,意在呈现70年跨度的整体风貌。这一篇篇大家名家的文章,不仅是精彩的文学作品,更是新中国70年文艺创作历程的真实记录,是中国现当代作家艺术家们风雨兼程的文艺人生的深情再现。尤其在新的时代重读这些文字,不仅具有重要的人生启示,更是研究现当代作家难得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