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2月23日 星期三

    他山石可以作津梁

    ——《世界汉学诗经学》文献学价值之我见

    马庆洲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2月23日   08 版)

        《世界汉学诗经学》,夏传才、王长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21年3月,360.00元

        《诗经》是中国文化的元典,传至海外时间较早且备受重视,是世界汉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果从五世纪外传朝鲜半岛和日本算起,《诗经》在海外流传的历史已达一千六百余年,积累了可观的学术成果,成为诗经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语言有差异,时空有阻隔,想全面吸收利用这份成果,对国人而言却洵非易事。新近出版的《世界汉学诗经学》丛书,集中介绍世界各主要语种有关《诗经》接受传播史、译介有代表性的论文、评价重要的论著,对域外诗经学作了一次全面的检视,为国内学者架起了通往此域的津梁,堪称《诗经》研究的基础性工程。

        《世界汉学诗经学》由中国诗经学会创会会长夏传才先生首倡,继任会长王长华教授踵其成,计有四种,涉及日、韩、英、法四个语种。《日本诗经学要文校录》聚焦于日本诗经学的新材料,选录能够代表作者学术思想、学术背景等信息量较大的文章,以点带面,藉以反映日本诗经学的学风、特点及发展脉络等。《韩国诗经学概要》以若干重要学者为中心,介绍他们所处的时代及研究成果,展现韩国诗经学的轮廓,以及中国文化对异域文化的影响图景。《法国诗经译介史》将法国译介及研究《诗经》的历史分为草创、发展、繁荣、鼎盛与衰微四个时期,分阶段阐述其演变发展的轨迹,总结其在域外传播的规律。《英语世界的诗经学》以时间为轴线,将《诗经》置于欧美汉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加以考察,以此观察中国典籍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经历的种种历程。四种著作,互有发明,各有优长,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共同描绘出域外诗经学的大致面貌。

        现代学术意义上的“诗经学”始于“五四”;而对域外诗经学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则迟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海内外学术交流的增多,尤其是最近二十年,域外汉学渐成显学,海外诗经学的一些重要成果,陆续被介绍至国内。然而,这些研究和译介,多以一国或单一语种为限,且相对分散,很难反映域外诗经学的全貌。夏传才先生说:“《诗经》外传东亚各国一千多年了,译传西方四百年了,了解他们接受的历史、评论和研究成果,知彼知己,想可能发表我们自己的有效的话语,才可能有所借鉴,这是我们中国人应该做的工作。遗憾的是,四百年来没有人认真系统地来做这个工作,只有蜻蜓点水式的粗略概述,近百年来中只有两三本并不高明的译本。”(《编写说明》)正是感于这种现状,夏先生晚岁不顾年迈体弱,毅然振臂一呼,组织力量编写这套丛书。而今,《世界汉学诗经学》的出版,实现了夏先生的初衷,弥补了以往的这种缺憾。可以认为,《世界汉学诗经学》最重要的学术价值,就在于它第一次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域外诗经学的成果,为《诗经》研究贡献了一块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

        《世界汉学诗经学》所收四种著作,虽体例不一,作者各殊,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特别重视基础性资料的甄别与使用。作者以原始资料为主,力求穷尽相关语种的研究成果。同时,在语言表达上,多做客观性介绍,而少泛泛之论。因此,丛书具有一种资料丰富、言必有据的朴学特征,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

        《世界汉学诗经学》在文献学方面体现出的这种特质,首先缘于作者对学术规范的自觉。作者之一张万民说:“曾经看过一些著作,引文辗转沿袭、前后矛盾,欲按照注解查索原文的出处,又常常不知所踪,这是我作为读者时经历过的痛苦,现在作为作者,不愿将这样的痛苦施于我的读者身上。因此,本书力求所有研究都尽量源自一手资料,清楚注明资料来源,其间的引文,除了注明采自常见中译本之外,其余都是我自己从一手资料中译出。”(《英语世界的诗经学·后记》)这种切身体验,使他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学术著作的原则”。正因为有这种学术的自觉、自律,作者在文献搜集、写作规范等方面,避免域外汉学研究中常见的辗转引用材料的稗贩式做法,力争无一字无来历,使著作具有了更高的可信度和文献价值。

        除了“心力”,这些著作也同样凝聚着作者的“体力”。四种书的作者,均系外语专业出身(其中一位系韩国作者),且有多年海外求学及研究的经历。书中的资料来自他们经年的积累,除图书馆外,不少资料得于旧书市场,或其他途径,这更不是一般短期访客所能具备的便利。王晓平说:“书中很多资料,都‘淘’于日本的旧书店即‘古书屋’。福冈的、东京的、京都的、大阪的……每逢秋季,京都、大阪等地,固定的场所都有旧书展,千忙万忙,都是绝对舍不得缺席的。正如我在大学的指导教授川本皓嗣所说的,逛旧书店,逛书展,既要‘经济力’,也是体力活儿。今天看到这些经过整理的资料,就不由得想起那些还埋在旧书堆里的《诗经》文献。”(《日本诗经学要文校录·后记》)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长期海外游学的经历,没有一种集腋成裘的执念,就不可能获得这些珍贵资料,相关著作的诞生更无从谈起。

        当然,客观条件所限,其他一些语种如俄语、德语等的相关成果,目前尚未能收录到这套丛书之中,我们期待着来日的合璧之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