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增订本)(以下简称《鉴赏》)中,收录了毛泽东1960年6月13日写的一首《读报》诗。
七 律
读 报
1960年6月13日
托洛茨基返故居,不和不战欲何如?青空飘落能言鸟,黑海翻腾愤怒鱼。爱丽舍宫唇发紫,戴维营里面施朱。新闻岁岁寻常出,独有今年出得殊。
关于这首诗的出处,《鉴赏》作了如下说明:这首诗根据作者审定的铅印件刊印。
据笔者所知,这首诗早在1966年10月起,就曾出现在一些单位、组织自行印制的“毛主席未发表诗词”和“毛主席诗词十七首讲解”等小册子中,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但它正式被权威部门公开披露,则是在2013年12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年谱》(第4册413页)上。《鉴赏》中收录的这首诗,说明了出处,正文文本与《毛泽东年谱》一致。
从以上两个权威版本的刊载及其披露的出处来看,该诗的文本内容看来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笔者查阅所存一册收录有14首毛泽东诗词的铅印线装本《毛主席诗词》时(经笔者考证比对,这本《毛主席诗词》当是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出版前作者组织审定时用的铅印刊件),发现其中的这首《读报》诗文本与《鉴赏》中的文本略有差异。该铅印刊件刊载的文本如下:
七 律
读 报
1960年6月13月
托洛斯基返古居,不和不战欲何如?青空飘落能言鸟,黑海翻腾愤怒鱼。爱丽舍宫唇发紫,台维营里面施朱。新闻岁岁寻常出,独有今年出得殊。
两相比较,有“月”“古”“斯”“台”4处与《鉴赏》文本不同。其中,“月”系“日”字之误,“托洛斯基”现译“托洛茨基”;“台维营”现译“戴维营”,这些不同均无关宏旨。唯其中“古居”与“故居”却是不可以通用的,笔者以为有深究考证的必要。
“返故居”无史实支撑
对于“托洛茨基返故居”一句,《鉴赏》中该诗的“赏析”说:
“托洛茨基,实指赫鲁晓夫”;“说托洛茨基返故居,即指托洛茨基的阴魂又回到了苏联,实指赫鲁晓夫集团在苏共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
对“托洛茨基,实指赫鲁晓夫”,笔者完全赞同,但“说托洛茨基返故居,即指托洛茨基的阴魂又回到了苏联,实指赫鲁晓夫集团在苏共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笔者不敢苟同,以为这种解释略显牵强,和毛泽东同时期其他几首政论诗的风格不符。
从《毛泽东年谱》和《鉴赏》披露的1959年11月、12月创作的另外3首《读报》诗比对分析不难发现,这些《读报》诗,句句有事实,字字有出处。其中,1959年12月《读报》诗更是与这首《读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堪称姊妹篇:
托洛茨基到远东,不和不战逞英雄。列宁竟撇头颅后,叶督该拘大鹫峰。敢向邻居试螳臂,只缘自己是狅蜂。人人尽说西方好,独惜神州出蠢虫。
这里,托洛茨基就是代指赫鲁晓夫,是再明确不过了。正如《鉴赏》主编吴正裕先生说的那样:“本诗用托洛茨基暗喻赫鲁晓夫,不直接指名道姓,一是用的比兴手法,使讽刺性更强;二是避免直露,引起当时的政治纠纷;三是以历史人物为现实人物定性,表示赫鲁晓夫同托洛茨基一样是机会主义者。”(《鉴赏》578页)而“到远东”更是有当时的事实依据的:
1959年9月30日,赫鲁晓夫访美后匆匆赶到中国,参加中国国庆。10月2日、3日与中国领导会谈并于次日结束对华访问,离开北京。10月6日抵达苏联的远东地区符拉迪沃斯托克,在群众大会上讲演中,赫鲁晓夫不指名地批评中共领导人是“冒险主义”,指责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是“不战不和的托洛茨基主义”。毛泽东1959年12月《读报》诗“托洛茨基到远东,不和不战逞英雄”就是对赫鲁晓夫当时讲演的一种反唇相讥。
那么,半年后的这一首读报诗,同样的语境,托洛斯基的所指自然也应该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这首读报诗中的托洛斯基就是喻指赫鲁晓夫。“托洛茨基返故居”也如“托洛茨基到远东”一样,应该有着历史事件作为诗句支撑的。而不能仅泛泛地“说托洛茨基返故居,即指托洛茨基的阴魂又回到了苏联,实指赫鲁晓夫集团在苏共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
然而,1960年的上半年,赫鲁晓夫虽然是马不停蹄地到处忙碌,但无论是当时的相关报道还是其后的赫氏记传,都无当年“返故居”的记载。“返故居”显然是不合史实的。
“古居”何解?
那么,“返古居”是指什么呢?
1960年5月,赫鲁晓夫同随行的葛罗米柯和马利诺夫斯基飞抵巴黎参加美英俄法四国首脑最高级会议,16日会议如期举行。会议正式开始前,赫鲁晓夫要求东道主戴高乐允许他发表一个声明,声明要求艾森豪威尔停止间谍飞行并处分与U-2飞机事件有关的人员。他还建议最高级会议推迟六到八个月,等美国大选后再举行。
这无疑是一种不和不战的滑稽表演:一方面,对美国U-2飞机入侵苏联领空愤慨无比,气势汹汹;另一方面,又为对方大选考虑,讨好对方。但没想到艾森豪威尔并不买账,起身拂袖而去。会议尚未开始,四个代表团都各自回了房间。
赫鲁晓夫接下来的行程,便是“返古居”的事实支撑。在葛新生著《赫鲁晓夫传》(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8月版)中,有过生动的描述:
戴高乐通过法国外交部长给赫鲁晓夫捎话说,会议要在美、英、法三国代表团讨论苏联声明的结果后再决定是否复会。
赫鲁晓夫利用这空闲的一天,同马利诺夫斯基到离巴黎100公里处的普勒絮马勒乡村去旅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马利诺夫斯基曾作为俄国远征军的机枪手在这里驻扎过一段时间。当时的一位房东还活着,马利诺夫斯基很想去看看。
赫鲁晓夫和马利诺夫斯基与两名保卫人员一起从巴黎出发,沿着菩提树成荫的美丽的法国乡村道路前进。5月的巴黎郊外阳光灿烂,春风拂面,空气湿润而温暖。可以看出,不久前刚下过一场大雨,在一个地方,一棵被风刮倒的菩提树挡住了去路。赫鲁晓夫下车后,从一名护路工人手中接过一柄斧子猛砍,惹得四周的法国人围观。摄影师把整个场面都拍了下来。赫鲁晓夫此举的意图,是想让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看看,苏联政府是由工人组成的,政府的领导人虽然年事已高,仍然能用双手干活。
他们在村子里同当地的村民在小酒馆里喝酒谈天,回忆往事,无忧无虑地放松了一天。
巴黎,戴高乐和麦克米伦在做最后的努力,企图挽救会议。下午3时,艾森豪威尔、戴高乐和麦克米伦聚会。艾森豪威尔表态说:不道歉、不惩办。下午5时整,最高级会议终止。
当天傍晚,当赫鲁晓夫和马利诺夫斯基驱车回巴黎时,留守的葛罗米柯告诉他们:四国会议取消了。
赫鲁晓夫和马利诺夫斯基的普勒絮马勒乡村之行,充其量只能算作马利诺夫斯基的一次“返故居”,于赫鲁晓夫来说,则只能称其“返古居”了。因其发生在四国会议期间,也正可谓这次四国会议期间的赫鲁晓夫不和不战的一个注脚。摄影师拍摄的赫鲁晓夫途中从护路工人手中接过斧子猛砍被风刮倒的菩提树的照片尚未冲洗,四国会议流产了。
结论
明确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相关史实,“返故居”还是“返古居”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毛泽东的这首《读报》诗也和同时期的另几首《读报》诗一样,有着鲜明的时效性和战斗性。“托洛斯基返古居,不和不战欲何如?”开宗明义,点出了创作主旨,可谓整首诗的“诗眼”。
厘清“故居”还是“古居”,不仅对正确理解这首读报诗很有必要,更是对毛泽东诗词的后世传播有着正本清源意义。作为一家之言,笔者期待着知情者更进一步提供佐证资料和分析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