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5月04日 星期三

    从社会需求到个体生涯

    ——人本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理念的再审视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5月04日   08 版)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价值取向与行动路径》,张栋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5月,68.00元

        ■闫广芬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高等职业教育肩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使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是高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如何立足“人本”视角,瞄准“类型”教育,探讨专业群建设的价值理念及其实施路径,是当前“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河北大学张栋科副教授推出的新作《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价值取向与行动路径》,有别于传统的社会需求视角,而是从个体生涯的角度,分析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高职院校的角色定位,进而探讨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职业生涯导向”价值理念及其指导下的建设路径。读者一路阅览下来,对于从人本视域分析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理念和实践方案,会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2006年正式提出至今,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理念经历了从“以就业为导向”到“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从强调“就业率”到注重“就业质量”的发展转变。然而,专业群建设实践仍然存在“就业导向”的认识误区,具体表现为将“职业教育”视为“就业教育”,一味地强调初次就业率和零距离产业对接,忽视学习者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出现较高的就业率、较高职业和行业转换率、较低的专业与就业相关度等现象。张栋科认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价值理念是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起点,也是高职教育价值取向的具体体现,是由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和高职院校角色定位共同决定的。

        职业教育的历史可以看做人类生产劳动过程的发展历史,而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则伴随人类生产劳动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张栋科通过对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时代下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认为其经历了促进个人生存与阶层流动、满足国家产业发展需求并最终回归到服务于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历史演变。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演变的理论溯源在于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理解。张栋科认为,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探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从“训练性”到“生涯性”的历史演变。在农业社会,职业教育可以视为家庭内部的“劳动训练”或者学徒制下的“技艺传授”;在工业社会,职业教育可以视为培养满足产业需求的技术工人的企业训练。因此,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训练性”成为职业教育的鲜明特征。而在知识社会,职业被视为个性化的存在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表现为职业组织结构由科层制向扁平化变革,职业人员心理契约由关系型向交易型转变,职业岗位向流动化、高级化和综合化转变。伴随社会分工和职业结构的不稳定性,张栋科认为,职业教育应为学习者一生中变换专业和应对经济和社会转变的职业生涯服务,促使其培养目标、办学层次、教学手段和管理方式等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基础上发生重要转变,并应呈现出鲜明的“生涯性”。因此,张栋科认为,在知识社会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生涯导向性,即职业教育应面向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以形成职业生涯能力为目标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在知识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角色定位又是什么呢? 为此,张栋科借鉴杰勒德·德兰迪的知识社会学理论,对知识社会中高职院校的角色定位进行了分析。作为创造知识和知识转化的关键机构,大学以其自身功能的扩展来反应并回应广泛的社会需求,进而成为知识社会中的主导力量,强化其知识社会中的公民身份。在知识社会,大学提供的知识包括与研究有关的知识、与教育有关的知识、与专业训练有关的知识、与智力探究有关的知识四种。第一种知识和基础研究与信息的积累相关,第二种知识和人的经验与个性的形成相关,第三种知识和职业训练的任务操作与职业许可证取得相关,第四种知识是为解决社会问题、与社会的知识有关。伴随时代的演变,大学的社会角色历经了从工业社会里塑造社会公民身份的机构到知识社会中塑造文化公民身份和技术公民身份的演变。与研究有关的知识和与专业训练有关的知识主要与文化公民身份相关,与教育有关的知识和与专业训练有关的知识主要与技术的公民身份相关。对这两种公民身份的满足就是大学的社会责任。根据对于“技术公民身份”和“文化公民身份”的不同倾向,张栋科认为,在大学体系内部可以分为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主要提供的是与专业训练相关的知识,其角色主要是作为大学中“知识应用者”的角色,以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其主要职责是将工程师设计出来的图纸和方案进行转化,使其为可以成为直接应用于现实实践的社会成果。

        通过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和高职院校角色定位的分析,张栋科认为,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的价值取向是职业生涯导向,即秉持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生涯能力为目标,通过专业群的动态建设,来为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高职院校专业群常态建设要素包括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建设、实训体系建设、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组建、组织机制建构等要素,其实质是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人才市场就业结构和经济社会产业结构三者间“人才供需信息”在高职院校的映射。而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包括职业准备、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等三个阶段,具体包括从志愿报考、学业监测、生涯指导、就业跟踪、失业预警、资历认证等生涯发展的全过程,其本质是“个人生涯信息”。因此,职业生涯导向下的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就是如何将高职专业群建设与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进而为高职专业群建设提供最可靠、最直接、最迅速的信息依据。

        本书原创性地提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应秉持职业生涯导向性的价值取向,即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学习者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通过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供需信息”与“个人生涯信息”的全面对接来为专业群建设提供依据,进而通过专业群的动态建设,来为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职业生涯导向性”价值取向观的提出,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理念从“社会需求”转向“人本视角”,凸显了高职教育的“育人属性”和“类型特征”,进而重构了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理念,并为专业群建设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