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3月16日 星期三

    新时代中国学术出版的职责使命与发展趋势

    赵剑英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3月16日   18 版)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仅是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我国学术出版人的重要职责。新时代学术出版在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中,应当大有作为,也可以大有作为,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贡献自身力量。

        学术出版是出版最基本的形态,其本质是为了表达人类的思想并借以各种载体或媒介进行传播。学术出版可以通过自身的创意策划与组织学术研究,推动学术进展,扩大、提升学术成果的学术价值。其次,学术出版以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劳动,可以促进甚至引领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建设。最后,学术出版可以推动学术成果广泛深入地传播,最大程度彰显和实现学术成果的社会价值。

        学术出版要紧紧围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及时回答历史之问、人民之问、实践之问、时代之问。我认为未来学术出版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学术出版主题化。学术出版主题化就是从学术角度,以学术方式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二是学术出版原创化。学术出版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原创出版,原创性是学术出版的核心竞争力。高质量的学术原创出版就是要推出更多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研究高质量成果。三是学术出版大众化。学术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将优秀的专业成果以深入浅出的讲述方式进入人民群众的阅读世界。同时,学术出版大众化要着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是学术出版数字化。学术出版数字化、新技术融合是出版的未来和方向。在巩固传统学术出版优势地位的同时,需要积极探索数字学术出版新模式。五是学术出版国际化。学术出版国际化通过输出国内的优秀学术图书,向国外展示中国文化经典和新时代中国优秀的学术成果,增进国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了解,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从而有力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将继续提高政治站位,将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全年工作的主线。推出更多阐释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主题出版图书,出版更多有前瞻性、全局性和有学理深度、学术厚度的重大科研成果,为党的二十大献礼。具体规划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前布局、重点部署,策划具有独特价值的选题。重点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丛书》等图书的出版工作。二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加强精品图书的策划出版。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丛书、《今注本二十四史》《中国哲学典籍大全》等重大项目的出版工作。加快“剑桥史”系列图书的出版进程。继续推进“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等项目,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添砖加瓦。三是加强智库出版产品研发和品牌宣传,提升“中社智库”品牌影响力。加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融合发展的新成果,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智库报告。继续策划一批优秀的“一带一路”相关系列成果。积极拓展国家高端智库的作者队伍,办好中社智库论坛。四是扩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年鉴出版规模,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年鉴”系列方阵打造成新的学术传播高地。大力推进学科年鉴出版工作,扩大学科年鉴编纂出版规模,力争覆盖所有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部分覆盖重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形成学科年鉴集群。五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好重点图书的多语种出版工作。做好“理解中国”丛书等系列重点图书的多语种出版并与国外知名出版社合作做好海外推广,办好一带一路英文季刊,举办“理解中国”论坛,做好学术外宣和书展外宣。六是推动融合发展,推进数字出版创新。继续优化迭代“中国社会科学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年鉴数据库”“中国近代影像资料库”的产品功能,推动这些优秀数据库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有声书的发展路径,探索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七是大众出版要有新气象。通过推出青少年读本、普及读本等方式,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普及化。加强传统文化普及、大众史学类精品图书的出版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本文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