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中的民族精神》是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王士祥的新作,特别适合青少年阅读。本书在内容上设置了爱国、牺牲、廉洁、诚信、宽容、孝悌、好学、和谐、和平九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要的精神板块,从古典诗词切入,以历史文献为主要依据,通过历史故事讲述民族精神的传承与时代价值。选取的素材多为大众认知度比较高且流传度比较广的,相关故事也非常贴近生活,所以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优秀品德具有积极引导作用。
王士祥教授从2013年在“百家讲坛”开讲《隋唐考场风云》开始,就以传播古典文化正能量为己任,先后出版多部与古典诗词有关的通俗读物,积极弘扬传统文化,让读者“在阅读时,既能徜徉于诗词佳作的艺术美感中,又能在感动于历史故事的过程中接受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熏陶”。
王教授在书中选取的这九种民族精神主题各异,都是值得大力发扬和提倡的。王教授在阐释每种民族精神时,既重雅正又重示范,认真甄选诗词和历史故事,“强调从正面书写”,吸收素材的建设意义,如岳飞“渴饮匈奴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曾参“烹彘立贞信”等,均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有益于“民族主体精神的塑造”。
王教授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既重视图书的严谨性,又兼顾图书的可读性,“坚持诗词、历史、故事三位一体”。王教授从事唐宋文学教学工作近二十年,学问严谨的态度已经刻在骨子里,但同时他又是一名社会科学普及专家,承担着向普罗大众传播优秀文化的任务。本书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言不虚发,文献引用坚持正统性和正规性,涉及的文献有《诗经》《论语》《左传》《尚书》《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旧唐书》《新唐书》等。有了这些经典文献的支撑,本书在通俗的基础上有了历史的厚重感,开阔了读者的视野,也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
一本好的通俗读物要想获得读者认可,让读者读得懂、读得有趣才是王道。为此,王教授充分发挥自己讲故事的优势,用故事做血肉,让诗词显得立体而丰满。以孝悌精神为例,书中先后用到了舜帝孝感动天、董永卖身葬父、吴猛恣蚊饱血、李德林单衰跣足等十多个历史故事,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还拉近了读者与历史的距离。
王教授在后记中提到,这本书是其抗疫的成果。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作为出版人,也想为抗疫出一份力,所以我主动向王教授约稿,想让他写一本弘扬民族精神的作品,商量之后,最终定下了写作《中华诗词中的民族精神》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