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6月22日 星期三

    苏州文化的后花园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6月22日   03 版)

        ■黄发有

        这几年一直留意搜集当代文学史料,不经意中淘到陆文夫的一封约稿信。这封信带有原封,信封印有“苏州杂志社”红色字样,收信人的地址和姓名均为手书,右下方有陆文夫的手写签名,正面盖有“邮资已付”的邮戳,标注的寄出时间为“1997.1.28.18”,还有“江苏苏州凤凰街”字样,北京邮局的收信邮戳盖在反面,时间为“1997.1.30.16”。收信人为时任《人民日报》总编的范敬宜。值得注意的是,信件内容为打印稿。陆文夫1997年就换笔,改用电脑写作,可谓领风气之先。当时电脑还不普及,常见的为286、386、486,机器笨重,速度极慢,操作不易。信的落款为作家亲笔签名,标注的写作时间为“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五日”。这封信最有价值的还是其内容,流露了陆文夫对于苏州和《苏州杂志》的一片深情。其中有这样一段:

        您是地道的苏州人,我是苏州的外来户。我1945年来苏州,就读于苏州中学,48年到解放区,49年又渡江回来,做了八年的新闻记者,后来头脑发热,去当作家,三起两落,文海沉浮。所幸者是转来转去还在苏州,一晃半个世纪。也许是外来户的关系,我对苏州格外钟情。老来为苏州做两件事,一是受市委委托办一份《苏州杂志》,二是为《苏州杂志》开一片《老苏州茶酒楼》,一是为保存和发扬苏州传统的人文文化,二是为保存和发扬苏州传统的饮食文化。办这两件事要众人拾柴,特别期望能得到阁下的支持,为我们写点文章。题材内容不论,只要与苏州有关就可以,我们有点儿门罗主义,与苏州无关的文章基本上是不登的。长短不论,连载也可。我看过你在苏州报纸上写的文章,很欢喜,如果你能为我们写一些有关你家和你的往事,我想读者一定会很欢迎的,我们等待着。

        所引文字保持原样,人称上“您”和“你”混用,“《老苏州茶酒楼》”用引号更合适一些。对于一个初用电脑且近七十岁的老人而言,算得上是高水平发挥了。我1999年初次使用电脑,刚开始写的几篇文章,错字实在太多,打出来后都要用笔重抄一遍,现在还被人拿出来当笑话讲。

        回顾一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家办刊的传统不绝如缕。由于曾经被卷入“探求者”的漩涡,陆文夫创办《苏州杂志》的实践有特殊意义。六十岁的老将出马,《苏州杂志》的问世,算是实现了作家的一桩夙愿。他对期刊有独特理解,当年苦涩的历练到此时成了一笔精神财富。陆文夫在“发刊词”中主张:“苏州的优势不在于单项冠军,而在于团体总分,文化古城的特点就是文化的各种门类齐全,都有传统,都有积累,都有发展。苏州的文化人就单项而言都堪称专家,总体统而言之是一个庞大的杂家群,办刊物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故而思之再三,决定办一份《苏州杂志》,综合反映苏州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一份名副其实的‘杂志’,貌似杂乱无章而自成一章。目前的各种期刊都统称杂志,但真正的杂志却并不多见,苏州可以杂,因为它有那么多的内容可志。《苏州杂志》的诞生,可以说是生不逢辰,因为目前的期刊已多得目不暇接,何况它的封面上没有‘赤膊女人’,标题又不‘吓人大怪’,不可能畅销,一定要赔本,既无公费可吃,只能靠向企业家和各界人士‘化缘’,随缘乐助,功德无量。”《苏州杂志》创办于1988年,当时的文化期刊已经没有了早些年的红火局面,由于经费短缺,陆文夫只能亲自奔走募款。《苏州杂志》绝不追逐风尚,而是扎根于脚下的城市,在当代意识的烛照下,专注于打造地方特色。尤其难得的是,几代办刊人一直将这一宗旨坚持至今。

        阅读每一本《苏州杂志》,就像打开了了解苏州文化的一扇窗口。这一扇扇窗口,让我联想到苏州园林里的那些漏窗或花窗,形态别致,装饰有各种匠心独运的镂空图案,窗的高度正好可以让观者自在地平视。登载于《苏州杂志》上的文章,选取不同的视角看苏州,采用各种形式写苏州,作者有土生土长的苏州人,有苏州的外来户,有外出的苏州游子,也有苏州的过客,作者的职业更是五花八门,他们共同塑造出一个立体的、全景的苏州。陆文夫承认只发与苏州有关的文章确实会束缚自己,他在《苏州杂志十年选》的序言中说:“事物的局限性往往也就是它的独特性,刊物的局限性也就是它的个性,也就是它的特色,没有特色的刊物在当今期刊林立之中是很难站得住脚的;我们坚决不开百货公司,只开一片苏州文化的专卖店。《苏州杂志》实际上是一份乡土杂志,乡情杂志。”阅读《苏州杂志》的人,当然有苏州本土的读者,更多的还是从苏州走出去的游子和对苏州感兴趣的外地人。《苏州杂志》是半开放的纸上的园林,让本地人了解自己不知道的苏州,唤醒客居他乡的苏州人的思乡之情,更是面向广阔世界的动态的、旋转的文化视窗。

        《苏州杂志》是陆文夫晚年最为要紧的事业,为了办刊,不少创作计划都只好搁置或推迟。陆文夫的创作一直以苏州为内在的线索,就像不息的水流,将作品有机地贯穿起来。他所塑造的人物,也是对苏州发展过程的鲜活的印证。从2006年开始,陆文夫不少作品的题名成了《苏州杂志》的栏目名称,诸如“人与城”“小巷深处”“美食家”“壶中日月”“门前的茶馆”等等。陆文夫1992年还牵头办起了老苏州茶酒楼,定位是可以吃的“杂志”,目的是保存苏州的饮食文化。作为《美食家》的作者,陆文夫认为饮食中不仅有文化,而且是嵌入日常生活的、生机勃勃的文化。有一段时间,餐馆的收入还用于弥补办刊经费的缺口。

        这些年去苏州参加会议,不止一次走进青石弄的《苏州杂志》编辑部。要找到这个地方并不容易,先要找到小巷滚绣坊,然后沿着细长的巷子去找套在里面的另一条小巷,青石巷就像是一根斜生出来的细细的树枝。编辑部在小巷的尽头,只有有心人才愿意不怕麻烦地寻找。常言道好酒不怕巷子深,而拐弯抹角的寻找过程,恰恰显示出文化的魅力。第一次前来拜访时,遇到一对来自浙江的老年夫妇,老先生很健谈,他说自己是退休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因为看过很多叶圣陶写的文章和编的教材,这次专程来苏州玩的一件小任务就是看看叶老的故居。第二次正好逢上周末,遇到一群叽叽喳喳的小学生,年轻的带队老师在小院里现场讲解。初夏时节,悬垂的紫藤鲜花盛开,绿树掩映,曲径通幽。当年叶圣陶先生用稿费和版税买地建房,一家人从上海搬回苏州,但只居留了短短两年光景——从1935年秋天到1937年9月21日,抗战爆发打乱了生活节奏,叶家被迫离乡入川。叶至诚先生在《苏州杂志》1990年第1期发表了散文《青石弄故居》,有一句话重复了四遍——“像梦境一般如诗似画”,由此可见叶家人对这座袖珍园林的一往情深。住在成都罗家碾时,已经入川四年的叶圣陶先生有一次半夜醒来,听到轰隆作响的水碾声音,误以为是列车正在驶过虎丘,不禁感慨系之,写成一首七言仿古诗《半醒闻水碾声以为火车旋悟其非》,结尾几句写出了内心无限的牵挂与惆怅:“辘辘者何盖村舂,奔湍激碾碾新谷。杜老曾咏雨外急,繁声从知秋来熟。此声虽好乱吾肠,安得诚如吾思倜。朝来开窗面庭园,手栽一一娱心目。”抗战时期,这个庭院曾经被一位朱姓汪伪小官僚所占据,几经辗转之后,院子物归原主。叶老在和子女商量之后,将房屋捐献给国家。这座建筑作为《苏州杂志》的办公场所,用于传承并弘扬苏州文化,可谓物尽其用,得其所哉! 这座有故事、有文化、有内涵的建筑与《苏州杂志》相互成就,堪称苏州文化的后花园。

        在最近二十年的城市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城市花大力气建造摩天大楼,以为楼越高城市就越有气派,标志性的新建筑被打造成一个城市的超级文化符号。在我看来,这种做派总有一点暴发户的味道。对于城市来说,自然环境和建筑都很重要,但最为重要的还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及其历史。城市里的人是行走的文化载体,因为独特的人的存在,才使得自然和建筑有了文化内涵,使得城市文化有了自己多姿多彩的生命,也沿着这些人的足迹,把这座城市的文化带到世界各地。从叶圣陶到陆文夫,再到后来出没于青石弄五号的办刊人——范小青、陶文瑜、王尧、小海、朱红梅……当一个城市拥有了一代代低调而有内涵的文化使者,他们的生命交相辉映,他们的精神薪火相传,以各自的形式作出独特的奉献,文化就变得不再抽象,而是充满血肉丰沛、烟火漫卷的人间气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