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2021永远的怀念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2月22日   05 版)

        沈昌文(1931-2021)

        2021年1月10日,著名出版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读书》杂志原主编沈昌文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沈昌文,祖籍浙江宁波,1931年9月26日出生于上海,肄业于私立民治新闻专科学校。1951年至1980年在人民出版社工作。1980年3月任人民出版社三联编辑室主任,1983年任三联书店副总编辑兼三联图书编辑室主任。1986年1月-1992年12月,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自1980年起,至1995年退休前,兼任《读书》杂志负责人、主编,使之成为思想界、学术界和文化界有很大影响力的刊物。

        沈昌文一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70年,策划编辑过众多影响较大的图书和丛书,为中国出版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备受中国出版界推崇,被誉为“中国编辑的典范”。

        蔡美彪(1928-2021)

        2021年1月14日,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蔡美彪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蔡美彪,生于1928年3月,浙江杭州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研究院,1953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第三所(近代史研究所)。2006年被评为首批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历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国际蒙古史学会执行委员。

        蔡美彪学识渊博,曾协助范文澜编纂《中国通史》,尤其专精于辽、金、元史,同时在契丹、女真、蒙古、八思巴等古文字学和民族学等领域取得了海内外学界瞩目的成就。此外,他对中国地震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代表作有《中国通史》《中华史纲》《清朝通史》(全四册)《元代白话碑集录》等。

        吴福辉(1939-2021)

        2021年1月15日,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著名学者吴福辉在加拿大去世,享年82岁。

        吴福辉,1939年12月9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镇海。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师从王瑶先生。1983年起参与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备工作,是中国现代文学馆最早的筹建者之一,对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创办、发展贡献卓著。

        曾担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茅盾研究会副会长、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等,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成果丰硕,代表作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沙汀传》《带着枷锁的笑》《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初步成熟》《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现代病态知识社会的机智讽刺》《大陆文学的京海冲突构造》《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插图本)等。

        王绶琯(1923-2021)

        2021年1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原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

        王绶琯,1923年1月15日出生于福建福州。1943年毕业于马尾海军学校,1945年赴英国留学,后受聘为伦敦大学天文台助理天文学家;1953年回国,先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北京天文台、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历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王绶琯曾长期主持我国天文学总体发展,领导研制中国首台射电天文望远镜等重要观测设备,提出实现超大规模光谱巡天的科学思想,联合提议建设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郭守敬望远镜(LAMOST)。1993年国际编号为317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王绶琯星”。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

        苏国勋(1942-2021)

        2021年2月1日,著名社会学家、社会理论家苏国勋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苏国勋,1942年2月出生,北京市人,1965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外语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理论研究室主任。

        苏国勋是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的第一代社会理论家,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方法论和社会思想史,在中国社会学理论和思想史领域均有卓越贡献。他是韦伯研究领域专家,其著作《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是国内社会学界最早对韦伯学说进行介绍和评论的文献之一。主要著作包括有《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社会学》(合著)《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合著)等。主要译著有译校《系统与社会》(合译)《谢林传》(合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

        张可礼(1935-2021)

        2021年2月6日,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可礼在济南逝世,享年86岁。

        张可礼,1935年9月出生,山东荣成人。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1962年大学毕业后考取山东大学汉魏六朝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陆侃如先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去世。2014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2018年获山东省社科名家称号。

        张可礼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取得了为学界广泛瞩目的重要业绩,其学术专长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和古代文学史料学。代表性学术论著有《三曹年谱》《建安文学论稿》《建安诗歌选译》《东晋文艺系年》《东晋文艺综合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20世纪前半期中国古代文学史学编年》《冯沅君陆侃如年谱长编》等。

        程镕时(1927-2021)

        2021年2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南京大学教授程镕时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程镕时,1927年10月18日出生于江苏宜兴,1949年本科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1952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研究部。1952年参加工作,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物理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南京大学,1995年起兼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程镕时是我国高分子物理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长期致力于高分子溶液研究,提出了高分子溶液粘度的团簇理论、凝胶色谱的扩展和分离效应的统一理论。他曾创立中国化学会高分子表征专业委员会并担仼首任主任。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重要科技奖励。

        蔡鸿生(1933-2021)

        2021年2月15日,历史学家、中山大学教授蔡鸿生在广州逝世,享年88岁。

        蔡鸿生,祖籍广东澄海,1933年生于汕头,195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山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1986年当选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

        蔡鸿生曾师从陈寅恪、岑仲勉等史学大师,长期从事中外关系史的教学和研究,对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清代中俄经济文化关系、岭南海事的历史进程等都做过潜心研究。主要著作有《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俄罗斯馆纪事》《清初岭南佛门事略》《中外文化交流史事考述》《仰望陈寅恪》《学理与方法》等。

        阮西湖(1927-2021)

        2021年2月20日,著名社会人类学家、世界民族研究学者阮西湖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

        阮西湖,1927年出生于福建漳州。1952年2月被选派到北京俄语专科学校(后合并为北京外语学院俄语系)学习。1955年1月毕业后到中央民族学院工作,参与为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工作。1958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从事民族问题研究。1978年担任社科院民族所世界民族组组长,兼任《民族译丛》(现《世界民族》)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82年担任社科院民族所世界民族研究室主任。

        阮西湖在世界民族研究领域贡献卓著,是世界民族学科在我国得以建立的倡导者、开创者。他还是我国人类学特别是都市人类学研究的开拓者。主要论著有《加拿大民族志》《澳大利亚民族志》《人类学研究探索:从“世界民族”学到都市人类学》《中国少数民族情况报告》《20世纪后半叶世界民族关系探析: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一项新课题》《人类学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回顾》等。

        周毓麟(1923-2021)

        2021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周毓麟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周毓麟,1923年2月12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镇海。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1954年9月至1957年7月在苏联莫斯科大学攻读研究生。1960年5月奉调加入核武器理论研究,曾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委员、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毓麟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早期数学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领域早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建立了基于科学计算实践的离散泛函分析方法和理论。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各一项,获得华罗庚数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苏步青应用数学奖特别奖等科技奖励。

        冷成金(1962-2021)

        2021年3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冷成金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冷成金,1962年3月出生,山东临沂兰陵县人。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至去世。兼任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

        冷成金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研究,在唐宋文学、古代文论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悲剧意识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他在《文学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唐诗宋词研究》《论语的精神》等专著近10部。

        费振刚(1935-2021)

        2021年3月22日,著名文学史家、汉赋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费振刚在辽宁鞍山去世,享年86岁。

        费振刚,1935年4月2日生于辽宁鞍山。1955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五年制本科),1960年9月留校任教。长期担任中文系领导职务,2000年8月退休。曾担任北京大学党委委员、北京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

        费振刚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1958年至1959年,两次参加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中国文学史》的集体编写,并负责科研组织工作。1961年至1962年,参加全国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的编写工作,为五位主编之一;所编四卷本《中国文学史》曾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特等奖。2005年,他领衔撰写了《全汉赋校注》,极大地推进了对汉赋的研究。

        彭士禄(1925-2021)

        2021年3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领域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原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彭士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彭士禄,1925年11月出生,广东海丰人。1939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12月起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工学院学习。1951年9月到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化机系学习。1956年9月到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进修班学习。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彭士禄主持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参与成功研制第一艘核潜艇、引进第一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组织自主设计建造第一座大型商用秦山二期核电站,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建造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曾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为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荣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沈善炯(1917-2021)

        2021年3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微生物生化学家、分子遗传学家沈善炯在上海逝世,享年103岁。

        沈善炯,1917年4月13日出生于江苏吴江。1938年至1942年就读于西南联大理学院生物系,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并获博士学位。先后在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等单位工作。195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沈善炯专长探索共生固氮菌与宿主植物间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关系,在固氮遗传方面的成就为国际所公认,为奠定中国近代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早年在金霉素和链霉素生物合成方面取得重要理论突破,对我国抗生素生产做出重要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陈嘉庚生命科学奖、“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等。

        李京文(1932-2021)

        2021年3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京文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李京文1932年10月生于广西陆川。先后在河北省计委、国家计委、国家建材部、北京经济学院等单位工作。曾任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第九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曾任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经济组召集人、国家软科学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专家组成员。

        李京文曾主持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京沪高速铁路等超大型工程的技术经济论证,曾主编中国“经济蓝皮书”,率先对科技进步测度方法展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五个一工程”奖、孙冶方经济学奖、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

        吴相洲(1962-2021)

        2021年4月2日,古代文学研究学者、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相洲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吴相洲1962年生于辽宁锦州。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任乐府学会会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王维研究会会长,并担任国家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他还曾担任《乐府学》主编、《唐代文学研究年鉴》主编。

        吴相洲长于唐代文学和乐府学研究,是当代乐府学的奠基者和重要推动者。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北京市重点项目“《乐府诗集》研究”。出版《乐府学概论》《乐府学》《唐代歌诗与诗歌》《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等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舒乙(1935-2021)

        2021年4月21日,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著名社会活动家、老舍先生之子舒乙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舒乙,北京人,1935年8月16日生于青岛。1978年,舒乙开始从事业余创作,其文学创作方面以散文、传记为主,兼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研究。1984年调入中国现代文学馆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筹备建设倾心注力。历任副馆长、常务副馆长,2000年至2004年任馆长。曾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老舍研究会顾问、北京市老舍研究会会长等职。他还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著有《散记老舍》《老舍》《父亲最后的两天》《关坎和爱好》《我的风筝》《小绿棍》《梦和泪》《我爱北京》《我的思念——关于老舍先生》《现代文坛瑰宝》《亲情之歌》《我的第一眼》等作品。

        闵桂荣(1933-2021)

        2021年4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空间技术专家闵桂荣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闵桂荣,1933年6月2日出生于福建莆田,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动力系,1963年在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闵桂荣是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航天器热控制技术开创者,参与领导完成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及应用卫星研制工作,为我国空间技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担任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期间,领导完成了大量创新科研成果。曾担任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第三、四、五届常委,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863计划”突出贡献奖等。

        胡文彬(1939-2021)

        2021年5月1日,著名红学家胡文彬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胡文彬,1939年10月26日出生于辽宁盖平县,祖籍山东黄县,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红楼梦学刊编委、中国红楼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曹雪芹学会顾问。历任《新华文摘》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等。

        胡文彬是新时期红学发展的推动者之一,1975年至1978年参加了文化部组织的《红楼梦》校订小组工作,1979年参加筹建《红楼梦学刊》,1980年参加筹备第一届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和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工作,任《红楼梦学刊》创刊编委、电影《红楼梦》(谢铁骊导演)学术顾问,19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副总监制。是《红楼梦大辞典》主要编撰者之一。代表作有《红楼梦在国外》《红楼放眼录》《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历史的光影:程伟元与〈红楼梦〉》等。

        (下转第6版)

        王元(1930-2021)

        2021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王元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王元,1930年4月29日出生于江苏镇江,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经陈建功、苏步青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跟随华罗庚研究数论,曾任数学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王元在解析数论、代数数论以及数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均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是中国在该领域的第一个重要成果。他与华罗庚一起开拓了高维数值积分的研究方向并创造了“华-王方法”。他在代数数域上的丢番图分析以及数论方法在统计中的应用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成果。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陈嘉庚物质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华罗庚数学奖。

        吴孟超(1922-2021)

        2021年5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原院长吴孟超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吴孟超,1922年8月出生于福建闽清,1949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同年8月进入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后来的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1956年3月入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吴孟超是我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20世纪50年代末,吴孟超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论;60年代初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完成世界首例中肝叶切除术;70年代创立无血切肝技术,建立完整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肝癌二期手术技术;80年代以来,带领团队在肝癌免疫治疗、生物信号转导、肝癌疫苗和肝转移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并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肝动脉结扎术和微创外科手术,肝癌切除例数、切除率、生存率等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曾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陈嘉庚医学科学奖等奖项。

        袁隆平(1930-2021)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江西九江人,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何兆武(1921-2021)

        2021年5月28日,著名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学家、翻译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何兆武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何兆武,1921年出生于北京,1939年至1946年求学于西南联大。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6年后任教于清华大学。曾兼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和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

        何兆武长期从事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及思想史的研究和西方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誉。除自撰文章结集为《何兆武学术文化随笔》《苇草集》《历史理性批判论集》《何兆武文集》外,曾参加撰写侯外庐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合编),著有《上学记》,并译有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卢梭《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合译)、《利玛窦中国札记》(合译)、狄百瑞《东亚文明——五个阶段的对话》(合译)、柏克《法国革命论》(合译)等大量西方经典名著,惠及几代学人。

        章开沅(1926-2021)

        2021年5月28日,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人文社科资深教授章开沅在武汉逝世,享年95岁。

        章开沅,祖籍浙江吴兴,1926年7月8日生于安徽芜湖。早年就读于金陵大学,1948年12月赴中原解放区,后长期执教于华中师范大学。1983年至1985年任华中师范学院院长,1985年至1991年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第一、二届评议组成员、召集人。1980年创建中南地区辛亥革命研究会并任理事长,1986年任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曾任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客座研究员及客座教授。

        章开沅一生致力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学术研究、大学建设、人才培养、中西文化交流、社会服务等领域做出卓越贡献。他在辛亥革命史研究、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国商会史研究、中国教会大学史、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史学理论与方法等多个领域有重要开创引领之功,推动了中国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主要著作《辛亥革命史》是世界上研究辛亥革命历史的第一部综论性大型专著。

        许渊冲(1921-2021)

        2021年6月17日,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许渊冲,1921年4月18日出生于江西南昌,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自1983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

        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在国内外出版超过百部中、英、法文著译,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他的中译英作品《楚辞》,被美国学者誉为“英美文学领域的一座高峰”。2010年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国际翻译家联盟“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姜景山(1936-2021)

        2021年6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姜景山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姜景山,1936年2月出生于吉林省龙井镇。1956年8月进入苏联列宁格勒乌利亚诺夫电工学院(现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子工程大学)学习无线电技术。1962年5月进入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二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前身)。1992年至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担任863航空航天领域应用专家组组长,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副总指挥,探月一期工程副总设计师等职务。

        姜景山是我国遥感技术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工程和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任务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参与者。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用微波探测技术从月球轨道上对月面进行探测的方法,实现了人类首个“微波月亮”,取得了一系列原始创新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以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白化文(1930-2021)

        2021年7月6日,著名敦煌学家、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白化文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白化文,1930年8月27日生于北京。1951年至1955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曾就职于北京市教育局、文物出版社等单位,1983年7月进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任教。兼任中国佛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佛学研究中心和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研究分会副秘书长等。

        白化文长年从事佛教、敦煌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目录学、日本中国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对佛经、佛寺与佛像,敦煌遗书目录和敦煌变文,古典文献学、文学目录学和宗教目录学等问题的研究造诣深厚。出版专著《敦煌文物目录导论》《佛光的折射》《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汉化佛教与佛寺》《汉化佛教参访录》等三十余种,发表文章数百篇。

        刘世南(1923-2021)

        2021年8月1日,著名文史专家、诗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世南在江西南昌逝世,享年99岁。

        刘世南,1923年出生于江西吉安。幼年开始由父亲指导诵读古书十余年,接受正式教育至高一而止。曾先后在吉安、遂川、永新、新建等地担任中学语文教师。1979年,刘世南调入江西师范大学,并受聘为《全清诗》编纂委员会顾问、江西省古籍整理中心组成员、大型课题《豫章丛书》点校首席学术顾问。

        先后出版有《清诗流派史》《清诗三百首详注》《清文选》《黄遵宪诗选注》《穀梁传直解》《古文观止译注》《在学术殿堂外》《大螺居诗存》《大螺居诗文存》《师友偶记》等著作。

        朱雷(1937-2021)

        2021年8月10日,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朱雷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85岁。

        朱雷,浙江海盐人,1937年5月出生于上海,1955年至1962年在武汉大学历史系求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历史学),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专家,国家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成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湖北省中国史学会会长等职。

        朱雷毕生致力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与研究,尤其对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典章公文制度用功。1974-1986年由国家文物局借调乌鲁木齐、北京等地,作为主要成员,协助唐长孺先生整理吐鲁番文书,十易寒暑,最终整理完成《吐鲁番出土文书》释文本1-10册,图录本4巨册。其史料价值之珍贵,整理工作之艰辛,为海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和推崇。以此为契机,朱雷先后发表《吐鲁番出土北凉赀簿考释》《论麴氏高昌时期的“作人”》等数十篇创新性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郑哲敏(1924-2021)

        2021年8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所长郑哲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郑哲敏,1924年10月2日生于山东济南,1943年至1947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1952年获博士学位。先后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哲敏是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注重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为国家相关重大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陈嘉庚技术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

        佟培基(1944-2021)

        2021年9月16日,唐诗研究名家、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佟培基在河南开封逝世,享年78岁。

        佟培基,1944年3月出生,河南开封人。1963年8月入伍,在北京军区直属部队服役。1968年复员,1973年调入河南大学汽车队当司机。1979年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任教。曾任河南大学中文系唐诗研究室主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孟浩然研究会副会长等。

        佟培基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教学科研工作,是河南大学古典文献学学科的奠基者之一,在唐诗整理与辨伪上取得突破性成果,是唐代文学研究的一面旗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成果奖。曾担任国家重点规划项目《全唐五代诗》主编,著有《全唐诗重出误收考》《孟浩然诗集笺注》《全唐诗精华》《辛弃疾选集》《全唐诗简编》;创作有《萤雪吟草》《论书绝句》等作品。精通诗词与书法,工篆书、隶书,作品雄浑古朴,凝重典雅。

        叶廷芳(1936-2021)

        2021年9月27日,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叶廷芳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叶廷芳,1936年11月23日出生于浙江衢县,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师从冯至。留任助教后,于1964年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历任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杂志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中北欧文学室主任、研究员。曾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环境艺术学会理事,中国残联评委会副主任,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等。

        作为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与卡夫卡研究的权威学者,叶廷芳译有《迪伦马特喜剧选》《老妇还乡》《卡夫卡文学书简》《卡夫卡信日记选》《卡夫卡随笔集》等,著有《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现代文学之父》《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掉入世界的陌生者》《西绪弗斯的现代原型》《论悖谬》《西方现代文艺中的巴罗克基因》《德语国家短篇小说选》《德国书话》《外国名家随笔金库》《外国百篇经典散文》《外国文学名著速览》等三十余部作品,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散文、随笔和有关戏剧、建筑与艺术方面的评论文字。

        徐城北(1942-2021)

        2021年10月11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徐城北在京去世,享年79岁。

        徐城北,1942年10月20日生于重庆,长于北京,求学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曾在新疆和河北工作了15年,“文革”期间先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部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等。

        徐城北长于对京剧艺术和京城文化的研究,尤其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经常进入戏曲实践和民俗背景当中进行探查。著有《老北京:帝都遗韵》《老北京:巷陌民风》《老北京:变奏前门》《梅兰芳与二十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其中《梨园风景线》获全国第一届图书评比金钥匙奖,《围墙的记忆》获全国散文大奖,另有其他作品获各类奖项50余次。

        陈章太(1932-2021)

        2021年10月17日,语言学家陈章太逝世,享年89岁。

        陈章太出生于1932年,福建永春人,195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任国家语委常务副主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

        陈章太积极促进我国语言研究和语言应用研究,曾参与筹备成立中国语言学会和中国应用语言学会,并任中国语言学会第一任秘书长、中国应用语言学会第一任会长,还筹办《中国语言学报》和《语言文字应用》两个学术刊物。陈章太的语言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汉语方言调査研究和社会语言学两个方面,主要著作有《福建省汉语方言概况》《语言规划研究》《闽语研究》(合作)《邵武方言志》《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主编)《语言规划研究》《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语言学》等,论文百余篇。其中,《论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一文被学界认为是论述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最全面、最深入、最有价值的文章之一。

        吴新智(1928-2021)

        2021年12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古人类学家吴新智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吴新智,1928年6月2日生于安徽合肥。195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61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人类室主任、副所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新智主要研究古人类学,先后在北京(周口店)、广西、云南、广东、山西、陕西、河南、湖北等地区调查和发掘古人类遗址,参与发现山西丁村、河南淅川和湖北郧西的智人和直立人化石。主要研究现代人起源,在1984年与国外同行联名提出多地区进化学说,成为迄今关于这个问题争论的两个最主要假说之一。综合研究我国人类进化历史,提出河网状的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假说,得到广泛认同。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历史科学奖二等和三等奖各一次、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科普图书类一等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等。2013年,吴新智获人类学终身成就奖“金琮奖”。

        亲人之外,我们记住一个人,不是因为他是谁,而是因为他做过一些事,或大或小、或直接或间接、或精神或实际地有益于我们。从美好的层面讲,我们之所以成为今日之我们,世界能够成为今日之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有赖于卓越者的形塑的。

        没人能挣脱时间的枷锁,卓越者也会老去。有一种说法,说当所有人都记不起丝毫,一个人才会真正“死去”,从时空中彻底消失。有一定的道理吧,所以孔孟、李杜才能历千年而常在。

        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是记忆的开始。我们能够回馈给卓越者的一点点,大约也就是认真地记住他们吧。

        ——编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