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什么? 也许永远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但是这个问题本身就有不可忽视的哲学分量。”
《追逐那声音》是一本关于意大利音乐大师莫里康内的自述,是他与意大利青年音乐家亚历山德罗·德罗萨之间的对话,也是他与读者的一场交流互动。我们于书中得以倾听他所讲述的人生经历,了解他何时以一名音乐人的身份参加工作,又是何时开始作曲? 他是怎么从编曲转为电影配乐的? 又是哪一年开始走向电影? 等种种围绕着人们熟悉的音乐却不为人们所熟知的细节。莫里康内语言之间透露着他的音乐理念和思维,以及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和感悟,从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他的作品能被大家所理解、欣赏、认同的真实原由。
莫里康内认为,作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具有各种可能性和不可预知性。实际上这名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大师之一并非从小就显出注定成为音乐家和潜质。莫里康内小时候有两个志向,一开始是想当医生,再大一点想当棋手。不管选择这当中哪一种,他都想成为那个领悟的精英。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有名的电影配乐家。当然,他对他后来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但是在此之前,他单纯地没有去想其他可能。
“作曲家”满足了莫里康内最主要的需求。同时,作为应用音乐作曲家之间除了写出和文本相配的音乐,他还做到了和导演的思维保持在同一频率上,又没有完全忘了自己,忘了观众的期待。基于这样一种难得的“初心”、周全的考虑、克服的复杂因素,他的众多作品最终让电影观众感到吃惊,在影院除了给他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之外,还在听觉上带来了情感的渲染。
书中,莫里康内谈及大量作品,以及作品的旋律、音阶、灵感源泉、创作手法和曾有过的传唱度,甚至是列释了许多对应旋律的五线谱。
“创作行为是专注而冷静的,是去实现一个想法,或者其自身就是一个想法,并且同当时当刻密不可分。”
音乐是一种交流和互动。有人构思、创造,有人欣赏、享受。莫里康内向我们详尽地陈述他关于音乐学习和创作的经历、他曾经历的困惑、他在音乐上的尝试、音乐的录制和唱片的发行,以及跟他合作过的音乐人、在音乐道路上对他影响较大的人,乃至对他有特殊意义的作家。
天赋源于热爱,同样源于练习和自律。他自谦地并不觉得自己有天赋,他觉得天赋是一段过程,时间长了也能产生才华。他在工作的过程中诠释了对这份工作热爱和热情,也正是这一份热爱,使得他的作品迸发出强有力的感染力。
音乐往往能给人带来一种情感上的加持和共鸣。很多时候,人们在荧幕前泪流满面,不只是因为影片动人的情节和真实的场景还原,还因为一种来自于背景音乐的催化,一种将人的情绪直接升华又与电影融为一体的旋律。这或许能代表着作品本身的一种张力,但它很大程度上诠释了音乐的一种魅力。而莫里康内正是属于将这种动人心弦的魅力传播开来的这类人。我们在书中看到的是他在作曲之路上基于剧本的音乐构思和他所追随的创作本能,你所能想到,甚至你想不到的音乐类型他都曾有过尝试。
莫里康内认为,把影片中出现的物品和某个超越画面之外得概念联系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他把他所能理解到的概念同时呈现得具有现实意义、象征意义和音乐意义。或许这就是作品在某种定义上所表现出来的“张力”。
诚然,对莫里康内以及他的作品不尽熟悉的读者,或许无法直接从他的言语之间感受到他在作品中那些丰富的情感和抓耳又不落俗套的表达。但在《追逐那声音》这本书中,你会惊喜地发现,许多曾经扣动你心弦的电影原声竟是来自于这位传奇配乐大师。你再回想,若没有他神级般的配乐加持,许多至今仍为我们津津乐道的经典电影或许会黯淡几分。
这一场阅读可以是读者与一名音乐人、一名作曲家之间的对话,是莫里康内与我们共同进行的关于音乐与生活的关联、音乐与不同领域之类的关联、音乐当中人际互动的实现,以及如何欣赏音乐,如何在音乐中寻找自我并通过音乐实现自我的一场探究。斯人已逝,但音律永存。也许有些读者也会有类似的阅读感受,就是当你看完一本书,你的思绪却无法随着书本的合上而停止,甚至你已经计划着再度翻阅它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