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2月01日 星期三

    李白在碧山的一篇佚文和一首佚诗

    李传玺 许乐平 杜可林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2月01日   05 版)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是李白来到如今黄山脚下的碧山后,为其别有天地的景致所吸引而写下的一首至今脍炙人口的诗篇。

        既然如此,那就在这住下吧。于是又发生了这样的故事。他住在曾经的同事胡晖家,胡家养有两只白鹇,体型优美,温驯可爱。看李白喜爱这两只白鹇,胡晖爽快地把它们送给了李白。只有一个条件,就是请李白给他写首诗。激动之余的李白很快写出了《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前有序,在序中他交待了这个故事:“闻黄山胡公有双白鹇,盖是家鸡所孵,自小狎驯,了无惊猜,以其名呼之,皆就掌取食。然此鸟耿介,尤难畜之,予平生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辍赠于我,唯求一诗,闻之欣然,适会宿意,因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之。”全诗如此:“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辍赠,宠寄野人还。”诗的开头充分表达了渴望得到白鹇的心情,接着重点描写了白鹇的高洁纯美,超脱不凡,结尾以李白与胡晖诗鸟互赠的深挚友情收束。

        由此,此诗和此故事不仅至今为皖南一带人们津津乐道,而且为研究李白甚至研究唐诗的人津津乐道。堪与就在离此不远处的桃花潭发生的李白与汪伦的那段友情以及以其友情凝结的那首离别诗相媲美。

        但这个故事还没完。

        就在李白住在胡晖家的这段时间里,李白还应胡晖的请求干了一件事,为当时的胡氏家族即将修撰完毕的家谱写了序。随着这几年各地兴起再续家谱热,黄山区《胡氏家谱》原初的序浮现了出来,也就是上述李白所写的那篇。

        《乾元己亥谱序》:余在翰林,为同列者所谤,诏命散迹江湖。适采石而过黄山,访翰林同事故友胡公晖,退休养白鹇以自娱。主其家稍久。一日,以谱图示予曰:“钦奉我太宗皇帝诏,高士廉、岑文本,取天下谱牒,参诸传,作《氏族志》修。是以应诏。得余本,窃附己意,增新而遗诸后。敢请一言,以弁其首。”予受而观之,为之叹息不已。胡盖舜之后也,周封其裔孙胡公满于陈,子孙以谥为氏。世居咸阳,代有显人,曰刚,为汉大司农;曰贡,为交趾都尉;曰广,为太子太傅;曰福,为姑孰刺史;避乱歙之黄墩;曰裕,为尚书,乃福之弟也,因隋亡于唐,隐遁宣之黄山。传至邦公,为太常,迁宏潭。惟公家碧山。今作是谱,深得一本合族之道,此予所以观其图而叹息也。呜呼,世之氏族,孰非古帝王盛德之后哉! 然历世浸远,支脉日分,盛衰隐显之迹,有不齐矣;死生患难、庆吊救恤之礼,不能以相及矣;同气相视如途人矣。是故无谱非贤子孙莫能修也,有谱非贤子孙莫能传也。晖,亦胡氏之贤子孙哉! 自有虞至于今,上下数千百年,蝉联奕叶,而文献足征矣。《传》曰:‘公侯之世,必复其始。’未有先世功德深厚而其子孙不繁衍盛大者也,胡氏之族其可量也哉! 故援笔序此,以复其请云。

        峕

        乾元二年己亥秋七月初浣陇西李白太白书序

        由此序,我们可以得知,李白来此处是乾元二年(唐肃宗李亨的年号,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可能从春末一直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为什么能住这么长时间,除了此处的别有天地外,恐怕还与两人是同事故友,都曾经在翰林院做过事且关系不错有关。序中对胡氏源流作了梳理,对胡晖修谱之举给予了称赞,最后祝福胡氏家族“未有先世功德深厚而其子孙不繁衍盛大者也,胡氏之族其可量也哉!。

        那么此序的真实性如何? 首先看一看当年度李白的行踪及时间可否吻合。中国书店版《李太白全集》所载李白年谱关于其乾元二年的行踪:“未至夜郎,遇赦得释,还憩江夏、岳阳,复如寻阳。”(1996年9月第1版第838页)寻阳即今江西九江一带。从浔阳如果坐船顺江而下来此处,也就一两天时间,应该说很近,很方便。湖北人民出版社根据清康熙版所出《全唐诗》,李白诗前的简介中有这样一段话,也可以为此序作注脚。“(永王)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2001年1月第1版第571页),李白遇赦是乾元二年二月,到此处是春末,写《乾元己亥谱序》是当年七月上旬。根据谱序,“适采石而过黄山”,到当涂采石去而经过黄山,他应是先去的黄山。顺江而下,或者从秋浦河上岸溯河而上(如《秋浦寄内》:“我今寻阳去,辞家千里余。”);或是从如今铜陵大通上岸(如《秋浦歌》之一:“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越陵阳,都很近很方便。再从碧山去采石叔父李阳冰处,可以沿清弋江下行,一切都很便当,也要不了多久,还可以顺路看看离此地几十里远的汪伦。因此,在当年这个时段李白来此处应该合情合理。

        而此谱序又得到了朱熹的证实。南宋孝宗乾道辛卯年(1171年),理学大家朱熹为当时太平《胡氏宗谱》写了《乾道辛卯谱序》。该谱序对胡姓缘起,胡福、胡裕南迁繁衍,胡姓对社会的贡献都作了论述,其中对胡晖与李白的关系以及作谱序一事作了肯定。兹将该序有关胡姓缘起和胡珲与李白的关系一节抄录于下:

        一旦阅及宗谱,备查胡氏根本,方知出自舜之后也。武王克商,寻舜后而封胡公满于陈。以后生齿渐繁,星居分野。在先多住咸阳。及裕公、福公南渡,迁于徽、宣之间,碧山、清华乃其始迁也。复迁浙之龙泉、韶湖等处,闽之崇安等处,江、广之西北庐陵等处,并池、太、秣陵一带诸宗,皆一脉流传者。向仕于汉者固多,刚公、广公其杰出者,实有名于当代。仕于唐者甚众,学公、珲公其最高者,一与李克用并功,一与李白友善,后访至于其家,赠诗而作谱序,故胡氏修谱自此始矣。

        朱熹对胡晖的评价相当高,认为他是胡姓“仕于唐者”中的“其最高者”。至于胡晖与李白的交往,说得更是明白不过。太平胡姓修谱即从胡晖开始,李白并应其所请作了首序。

        而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在修志过程中又发现了李白《访胡公晖》一诗:

        千重云水万重山,谁识胡公隐此间。

        饲得珍禽足娱老,白云如海任飞盘。

        此诗是谭家桥镇罗村在广泛收集村史资料过程中,于民间传统读物中发现的。其描写的景象,确符合此处碧山之所见,全诗的风格,倒也有李白的风范,也与前两首诗表达的情致相一致。

        李白此序与此诗在目前我们看到的李白全集中不存,应是佚文佚诗。相信随着我们进一步挖掘,其价值将得到充分的确认与肯定。不仅将进一步补全李白诗文,丰富李白行踪,而且会对唐代文化史研究提供一份难得的例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