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4月06日 星期三

    如何认识和助力中小学“美育”教育工作

    周粟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4月06日   06 版)

        成一村摄

        ▇从2018年初中起始年级全面取消艺术加分项,到2020年度前全面取消各类艺术特长生招生,再到探索将艺术类科目考试纳入中考计分,力争2022年全面实现“美育中考”,国家艺术教育政策的核心逻辑,就是鼓励中小学生不再以“美育”作为“选修课”和“加分题”,而是将其视为重要“必修课”和“拿分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充足的时间投入和选择范围基础上,产生对宽泛性审美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艺术实践技能的兴趣。

        为解决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卷”问题,国家出台了众多针对性的政策,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总体上看,“双减”政策从根源上切断了教育资本化的“野蛮生长”,让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过程回归校园本体,最大限度拉平曾经扭曲变形的教育起跑线;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底层逻辑”的本质诠释与目标重申,扭转了众多家长在培养孩子方面的短视功利观念;教育研究机构以教育认知的理论高度,提振了中小学教育各方参与者的集体信心,让“立德树人”真正成为培养未来国家所需人才的首要标准。与此同时,近年国家针对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各方面陆续出台的系列政策,也从顶层设计角度提升了中小学生完善全面素质所需的政策扶持力度。

        由宏观政策的整体扶持,转入基层教育的具体执行,需要操作性和针对性兼备、普泛性与个性化皆顾的实际落地措施。从这个角度看,“美育”正是极大缓解义务教育阶段“内卷”难题、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如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接受《光明日报》专访时指出的,美育是教育的“磨刀石”,“要充分认识学校美育在整个教育改革发展中、在整个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笔者认为,“学校美育”如同“磨刀石”般存在的四点核心特征,恰能较为针对性地“磨平”义务教育阶段的“内卷”思维。

        其一,“美育”是打磨青少年道德人格的“磨刀石”。

        “若为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特别提到美育可以消弭“汲汲于近功近利”的人性弱点,并专门论述“美育”对于“高尚之思想”的涵养作用;王登峰司长也指出,美育有助于把“人的所有的欲望、愿望、梦想首先‘打磨’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再朝更加高尚的道德层面去打磨,让他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总体来看,“美育”是贯彻“以德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精神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达成,最终在与智育、德育和生命教育等的互动共生中,助力中小学生高尚人格与美好心灵的养成。

        当下形成的“内卷”乱象,很大程度源于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在意“与他人比较”的畸形竞争心态,以及极端看重“投资—回报”的短视功利心理。“学校美育”通过对青少年及其家长潜藏默化的人格道德境界提升,能够实现对过于世俗的急功近利心态的“拨乱反正”。

        举例来说,2021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影视德育通识教程》,深度结合中小学生熟稔影像思维的个性化美育特点,以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为指导,围绕两部委《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甄选33部影片进行鉴赏解读,形成以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等教学形式设计的中小学“影视艺术德育”课程教案。出版社特别邀请国内顶尖教学科研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与党政传媒智库(人民网人民德育中心)强强联手、精心编写,充分发挥以艺术影像感染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感召力的教育功能。教材出版短短半年时间,就已获得多家重要媒体的广泛报道,并被北京海淀区前进小学、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选用,形成了以美育手段提升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崭新模式,实现了践行“立德树人”目标、以“学校美育”打破狭隘“内卷”困局的良好示范效应。

        其二,“美育”是磨砺青少年抗压能力的“磨刀石”。

        现代美育思想创始者席勒认为,美育可以弥合人的撕裂,使现代人重新变得完整;教育部高校艺术学理论类教指委主任王一川教授也指出,美育正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三育交融的人格培养教育,其本质是对“基于感觉愉悦的美好心灵的涵濡”,也即通过激发五官感觉的愉悦,去推动“人生信仰的坚定、稳固、强化与升华”(《大学美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傅佩荣曾讲述自己年轻时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他提到在耶鲁大学异常紧绷的学习节奏中(他须用四年时间拿下平均六七年才能完成的博士学位),常常学到近乎昏厥,这时候他就听着古典音乐慢慢睡去,因为艺术确实能够舒缓焦虑减轻压力感。

        当下存在的“内卷”文化,部分原因是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充满对“失败”的恐惧感,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学生时代一旦在学习这条“独木桥”上折戟失利,就再也谈不到光明美好的未来。这种巨大的焦虑压力来源于对“学习”本身片面浅薄的认知,即认为学习只有埋头苦读一种模式,一旦遇到过不去的坎儿,就反证了寒窗苦读的过程本身毫无意义。实际上,青少年时期的学习应该是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其中“学校美育”本身就是一种培育内在品质的特殊学习的模式,是极好应对日常学习中挫折心理的“代偿机制”,是助力学习过程提升心灵力量的重要举措。

        举例来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典诗词吟唱》,由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嘉宾评委、学者康震主编,精选适合孩子阅读的古典诗词名作,配以典雅隽永的乐声和吟唱,通过音乐传达古典诗词的情境意蕴,即以“美育”手段帮助中小学生穿越时空,感触古人面对挫折困境的顽强精神(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提升人格修养增强自身“抗击打”内力(如“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宽而有制,和而不流”),进而极大增长青少年遇事不慌的抗压心态(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节气之美:五感六觉中品味时间》,由文化学者于丹教授主编,以为孩子们讲解节气之美的新颖视角切入,带领中小学生了解中国古人如何看待立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立秋(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等节气背后的人文意蕴和精神奥义,进而了解到古人如何面对一生中年复一年流光岁月中的困苦烦恼,通过帮助青少年悟透人生岁月流变中的恒常真谛,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审美底蕴。

        其三,“美育”是研磨青少年兴趣爱好的“磨刀石”。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对于青少年来说,面对学生时代的课程作业乃至长大成人后的就业工作,唯有产生足够强烈的兴趣动力与内在渴望,才可能激发持之以恒的专注力与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进而在内心取得丰沛满足感的同时取得该领域的收获成就。从2018年初中起始年级全面取消艺术加分项,到2020年度前全面取消各类艺术特长生招生,再到探索将艺术类科目考试纳入中考计分,力争2022年全面实现“美育中考”,国家艺术教育政策的核心逻辑,就是鼓励中小学生不再以“美育”作为“选修课”和“加分题”,而是将其视为重要“必修课”和“拿分题”,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充足的时间投入和选择范围基础上,产生对宽泛性审美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艺术实践技能的兴趣,进而由浓厚兴趣为“钩子”牵引中小学生找到自己真正热爱擅长的艺术门类,最终实现下一代美育素养的全民整体提升。

        当下难解的“内卷”困局,部分源于孩子们没有认识到学习之余应该以什么样的审美活动来充盈内心,更谈不到产生明确的课余兴趣爱好而弥补当下的学习兴趣缺失。

        从“他山之石”的德国教育来看,其对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多样化、普及化与主动性(如德国中学必修课中的文科就包括外语、造型艺术和音乐,巴伐利亚州的小学三、四年级艺术课程占周总课时的近20%),体现出艺术要全方位“融入孩子们的个人生活世界”。2022年我国中小学教材即将适用的新课标中,不仅在音乐学科和美术学科之外,增加了更多的艺术学科选择——舞蹈学科、戏剧(含戏曲)学科、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并且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卓玉指出的,最新版课标更加强调“做中学”的重要性,即“根据任务需要而确定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带着目标感和兴趣热情去找到自己的“一技之长”。

        “学校美育”正是以“由未来看现在”的远见,鼓励中小学生带着青春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锐气与热情,为当下尚处于无限潜能期的他们提供看似强制实则充分自主的多样艺术教育选择,进而让孩子们通过在众多艺术门类中找到真正喜爱并且擅长的“艺术技能包”,实现长大成人后的艺术技能“增益”与审美素养“跃迁”。

        其四,“美育”是磨碎青少年教育壁垒的“磨刀石”。

        国家自2010年起全面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包含“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可见国家极为重视提升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教育部自2019年开展的“浸润行动”计划,更聚焦中小学美育的突破,其核心模式是选拔高等学校与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小学形成结对,让高水平美育资源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做到“实打实”的精准帮扶,快马加鞭但又要脚踏实地地应对中小学美育师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达标的困难(如“浸润计划”具体规定,列入计划的高校要为对口中小学开发并实施2-4门美育课程,帮助对口学校学生掌握1-2门艺术特长等);而面对当下城乡地区美育师资的差距问题,各地也都在重点落实师资培训行动,例如北京市教委主导的“高等学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项目(“高参小”项目),搭建了“大学”与“小学”、项目校、师生家长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美育师资培训落地平台。

        在如今疫情常态化的现实境况下,各类教学科研力量也在积极行动助力美育师资培养,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牵头的“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师资人才培养公益项目”前后已开展四期,2022年年初开展的第四期更与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类教指委的“戏剧与影视学名师大讲堂”进行联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教育出版机构,邀请国内影视艺术类知名学者讲授课程,并将课程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分享给广大潜在的中小学影视教师力量,扎实助力全国中小学美育改革工作,助力“立德树人”教育使命与国民美育的价值理念传播。

        实际上,“美育”是打破“内卷”思维壁垒、搭建良好沟通平台、助力中小学生开阔眼界的绝佳途径。例如,西南边陲地区的孩子们在缺失基础学习硬件师资的同时,却在艺术特长方面具备超越城市孩子的天然优势和天赋,通过“浸润计划”等“美育”平台的扶持搭建,能歌善舞的乡村孩子完全可以给城市的孩子们上好音乐舞蹈的民族“美育课”;而城市孩子可以凭借“网生一代”的耳濡目染,为同龄的乡村小伙伴上好影视欣赏的传媒“美育课”。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育”作为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磨刀石”,兼具打磨青少年道德人格、磨砺青少年抗压能力、研磨青少年兴趣爱好、磨碎青少年教育壁垒的四重功能。以“美育”手段提升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或许正是破解“内卷”困局、最终解决当年“钱学森之问”的关键之匙。

        (本文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社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