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去世五十周年后的今天,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日本东京大学著名学者、作家小谷野敦教授的《川端康成传:双面之人》中译本,在以此纪念这位伟大文学家的同时,为读者奉献了一部以“人”的视角书写川端的力作。
1968年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川端康成在办公的公寓里自杀身亡,发生在川端身上的这两个重大事件,前后相隔三年有余的时间。川端康成对自己的死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因此其自杀动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成了文坛之谜。1977年,日本文学评论家、小说家臼井吉见发表了《事故的原委》,试图以小说形式揭开川端自杀的真相。一石激起千层浪,该小说一经发表便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然而,小说事件最终以作者和出版社被川端家人告上法庭并被判停止出版而收场,小说中所涉内容的真实性也同样变成了一宗悬案。小说事件还直接导致了另外一个结果,川端去世后,“有关他的传记性研究出现了萎缩”(《川端康成传:双面之人》)。
围绕川端康成的自杀动机,《川端康成传:双面之人》中提供了两个重要的信息,即“在庆祝诺贝尔获奖后的热闹过后”,热衷社交的川端“死于当一切回归宁静后他所产生的孤独感”,来自信州的女佣的离开成为压垮川端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是作者对事情前后过程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考察各文献之间的逻辑联系之后得出的结论。这部传记,作者从川端康成这一人物出发,运用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尽最大努力接近事实”地对这位文学巨匠进行了重构。当艺术家和商人气质兼具、集“与世无争”和“文坛政治家”特征于一身的川端康成跃然纸上时,作品为这位文学巨匠赋予的“双面之人”的底色,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读者对川端康成的固有认知。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虽然身上带着耀眼的光环,但在日本文坛,其生前生后饱受争议。这些争议不仅针对他的作品,更是围绕川端康成的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展开。研究者们试图通过川端康成的生平、日记、书信、身边人物的回忆以及作品对川端康成进行全方位解密,由于生前川端本人的干预和死后家人的阻挠,以及涉及家庭和个人隐私的资料无从查找、一些关键性文献的缺失等方面的原因,川端的生活经历乃至作品中的诸多谜团未得完全解开,因此,一直以来有关川端康成的传记式作品,数量虽然可观,但没有出现具有影响力的作品。直到2013年小谷野敦教授的《川端康成传:双面之人》的日文原著问世,在川端康成人物研究方面才有了一次重大突破。
我国于上世纪的80年代初期开始对川端康成的文学进行大规模的译介。由于国情不同,译介的作品有一定的选择性,也称得上硕果累累。与这一繁荣景象相对的是,我国的出版物中,无论是译介的还是本土的川端康成的传记性作品并不多见。1998年中央编译局出版了《川端康成》一书,它出自曾经担任川端作品编辑的进藤纯孝之手,具有较大的文献价值。遗憾的是,该传记的日文原著出版于1976年,从年代上而言,早于包括书信在内的众多未发表资料得以公开的新潮社《川端康成全集》三十五卷本(1980年至1984年)的出版,因此,在文献资料的充分程度上与小谷野教授的这部《川端康成传:双面之人》无法同日而语。另外,我国也有若干学者执笔川端康成的传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四川人民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的《川端康成》,作者是堪称我国川端康成研究第一人的叶渭渠先生。可能由于资料的局限性,该著作容量有限,且作品评论占了大量篇幅。
《川端康成传:双面之人》在写作方法上,脱离了日本文学家传记的作品论式“大拼盘”的窠臼,“将作品的论述限定在最小范围”。它是以文献为依据对人物历史进行实证性研究的成果。熟悉川端康成的读者无疑对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予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记忆犹新。颁奖词在称颂川端康成文学的伟大成就的同时,从川端从小失去双亲、被双目失明的祖父收养的孤儿根性出发,将他的气质比喻为屠格涅夫似的“多愁善感”,这也成为作家川端康成身上挥之不去的符号,然而,它所依据的是当时翻译的“三部中篇和若干短篇”。不得不说,通过作品建构的川端康成在读者中产生的深刻影响持续至今。正如作者在本传记中提到的那样,“很多人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身着外褂和裙子的和服形象来想象川端”,的确,此刻我们难免会想起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那篇动人的演讲稿《我在美丽的日本》,它和写出《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等扣人心弦作品的那个作家合二为一,成了我们心目中的川端。然而,“我不得不认为,五十多岁的、身着西服的川端,才是最典型的川端形象。它与从镰仓的家门口坐上电车赶往东京的形象十分吻合,川端身上流露着上班族的气质”。如果称之为“颠覆”过于夸张的话,我们不妨认为,作者的本传记,犹如填补拼图板上的空缺那样填补两者认知上存在的差异,为读者还原一个完整的川端康成。
作品中,作者以特有的诙谐的笔触为我们讲述川端康成的故事,一一揭开笼罩在川端康成身上的迷雾,作者自身对这些故事的理解和评价则穿插其中,内容丰富且饶有趣味——川端康成不同寻常的身世和家世之谜,刻骨铭心的初恋和被甩事件,和谷崎润一郎、太宰治、三岛由纪夫等文坛同人的交际与恩怨,作品的诞生经过及其从中隐藏的人物原型,担任日本笔会会长长达十七年之久的背后逻辑,晚年热衷欧洲旅行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关系,现代视角下的道德瑕疵的“代笔”等问题背后的真相……无不让人感到惊奇。该作品在重构川端康成这一人物时所梳理的价值弥足珍贵的文献,一方面为专业研究者提供了深入研究的路径,同时,也以故事的形式为普通读者提供了雅俗共享的机会,当我们触摸到川端康成这一文学家的立体化的肉身时,我们便向更加真实的川端康成的精神世界走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