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1月12日 星期三

    何当凌云霄 直上数千尺

    ——王兄英志与我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1月12日   03 版)

        ■赵伯陶

        无论“中年怀抱”,还是“与秋俱老”,十几年前读这些词句还茫茫不以为然,以为不过是无病呻吟而已。然而近些年来再见到类似的文字就有些触目惊心了。学术界的一些友好,近些年来相继谢世,或年稍长于我,或年轻于我数岁,唐人“玉楼赴召”的美丽传说,总难以冲淡今天生者的悲哀。王英志先生2021年1月24日去世,初听到我多么希望那是谣传。

        英志兄仅年长于我四岁,1963年进入北大,1968年毕业后曾任教于中学,1978年9月以后回到北大进修一年,翌年考入江苏师院(今苏州大学)师从著名学者钱仲联先生攻读硕士,毕业后即供职苏州大学出版社直至退休。

        我1964年初中毕业,因家庭缘故不能继续深造,1978年10月考入北大时已经是有十四年工龄的老工人了。

        无论讲学历,还是论功力,英志兄算是我的老师一辈人,然而交往中,英志兄平易近人,毫无前辈学长的架子。我与英志兄在北大本有一年左右的交集,却互不相识,直到1983年年杪召开全国首次清诗讨论会,方得以在苏州相识。

        苏州清诗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季刊与苏州大学明清诗文研究室联合主办,老一辈的学者如钱仲联、程千帆、劳洪、陈毓罴、邓绍基、卢兴基、陈邦炎等皆与会。令人欢欣的是,我们这一群三四十岁与会者的私下相聚,在天南海北的无所不谈中,孕育着在学术天地蓄势待发的激情。

        苏州会议,我与会的论文《清代初期至中期诗论刍议》幸得《文学遗产》编辑部的陈毓罴、劳洪等先生的青睐,拟用于翌年《文学遗产》第二期。正是这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令我与英志兄建立了长久的学术联系,获得了向这位学长学习的机会。

        前辈学者曾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联语,英志兄问学不到十年,就于1986年在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清人诗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后,英志兄的清诗研究一发不可收拾,《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新探》《古典美学传统与诗论》《袁枚与随园诗话》等专著相继问世。结合对于清代诗论的研究,在清代文献典籍整理方面,英志兄也硕果累累。《袁枚全集》是英志兄毕生执着以求的精品,由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2015年与2018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又两次出版其《袁枚全集新编》本,至今海内外研究袁枚者无出其右。

        21世纪初,钱仲联先生主编《明清八大家文选丛书》,英志兄则是该丛书的策划人,并撰写了《编辑缘起与体例》。明清八大家的人选经钱仲联教授反复考虑,确定明代刘基、归有光、王世贞,清代顾炎武、姚鼐、张惠言、龚自珍、曾国藩八位散文作家,其中归有光一家,英志兄令我操觚,这一信任真让我喜出望外。在学术的道路上,英志兄属于我人生所遇的“贵人”之一!

        英志兄的学术实践皆足以传世,他以“凌云”二字为笔名,或许取义于“壮志凌云”的成语,切合其名“英志”,并兼顾李白《南轩松》“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的诗句。他真的做到了。

        我向以英志兄为楷模,却常感力有未逮,蹑影不及。人过七十,主观上感觉时间愈来愈快了;客观上,天似乎又黑得很慢,才逐渐感悟古人将“考终命”列为人生“五福”之一的深刻。君子之交淡如水,今生已矣,若有来世,但愿再结善缘,在学术的道路上能各自构筑起自己的精神家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