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6月22日 星期三

    祥林嫂是“麻木愚昧的”还是“高贵伟大的”

    ——陈涌、冯雪峰论祥林嫂及其意义

    谷兴云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6月22日   05 版)

        回看1950年代的鲁学发展,有两位文学理论家兼鲁迅研究家——冯雪峰和陈涌,值得特别关注。他们二位不仅贡献卓著,而且其某些观点明显与众不同。单就《祝福》研究而言,二位对祥林嫂的认知与评价,只有肯定与褒扬,而无苛求与诟病;如此持论,不仅与同时期其他学者形成鲜明对照,而且对于新世纪研究者,亦具有参考和启示意义。

        “一个真正的人”

        著名文学评论家、鲁迅研究家陈涌(1919—2015),是从延安成长起来的学者。其鲁迅研究起步于1940年代中期,第一篇文章《革命要有韧性——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刊载于延安1945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后有1949年4月15日问世的《〈阿Q正传〉是怎样的作品》,见于北平《中国青年》半月刊。1950年代是其成熟期,佳构频现于报刊,先后发表《一个伟大的知识分子的道路》(《人民文学》3卷1期,1950年11月 1日)、《鲁迅文艺思想的几个重要方面》(《人民文学》4卷6期,1951年11月1日)、《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呐喊〉与〈彷徨〉研究之一》(《人民文学》1954年11期)、《保卫鲁迅方向 粉碎护胡风反革命集团的反革命思想》(《文艺报》1955年16期)、《认真向鲁迅学习》(《人民日报》1955年10月 19日)、《伟大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家》(《人民日报》1956年10月19日)、《鲁迅——唯物主义思想家》(《学习》1956年10期)等论文,出版论文集《文学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3月)和《文学评论二集》(作家出版社1956年9月)。

        陈涌的鲁学研究多表现为综论性长文。其关于《祝福》(祥林嫂)的首次论述,系1954年之《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呐喊〉与〈彷徨〉研究之一》的第二部分,再就是1962年发表的《论鲁迅小说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甘肃文艺》1962年第1期)。两文均收录在《陈涌文学论集》(上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下称“《论集》”),又见于其《鲁迅论》(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论集》关于《祝福》(祥林嫂)的主要观点:

        关于认知与评价:“我们的祥林嫂,我们中国的纯朴的劳动妇女,对生活有过什么所谓非分的要求吗? 她不是明明付出很多,而得到很少吗? 而这情形在她已经感到满足。如果这样的生活并不受到侵扰,并没有很快便遭受破坏,祥林嫂也许便这样连她自己也感到无憾的度过了她的一生。”(《论集》189页,以下只注页码)“这个纯朴的农村妇女所要求的生活,始终不过是一种平凡的起码的生活。”(190页)

        “虽然她最后是一步一步的被那个旧世界所撕碎,毁灭了,但作为一个人的形象,她却是完整的。她是一个真正的人的形象。”“难道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生活的权利,不正是一个真正的人的权利吗?”“鲁迅用鲜明而质朴的笔触描述了祥林嫂的正直诚实的品性,描述她连男人也无法和她相比的劳动能力。”(429页)“我们这个正直诚实的人,这个有着真正称得起是高尚的人”(430页)。

        关于悲剧的内容和深刻性:“祥林嫂的悲剧就在于,她希望以自己全部诚实的劳动来换取最起码的生活而不可得。她的全部的希望就是能够过平常的起码的生活,但就连这个希望也终于全部破灭。”(188页)

        “中国农村妇女所受的痛苦的深度,是再没有比在鲁迅这篇小说里表现得更充分的了。”“鲁迅在他的《祝福》里写出了这样一个平凡的、善良而纯朴的农村妇女的悲剧,写出了她的一生的悲惨的命运,写出了一个真正的农村妇女的灵魂。在过去的中国文学还很少有过像鲁迅这样按照生活原来的面貌不加涂饰地来表现我们农民的生活的。”(192页)“祥林嫂所受的折磨,不只是生活上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上的。这个形象所以特别令我们激动,特别强烈地激发我们的道德感情,就因为她心灵受伤最深,也最难痊愈的。”(430页)

        关于祥林嫂的反抗性:“祥林嫂不久之后,便被她的婆婆强迫去嫁到山墺去了,她撞到头破血流,后来还留下一个永远消灭不了的伤疤。祥林嫂的反抗是付出了重大的代价的。”(189页)“祥林嫂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然而她并不顺命,她在她周围的环境里几乎是完全孤立无援的,然而她并不软弱,她的求生的意志,她对于自己悲惨命运的一再反抗、挣扎,永远给我们留下了强烈的印象。”(429页)

        摘录到此为止。读以上文字,可注意者有二:一是其用语。如,“我们中国的纯朴的劳动妇女”“我们这个正直诚实的人”“祥林嫂的正直诚实的品性”“真正称得起是高尚的人”“善良而纯朴的农村妇女”“特别令我们激动,特别强烈地激发我们的道德感情”等等,完全是正面、积极的语言,显示其对祥林嫂的亲切感情和尊敬态度。

        二是其观点的核心——“一个真正的人”。“真正”是什么含义?“真”就是真实(跟“假、伪”相对),又有本性、本原的意思;“正”有正直、纯正等义(据《现代汉语词典》)。所谓“真正的人”,就是秉持人的本性的人,没有受到精神污染的人,“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生活的权利”的人。这是《论集》对祥林嫂的评价,给祥林嫂的定性。

        相比于《论集》这一评价和定性,其他某些《祝福》研究者的观点,有很大不同。比如:

        “遭遇的悲惨,再加上反抗的失败,使她(祥林嫂)的灵魂陷入麻木,对自己的悲惨遭遇没有认识,内心也无所怨尤,转而寄希望于不可知的来世。”“‘哀莫大于心死’,封建主义的毒汁注入祥林嫂的灵魂,她对自己不公允的遭遇不仅逆来顺受,毫无怨尤,反而为这种遭遇而深感卑屈。”(王西彦:《〈故乡〉和〈祝福〉——令人颤栗的回顾》)

        “要寡妇守节这一套完全是野蛮而又荒谬的!”“这个观念就是这样野蛮,可是,中毒就是这么深,中毒到了自我折磨、自我摧残,自己(祥林嫂)把自己搞得不能活的程度。……祥林嫂不仅死在别人脑袋里的封建礼教的观念,而且死在她自己脑袋里的封建礼教的观念。”(孙绍振:《礼教的三重矛盾和悲剧的四层深度——〈祝福〉解读》,《语文学习》2008年10期)

        以《论集》的持论,看上述两说(“灵魂陷入麻木”“封建主义的毒汁注入祥林嫂的灵魂”,以及,“中毒就是这么深,中毒到了自我折磨、自我摧残”等等),笔者以为可商榷者有二:

        其一,“中毒”说,只适用于鲁四老爷的女儿(如果他有女儿),或生活在鲁镇的柳妈(鲁四老爷是“讲理学的老监生”,他大约要求自家女儿身体力行;柳妈则认为,再嫁是“一件大罪名”“一世的罪名”),不适用于出自山村的祥林嫂。在山村,不存在所谓“中毒就是这么深”的情况,寡妇再嫁是司空见惯的事。正如卫老婆子所说:对寡妇再嫁只是闹一闹“见得多了”。

        其二,祥林嫂之所以撞到头破血流,如《论集》指出的,原因是她的婆婆强迫她嫁到山墺去,并非“要寡妇守节”。据小说文本揭示,祥林嫂通过出逃,已在鲁四老爷家做短工,正在争取实现她的希望:“以自己全部诚实的劳动来换取最起码的生活”(“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生活的权利”),而她的婆婆无情地侵扰、破坏了她的希望,断绝她的活路,她于是付出重大代价:以死相拼。

        “高贵伟大的女人”

        鲁迅的忠实学生和亲密战友冯雪峰(1903年—1976年),是鲁学开拓者,其于鲁迅研究的贡献,可谓厥功至伟。他以继承和传播鲁迅遗产,弘扬鲁迅精神为终生主业,其著述特点之一是重视普及,面向广大读者,面向下一代,包括不同类型的受众。为此,他在1950年代,集中发表了十余篇介绍、论述和解读性质的论文。据《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7月;下称“《文集》”)的收录,在1951年至1956年6年里,有:见于青年刊物《中国青年》的《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鲁迅和读他的杂文——代答两个问题》(1951年第15期)、《〈狂人日记〉》(1954年第9期)、《单四嫂子和祥林嫂》(1954年第12期)、《〈孔乙己〉》(1954年第16期);见于文艺爱好者刊物《文艺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文中几个句子的解释》(1954年第8期)、《〈阿Q正传〉》(1955年第5期)和发表在《文艺报》的《〈药〉》(1954年第4期);面向工人读者的《鲁迅和工人读者》(《北京日报》1952年10月19日),面向军人的《鲁迅的著作》(《解放军战士》1955年第10期),面向女性读者的《〈伤逝〉》(《新中国妇女》1955年第12期),面向语文教学的《关于〈一件小事〉的一点看法》(《语文学习》1955年第12期)等。冯雪峰对少年儿童特别关注,曾出版《鲁迅和他少年时候的朋友》(“中国少年丛书”之一,中国青年出版社1951年),发表《鲁迅跟少年儿童在一起》(《中国少年儿童》1956年第10期)。另有两篇讲话(讲课)稿:《介绍鲁迅——1953年在苏联专家学习班的讲话》和《关于鲁迅作品学习中的几个问题的解答》(1956年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等等。

        冯雪峰关于《祝福》(祥林嫂)的论述和解说有两篇,一篇是编入《文集》的《单四嫂子和祥林嫂》,另一篇是1965年回复读者嵇道之的信,以《冯雪峰同志谈祥林嫂》为题,刊于《语文学习》1981年9期(下称“《谈祥林嫂》”)。其要点如下:

        关于作者态度:“鲁迅对于人民的观察和解剖的深刻,不只是在于掘发了人民的缺点,而且也在于他掘发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品质和性格的最宝贵的方面,同时他始终在研究着人民的潜在力量。”(《文集》377页,以下只注页码)“我们读完这篇《祝福》,首先会清楚的觉得,作者是以最尊敬的态度在对待这一个被践踏、被损害、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女人的。……为了这个女人的被损害,作者一面在悲愤,在提出抗议,一面又在她本人身上去寻找她自己的力量。”“他是又严肃、又悲愤、又冷静地在解剖着这一个劳动者的高贵的灵魂的。”(382页)

        关于祥林嫂的性格、品行和遭遇:“鲁迅以最朴素和极经济的笔,叙述了关于祥林嫂的一些平常的事情,这些事情却每一件都足以说明祥林嫂的纯洁、善良、坚毅、朴厚的性格和灵魂;而就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情联成为一片,织成了一张平平常常的网,把这一个普通的、然而高贵伟大的女人的一生,完全网在被剥夺、被践踏、被损害、被愚弄侮辱和被委弃里面了。”(383页)

        关于祥林嫂的灵魂:“鲁四老爷皱眉,然而这还奈何不得这个纯洁、善良、朴厚的伟大灵魂。”“被她的婆婆像捆猪一般捆着去卖给山里去,也还不能伤害这个坚强的灵魂”,“真正给了她第一个大打击的,是她的阿毛被狼拖去了。这才损伤了这一个母亲的伟大的母爱,……然而她还留有一个母亲的尊严的悲哀”,“她仍然挣扎着,仍然要以自尊反抗着她所面对着的冷酷和侮辱”,“这个坚强的灵魂终于完全被损害,而且完全被压碎了。”(383—384页)“这个坚强的人抵挡得住物质上被剥削的痛苦,然而终于抵挡不住精神上被剥夺、被侮辱、被威胁的痛苦了。……封建的礼教和迷信(这两者都是封建剥削阶级用来束缚被剥削人民的工具)的势力,这就最有效地尽了它们的践踏、侮辱和伤害的任务!”(385页)“祥林嫂的灵魂是中国劳动妇女的一个最真实的灵魂。”(387页)

        关于“伟大的疑惑”:“这个乞丐在临终之前,却发生疑惑了,疑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阴间有没有地狱。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她总是已经怀疑这个人间社会给她排定的这个命运了。无论她希望死后有灵魂,或希望没有灵魂,都说明她已经不愿意服从别人替她排定的这个运命了。”“最重要的,是她的这个怀疑,显然又正是她对于现实的压迫势力的一个反抗”(385页)“在这篇小说中,最重要的,是她最后的疑惑;从这里,被压迫人民将产生解放自己的力量。”(386页)

        从以上摘录不难看出,冯雪峰对祥林嫂的品行和性格,是毫无保留的肯定与赞赏,其评价之高,乃至其整体观点,比之于同时期乃至其后一些学者,有非常大的不同。比如以下三点:

        关于作者态度。“(鲁迅)很深刻的指出了她的反抗是盲目的,孤独的,是徒然的挣扎,得不到真正的出路,而且也很深刻的批判了她的愚昧和落后。”(何家槐)而《文集》指出,鲁迅既“掘发了人民的缺点”,也“掘发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品质和性格的最宝贵的方面”;他是以“最尊敬的态度”,“解剖着这一个劳动者的高贵的灵魂的”。

        关于祥林嫂的反抗。“她对自己不公允的遭遇不仅逆来顺受,毫无怨尤,反而为这种遭遇而深感卑屈。”(王西彦)或者有所保留:“祥林嫂的反抗,也是近于原始性的反抗,她没有明确的认识在支持,她的周围,自然也没有谁能够告诉他妇女翻身的道理,——那是不可能的,在那个时候。”(许杰)“祥林嫂的‘逃’也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范伯群、曾华鹏)《文集》说,“最重要的,是她的这个怀疑,显然又正是她对于现实的压迫势力的一个反抗”。《谈祥林嫂》进而指明:“一个被压迫者对于压迫者有反抗的表现,不管他根据怎样的观点、立场,就应该承认他是有反抗性的。”“她最后的‘疑惑’,是包含着反抗她的运命的意义的。……我所说的‘反抗’的意义,是对于她的运命的反抗。”

        关于缺乏觉悟。“祥林嫂的缺乏觉悟大大限制了她以‘逃’来反抗的彻底性。”“祥林嫂的‘撞’的行动,反封建的因素和封建思想的因素是杂揉在一起的。”(范伯群、曾华鹏)而《谈祥林嫂》指出:“您所说的‘正确的思想’,离开了现实的社会环境,照您的看法或照现在的大家认识的观点去衡量,也是很不对的。”

        比较以上观点的不同,依据鲁迅对人民群众优良品质的积极评价和热情赞扬(如在《一件小事》中,“我”和车夫的对比),对照祥林嫂的典型塑造,与阿Q、孔乙己两典型(或主要表现其性格中的消极因素,或含有性格缺陷)的差异,自可认同和赞赏冯雪峰的观点。要补充的是,称祥林嫂“缺乏觉悟”的“觉悟”,所指是政治觉悟或称革命觉悟,这是在革命年代,用以衡量群众(成员)思想、言行的标尺。以此评判祥林嫂,是超越时代、脱离其生存环境的,即《谈祥林嫂》说的:“照您的看法或照现在的大家认识的观点去衡量,也是很不对的。”

        启示意义

        时代在前进,鲁学在发展。陈涌、冯雪峰的《祝福》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历史留存,但在70年后的今天,二位的观点并未过时,依然具有借鉴意义。除其见解极具参考价值外,其著述态度、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也可给新世纪学者以启示。如:

        心中装着读者,为广大读者学习并接受经典服务;

        从解读文本含义入手,精准分析人物、情节、语言等因素,从而得出结论;

        用平实、畅达的语言解释经典,表述自己的观点,方便读者理解;

        分清主次,把握重点,着力于中心人物祥林嫂,解析典型形象的内涵和意义,等等。

        多年以来,频见“鲁迅研究向何处去?”之问。此问有道理,不妨具体一点:《祝福》在21世纪的最大读众,是中学师生(现编在高二语文课本)——据2022年春权威发布的大学毕业生数字(1076万)推算,此经典每年大约增加1000万青年阅读、学习者(高中生)。那么,学者的研究和撰述,要不要“雅俗共赏”(鲁学非属尖端科学,也不应自居“高端”),提供既属于学术研究,又是学生读得懂、老师用得上的学术成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