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5月25日 星期三

    从写作的抱负看,我以为诗人是想藉此对他所长期浸淫的齐文化,来一次盛大的建构。

    诗意的归返

    张清华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5月25日   11 版)

        《铁与绸》,张炜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79.80元

        “最锐利最怯懦的是开刃的铁,最坚韧最无畏的是绚丽的绸。”这是《铁与绸》开篇的剑形书签上的两句诗。我不知道它是出自作者还是编者之手,但看到这两句诗,我忽然感到有了解读此书的钥匙。

        在《铁与绸》的“代跋”,也即作者与编者的对话中,我看到张炜反复强调的一个关键词:“纯诗”,这意味着,将此诗当作“叙事诗”、“自传体诗”、“史诗”、“心灵史诗”,都是不准确的,有可能以少言多,以偏概全的。纯诗意味着写作的一种压扁,即非历史化,非具体事件性,甚至非故事性,按照瓦雷里的说法,是一种纯粹的经验之物,是提炼和抽象之后的东西。但同时,张炜又强调了该作中的“具体之物”的作用,即“铁”与“绸”这两个古老原型或意象——它们都是齐人发明的,是齐地举目皆可见到的什物,所以,铁与绸,它们的深意就此得以延展,一个刚硬,一个柔软,一个代表强力,一个见证人性,从哲学上讲,它们既是一对物性意义上的冤家,也代表了世界普遍的辩证法;如果伸展开来,亦是齐地文化乃至文明与历史的代言之物。

        作者告诉我们,须还原到事物的具体性,方能够正确进入此诗。然而要想真正能够进入和读懂此诗,又无法不将之看作是一个多重的“套叠文本”,即一个刻意压扁的“文本组合体”。其中有具体的故事,黑心矿主将七个矿工和“我”——一位“东夷史学博士”埋葬于地下,而矿主的女儿则充当了搭救者与共命运者。在这儿,“铁与绸”构成了强暴与柔情两者的对立。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看,我理解张炜是藉此对于齐国以及东莱的历史与文化,来一次诗意的巡游,仿佛但丁《神曲》中历经幽冥三界的情境。我猜想,诗人基于他对齐和东夷历史文化的长期研究,知之深,爱之切,试图在华夏古文化的广大版图中,描画出一个不同寻常的浪漫之国的乌托邦。这其中当然也有善与恶、正与邪,有强暴之铁与柔情之绸的分立,但齐国山海相接的壮丽自然,东方仙山的浪漫传说,雄踞东方的富有与智慧,民间与人民的非凡创造力,还有那些在史书中被书写的种种乱情与悲情的女性,乃至齐国对于暴秦的抵抗与最终屈服,齐文化的向东迁移与沉淀……诗人通过对大量正史材料的发掘,对于历史情境的还原描写,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巨大的古文明的轮廓。这一文明与我们通常所理解和想象的传统之间,构成了丰富的异质性——它活脱而浪漫,富有而丰盈,浩瀚而多神秘。在笔者视野里,这是中国当代作家在诗歌中首次正面的、以巨大笔触处理类似的历史内容,是一次具有史诗视野与想象力的再现。无论是对于齐姜、庄姜之美,诗人皆超越了历史中那些伦常化的庸俗笔墨,仿佛希腊史诗中的形象,赋予了她们大海的背景,将她们悉数变成了美的化身。这当然也应和并印证着诗人对于现实中那位女性——矿主女儿的描写,对她的态度。因为她在黑暗中的出现,这压抑中的生命顿时变得充满了爱意。

        这番对齐国与东莱历史的描绘,某种意义上是一次“东夷史”的穿越,一次主人公精神意义上的返乡,既是对历史的回溯,也是对于其文化精神乃至文明形态的寻觅与归返,对于自身求知与成长历程的回顾。因此,《铁与绸》最终也仍是一个自传体的叙述。这是张炜四十年写作中一以贯之的另一个原型主题。张炜无论是写历史还是现实,写具体的故事,都带有心灵史的色彩,这部作品也不例外。诗歌中的第一主人公,无疑是一个学者,一个研究齐地历史与东莱地方史的专家,他同时也是一个深陷现实困顿,在性格上兼具铁血与柔情的智者与诗人。显然,“铁与绸”也成为了一个文明的辩证法,它是解剖历史的方法论,以此我们可以观照和理解历史中那些人性、灵魂与血肉的处境,可以感知齐都临淄那不可方物的繁华盛大,想象稷下学宫里古文明的灿烂灯火,感知齐王被掳饿死的悲情,还有万民修建齐长城的艰巨。所谓历史,就是这样一部无法叙说的大书。

        这构成了这部长诗作品的主要内容。从写作的抱负看,我以为诗人是想藉此对他所长期浸淫的齐文化,来一次盛大的建构——只是这建构由一般性的史籍研究,转化为了荷马式的想象,转化为了史诗的笔触。如果说张炜年轻时,是信守着一个善与恶对立的人性模式的话,那么在他深入中年以后的作品里,我们所看到的更多是善与恶的纠结与共生。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