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1月12日 星期三

    大书

    2022法语小说开年大作:《毁灭》

    本报记者康慨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1月12日   04 版)

        米歇尔·韦勒贝克。摄影:利昂内尔·博纳旺蒂尔

        《毁灭》1月7日上市。摄影:托马斯·科克斯

        六十三或六十五岁的法国大作家米歇尔·韦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的小说新作《毁灭》(Anéantir)1月7日上市。

        《毁灭》是韦勒贝克的第八本小说,也是他在《血清素》(Sérotonine)之后,三年来出版的首部小说作品。

        这是法国文坛2022年的第一起重大事件,也许将成为全年的头等大事之一。

        1

        韦勒贝克历来兼具高度的争议性和强大的市场号召力。《毁灭》也不例外。

        弗拉马里翁出版社宣布此书首印数为三十万册。它有望成为2022年的法国头号畅销小说。

        中华读书报此前报道,《毁灭》厚七百三十六页,硬皮本装订,又厚又重,德国印刷。作者亲自参与了封面和封底的设计,以及字体、开本和用纸的选择,并坚决要求1:1.6的黄金比例和“历久不黄”。

        《毁灭》的多种外语译本也同步出版,其中德文版首印十三万册,意文版五万册。英译本计划在今年下半年上市。

        2

        《毁灭》的故事发生在2026年底到2027年。

        第一段如下:“11月底或12月初的某些个星期一,尤其是在单身的情况下,你会觉得自己身陷死牢。夏天的假日早已遗忘,新的一年还很遥远;虚无感的迫近不同寻常。”

        今年是法国的大选年,而韦勒贝克把目光投向了五年后的下一场总统大选。

        从现任总统到反对派领袖,法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或其一望即知的化身在小说中多有出场。总统虽然是不具名的,但主人公在经济财政部的顶头上司对应着现实中的人物。他在书中面临着恐怖分子的绑架阴谋。

        小说主人公乃经济财政部的高级公务员保罗·雷松,一个没有信仰的宿命论者,人生一片茫然,婚姻走到了尽头。他和妻子普鲁登丝没有孩子,也没有多少合用的东西。他们各有各的房间,各睡各的床,在冰箱里各有自己的一格。保罗陷入了疾病的困扰,而特工父亲在病床上昏迷不醒。

        在小说家的笔下,由于突出的不平等现象、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贫困率,五年后的法国已濒临崩溃。新冠虽已驯服,全球变暖却让夏天变得格外漫长。左派大受挫折,老右派则要为年轻的新右派让路。宗教暴力衰落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政治暴力。韦勒贝克还用很多笔墨思考了死亡:亲人的死亡、社会的死亡、农村和小城镇的死亡,以及在一个没有宗教支撑的社会里生命的意义。

        但也有爱。鳏居的老雷松与旧相识马德莱娜之间,保罗的弟弟奥雷利安与照顾他们父亲的马里裔护士之间,姐姐塞西尔和丈夫埃尔韦之间,爱都发挥着正常和健康的功用。就连保罗自己,伴随着一次令人满意的性生活,他和普鲁登丝都从对方身上发现了枯木逢春的爱。

        3

        米歇尔·韦勒贝克自称生于1958年,实为1956年。他历来擅长描写国民心底的恐惧,并常常引发激烈的争议。他书中的背景高度关涉现实,有时甚至以巧合的方式与即将发生的事件对接,屡屡令人感叹此人的先见。《血清素》预言了农民运动,被媒体奉为一部不辜负时代的“黄马甲小说”。在此之前的《屈服》(Soumission)则描绘了中东资本和宗教势力开始从政治、经济和教育上全面控制法国的前景。2015年1月7日,该书上市当天,恐怖分子闯入将韦勒贝克用做当期封面人物的《沙尔利周报》,杀死八位记者、两名警察、一位看门人和一位访客,另外射伤十一人。

        《血清素》出版时,立场偏右的《费加罗报》曾高声赞扬韦勒贝克是“伟大的人民小说家”。而左翼的《解放报》称他“狡猾地玩弄着法国人的恐惧”。只有《沙尔利周报》表示:“我们不会说它的坏话,上次我们这么做的时候可不算成功。”

        4

        《毁灭》里没有写法国总统的名字。但在现实生活中,韦勒贝克对爱丽舍宫的主人并不陌生。2016年,他曾以《摇滚不灭》杂志客座主编的身份,采访时任经济部长的马克龙。年轻的政坛明星出人意料地邀请法国头号大作家到家里吃饭。两人聊到很晚,韦勒贝克就在马家的沙发上过夜。2019年元旦,他还获得了马克龙颁授的荣誉军团勋章。

        2015年,因为阿里亚娜·舍曼主笔的系列专题《米歇尔·韦勒贝克的六种生活》,他一度威胁将《世界报》诉入公堂,今年却唯独接受了该报的专访。

        “我写作是为了得到喝彩。”他在《毁灭》正式上市前告诉《世界报》的让·比恩鲍姆,“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被爱,为了受人敬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