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5月04日 星期三

    钩沉·联想·教化

    李惠军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5月04日   08 版)

        《中学历史教育与博物馆》,林唯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21年11月,49.80元

        辛丑即逝,壬寅将至。一部来自上海的“鸿雁传书”——《中学历史教育与博物馆》,打破了“候鸟”闲适海南,恬淡悠然的静谧生活。

        在本书主编林唯老师面前,我算是中学历史教育园地中曾经的老园丁。心存对“后浪”们的期冀和好奇,追随字里行间勾勒的轨迹,在萍踪沪上文博遗物的同时,领略了“魔都”曾经桑海的百年风雨。

        不经意间,曾经与父亲两次对话的旧事被屡屡激活,挥之不去:

        2018年春,我在参观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时,顿然穿越时空,神入那段激荡的历史场境。幻觉中似乎看到老父亲当年驰骋疆场的身影。怀揣对历史的敬畏,当即拨通远在数千里外妹妹的微信视频,与父亲进行了一番“历史性”的对话。老人家透过视频边看边讲边激动,而且兴奋地拿出他珍藏的解放奖章向我“炫耀”。两代人被历史的“现场”震撼了,我第一次感受到博物馆与“国家记忆”和“家国情怀”之间的联系。

        这年冬季,父亲得知我将赴海南讲学,特意叮嘱到临高角替他拍张照片——1950年4月16日,韩先楚将军挥师强渡琼州海峡,登陆海南岛的大礁石。我知道,这是古稀之年的老战士“托物怀古”的一种情愫和追忆。后来,父亲看着照片为我讲述了他经历的那场彻夜海战。令人惊讶的是,老人家居然还准确地说出了第15兵团“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方针!

        掩卷沉思,不禁感慨! 历史的厚重,历史的力量和历史的智慧,未见得仅存于史家的书写与洞见,也未见得局限于后人的追忆与诠释。而中学历史教育所追求的求真、启智、教化愿景,单靠教科书的微言大义,教育者的润物无声,学习者的望文生义,显然只能浅尝辄止和望尘莫及。多少年来,人们为了让历史这门人类的智慧之学走出经院的庙堂,进行了殚精竭虑的理论探索和筚路蓝缕的实践。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教育和公共史学的兴起,中学历史教育界出现了许多令人欣慰的新现象和新趋势。《中学历史教育与博物馆》一书的杀青付梓,不仅凝结着林唯老师及其团队秉烛冥思的精神追求和笃学致远行动智慧,而且承载着他们在历史教育的企划、路径、策略等方面的创意心流,同时也为历史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带来了新历史教育的清流和风尚。

        首先,当我们进入作者们所铸就的文字世界,去仔细品鉴的时候,会感受到一缕淡淡的心灵慰藉和一股浓浓的乡愁情愫。

        从鸦片战争天朝失败和《南京条约》城下之盟的饮恨,上海见证了一段开埠与转型、阵痛与屈辱、选择与抗争的新陈代谢。上海也终究成为苦难中的古国的新经济、新阶级、新思想的孵化与辐射之地。本书上启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下迄南京路永安百货绮云阁人民解放军军旗升起的楼顶,循着“历史时间”——“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国共合作”“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钩沉“历史空间”——旧中国大上海那些可阅读的建筑、有温度的居所、会传神的遗物、寓动感的图像等的城市文脉和红色记忆。这种合乎历史逻辑的谋篇布局,不仅仅出于科学、严谨、理性的学科特质,更是一种态度和期冀,那就是激发学生对故土、故人、故事的温情记忆与文化依恋。

        其次,当我们回看作者们所建构的课程体系,去通观结构的时候,会体悟出一种顶层设计的格局和一脉机理明细的布局。

        从梅兵和孟钟捷教授的“总序”和“前言“中,我们看到了教育哲学“经略大道”的真谛和历史教育“精盐美汤”的目标。从本书内容结构和层次关系看去,它不仅遵循了历史编年分期的书写规范,而且在呈现方式上独到新颖,实可谓苦心孤诣、洞隐烛微。每一单元(节)伊始的“导读”注重时空背景,寥寥数语中掇菁撷华、执简御繁,颇有“以立意为宗,意在笔先”之气韵,为进一步探寻具体的遗迹遗存,提供了大历史的边框底纹和思维视域。而在微观萍踪环节,则借助“场馆简介”“陈展资料”等要目引路入境,驻足聚焦,在咀嚼参悟中神入历史现场,感受哲思隽永的历史意蕴。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本书作者在历史教育与博物馆资源的契合处和交汇点上,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操作、可示范、可辐射的流程和范式:

        “学习目标”关注特定博物馆与历史的交互关联,关注教科书与文物间的彼此联系,关注学习者行为主体的思维进阶和学科素养的滋育。

        “学习过程”首尾相顾、环环相扣、情理交融。从导学准备,到走进场馆,再到回味反思,形成了有机、有序渐入佳境的活动程序。

        再次,当我们走出作者们所扫描的历史遗迹图谱和历史教育案例,去体会文本背后内心愿景和教育理想的时候,会萌生出更多的线性联想和延展思考。

        中学历史教育,要善于寻觅、留住、激活身边的那抹光线。林唯老师和她团队的探索与实践,是对传统的学校历史课程学习的一种守正和创新。在充分发掘上海各博物馆所富含的历史营养的基础上,透过教师的历史学养,孵化学生的历史素养,它不仅开拓了历史教育的路径,而且从另一个视角而言,从身边的历史遗存中探摸灵魂深处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亲历”家乡历史长河中斗转星移的“时变”,“目睹”近代苏州河畔残山剩水的“域变”,“体味”浦江两岸百年沧桑的“异变”。

        历史是关于过去的记忆,博物馆恰恰是这种记忆的现实再现。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源头,为我们的历史教育提供了大量可见的物质资源和可感的精神资源。遗憾的是,在过往的历史教育中,那些宝贵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并没有在历史教育中被最大化和最优化地开发利用。我们都知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高论,古今中外,历史书写的价值绝非简单的追忆,其意义在于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实际上,在历史教育中,我们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过去与当下联系起来。博物馆,就是一种常见的联系手段,它让遥远的过去变得触手可及,栩栩如生。当我们每每抱怨当今孩子们的历史认知与遥远的历史存在“隔膜”的时候,当我们常常感叹历史的情感教化功能被现实的功利因素所消逝的时候,我们却淡忘了城市公共历史资源的教育价值。有幸的是,《中学历史教育与博物馆》一书,让我们从鲜活的案例中重新发现,博物馆不仅应该是国家记忆和城市履历的“月光宝盒”,永存于历史与现实的克里奥神殿,而且完全可以适切融入我们的历史教育。

        马克斯·韦伯说,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同时,他还指出,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在《文化的解释》一书中沿用上述说法的同时,进一步强调:文化作为一种符号化概念,恰恰就属于这种所谓的意义之网。历史不仅仅是“记忆”,记忆的目的是对“意义”的诠释。博物馆收藏的是遗存和记忆,内藏的“意义”则有赖于后人的诠释,诠释的价值在于从碎片化的遗存和记忆中获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通感和通识,进而生发穿越时空的心灵感应和人文情怀。

        作为上海市“双名工程”历史攻关基地的研究成果之一,《中学历史教育与博物馆》一书实如主编林唯所言,它旨在探讨“在更多社会空间内有效传授历史认知的可能性”,是一部案例型的实践读本。我想,案例的意义恰恰在于启示和拓展,实践的价值恰恰在于淬炼和升华。在历史教育中,我们需要精研课程标准,探微教材意涵,创设教学环境,优化课堂效应,但是一味单向“从属于”和“附着于”文本的圭臬,非但难以对历史做出理性客观的解释,也难以体现今人与先人的共情和共鸣。走进博物馆,“回到历史场景”,设身处地地从文物所承载的“过往事情”中过滤出“现实情事”,本身就是双向交互的“同情”与“参悟”;也是从今人的内心体验、生活阅历、世事感悟出发,与先人进行双向内心沟通的重要途径。我坚信并期待,林唯和林唯团队在这条艰辛的探索之路上且行、且思。让历史教育充满温润的人性和温婉的诗性,从历史的遗迹遗存中倾听历史的回声,感悟历史的智慧。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