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3月23日 星期三

    《吴融诗歌及其传播研究》以个案分析为研究切入点,分析了晚唐诗人群体及晚唐诗作传播中的一些特殊现象,从传播角度切入,该书不失为一种新的研究风尚。

    落寞晚唐那些声名不显的诗人们

    郝雨 郭朝阳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3月23日   15 版)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复兴传统文化的时代大任,不能只是满足于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表面性的流行。对于传统文化整体和深入的发掘、整理并研究,任重道远。尤其是那些散落在历史深处的奇花异卉,都是需要不断探寻的文化珍宝。唐代诗歌当然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座高峰,然而,很多时候,对于这样的一座文化宝库,人们对其全貌的了解不足万一。甚至很多重要诗人都一直不为人知。不仅是学界缺乏研究,更应该说是严重缺乏社会化传播。金强博士的《吴融诗歌及其传播研究》一书(人民出版社2020年10月版),集中关注唐代非顶级诗人诗作的传播景观问题,而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高峰期,整个唐诗研究谱系,也需要进一步全面厘清,从而更加不断丰富完善唐诗学体系。

        有唐一代,作为古代诗歌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尤以盛唐、中唐的诗人和作品最为人熟知瞩目。这颗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在千年光阴中灿烂炳焕、历久弥新。初唐时期可谓开唐诗盛景之序幕,时至王朝将覆之时,唐诗亦如世代变换,带着清冷的旨趣埋没在夕阳秋风中。而晚唐的衰败落寞亦给其诗歌笼罩上一层末世色彩。

        时人研究唐代诗歌,往往以名诗人与佳作为首要选择,能入选各种总集别集的也多属一二流的诗人。其传世诗歌多由宋以后的诗评家所评点、笺注、赏析及研究,这一风尚延续至今。今日网络技术和分析工具增加了明显助力,因此研究成果也体现了更多的维度和侧面。正如作者于书中所表达的看法,唐诗这座大花园还未呈现出“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局面。参天的大树不仅需要茁壮的主干,也要繁茂的枝节,唐诗的研究也应多点开花,以适应当下研究在人财物配置方面较为充盈的情况。随着多点挖掘、散点突破,新的唐诗研究景象正在形成,唐诗研究的注意力配比也随之发生改变,更加完善的唐诗学体系呼之欲出。

        该书从文学、传播学、文化及网络传播的相关视角与理论来开展吴融研究,作者兼具文学与新闻传播学双重学科背景,在研究分析吴融及其诗歌之外,亦从晚唐诗人诗作的传播状况与规律入手,分析晚唐诗歌不同于初、盛、中唐的独特的传播范式,同时也将吴融作为一个文学传播与接受的个案加以剖析,并加入了网络时代的传播现象梳理和问题研究。该书的内容章节也正应合了作者的研究视角与思想脉络:先呈现吴融其人的身世情况、交际境遇与个人才能,再到分析吴融的诗歌特色,最后讨论吴融诗歌的编选与流播状况。在考证史料、客观分析的同时,该书也穿插了作者对吴融诗歌传播状况及成因的学理思辨。在总结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该书旨在弥补有关吴融研究存在的空白,尤其是对其数十首诗歌进行了精细解读。而这些诗歌,应该在当下的时代解读中,被赋予更加深刻的意味。

        吴融的一生均处于唐朝动乱衰亡之际,初虽有唐宣宗的大中之治,也只是战乱时的短暂复苏,难改唐朝积重难返之势。吴融于政治道路上颇具坎坷,近四十岁方才得中进士,而后几度受到重用,旋即又遭贬或流落他处。吴融虽仕途不顺,于文坛却可称为领军人物,就作者梳理出的交游网络而言,与吴融有过交往且有唱和之作的诗人达十数人,其中有如贯休、陆龟蒙、方干、韩偓及皮日休这样的著名诗人。作者在分析吴融诗歌不受重视的原因时,认为韩偓少即有名,意气风发,而吴融则为人温和,锋芒不显。因韩偓有《香奁集》被界定香艳诗人,吴融有数首唱和之作,便被划到艳诗诗人之流中,名声不显的吴融也就被名气大的韩偓所遮盖。

        作者在第三章第四节的《吴融诗歌的用词分析》中,对吴融诗歌中的艳词使用进行了定量分析。先就吴融诗作出现次数超过8次的高频词汇而言,最多的是“何处”出现了17次,往后是,“惆怅”15次,“千里”14次,“回首”13次,及此往后,共有九十九个词汇。依其于诗作文本中所呈现的意象,即总结出苦苦寻觅、思路受阻、空虚寥落、抚今追远、孤冷悲伤、灰颓惨败六种标志性情怀。据作者统计,吴融现存诗300首,而所涉香艳之气的诗作不过数首而已,单就分析吴融总诗中所表现的情怀,难见香艳气息。再就吴融诗歌使用的艳词进行分析。就最常用的词频中,也就“风流”涉嫌脂粉气息,而其出现次数为6次。将其放入诗句中进行考察,或为吟咏花卉或写风度潇洒放逸。单论词语是秾丽鲜明,实际文本中却是散尽脂粉气息。就统计的与脂粉气牵连较重的词汇,使用次数共计48次,与此同时,韩偓共88次,温庭筠共118次,李商隐共167次,结合各人诗歌总数计算比例,吴融的艳词比例是极低的。更何况,用艳词,诗也不一定是艳诗,而需先论其文,观其词的使用方式,其诗的表达主题与反映气格,再就是结合当时环境与时代背景,所谓“知人论世”,最后得出结论。

        作者在考据吴融诗歌时,即是以诗作文本为重,剖析脉络理清意象,再结合晚唐时诗坛好唱和艳诗的不正风气,加之吴融本人家风淳朴、德行亦为时人所重。由此,下定论认为吴融算不得艳诗诗人。

        吴融“才力浩大,久负屈声”,除诗歌外,亦善长文赋。就吴融诗歌的题材分类来看,可分为酬唱增答、咏物写景、居处、感怀、人文及咏史类,诗歌体裁分类中则以七言律诗与绝句居多。关于吴融诗歌风格的评价,有称其“纤弱鄙陋”“松浅”者,有认为其诗作如晚唐气景般“格卑气弱”者,亦有称其居于官位却不关心民生疾苦者,诸多评论不一一列举,留待读者书中自观。该书在研究之始,就有着澄清谬误、重识吴融的考量,作者对吴融、吴融诗歌及其传播现况的理性思辨贯穿始终。一是不拘于一家之言,用史料又不盲信史料,比较众家之言,挖掘史料之间的联系与背后隐藏信息,再经条分缕析而加以推断。二是以文本为研究之本,如作者所言,对于研究古人,应以作品为主要依据,先知文再论文。

        《吴融诗歌及其传播研究》一书,以个案分析为研究切入点,实际上也分析了晚唐诗人群体及晚唐诗作传播中的一些特殊现象,而从传播角度切入,应该成为一种新的研究风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