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3月23日 星期三

    通才型学者是如何养成的

    涂展春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3月23日   16 版)

        《磅礴为一:通才型学者的风范》,曹则贤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年1月第一版,99.00元

        春节前收到曹则贤老师的赠书《磅礴为一:通才型学者的风范》,顿时预感春节会过得很充实。随手翻了一下目录,大致明了该书涉及伽利略、帕斯卡、欧拉、托马斯·杨、格拉斯曼、哈密顿、克利福德、勒庞、庞加莱、薛定谔、外尔、彭罗斯十二名通才型学者。当即让我想起斯蒂芬·茨威格的《人类群 星闪耀时》,果不其然,在序言中,曹则贤老师提到自己将效法《人类群星闪耀时》(后来在托马斯·杨那一章再次提到这本书),试图呈现那些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通才型学者是如何成就的。

        《磅礴为一》是曹老师“科学教育‘一’字系列”的第三本,前两本是《一念非凡》和《惊艳一击》。在《磅礴为一》每一章节中,作者除了书写通才型学者个人小传、在多个学科的成就外,还专门写了几段“多余的话”。我认为,这些多余的话一点不多余,反映了作者对通才型学者们所受教育的思考,为我国未来的少年们多有几个脱离平庸“操碎了心”。

        作者多次表达“天才是生就的”,并且描述了天才的一些特征。在欧拉章节“多余的话”中,作者概括了数理型天才的三个主要特征:超强的记忆力、超强的理解力、超强的计算能力。前两个是来自天生,后一个尚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获得。在克利福德一章“多余的话”中,作者对读书人的境界进行了分类:第一重是过目成诵;第二重是读一遍便能够理解,并且能够融合自己的思想转呈他人;第三重是对数学、物理、哲学方面的巅峰典籍看一遍即有深刻见解,并且能够做出突破性发展。只有天才能达到第三重境界。作者认为天才是生就的,多少让我们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非常挫败。不过,向来“信言不美”,早点接受自己孩子的平凡或许对孩子是好事,在教育如此内卷的情况下,或许能够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在帕斯卡、欧拉、薛定谔、外尔章节“多余的话”中,作者多次谈到天才不被埋没需要三个要素——“天分、教育和舞台”。一是生来有天赋,二是有好的早期教育让天才得以健康发育,三是有让他得以发挥而获得认可的舞台。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国家希望培养创新人才有很现实的意义。

        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从概率上来讲,一定不会缺乏有天分的人。如何提供天才成长的教育和发挥才能的舞台,是值得每个家长、教育工作者和国家政策制定者好好思考的问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