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2月01日 星期三

    本期导读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2月01日   01 版)

        李劼人之憾:断流的“长河”

        李劼人是中国现代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大师之一。同时,作为翻译家,他又是最早将法国文学名著译介给中国读者的先行者之一。但作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文学人物之一,李劼人的文学光芒却是被遮蔽的,其声誉也远远没有达到与他的文学成就相符的地步。李劼人所处的是个急遽变化的大时代,清末维新思想的传播,他站在了办报的前沿;民国肇始,实业兴起,他成为了工商业的先锋;抗战军兴,纸厂的生存峰回路转,他被推到了工厂发展的中心;而在改天换地之际,他又顺应了时代的召唤,由商入政。他的一生就是一部精彩的小说,《李劼人往事:1925-1952》从史的角度,用非虚构的写作方式,在一大堆杂乱无章、漫无头绪的史料碎片中找到了故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人物、情节的交错关系和浓郁的民国氛围。  (详见7版)

        旧朝廷里抑郁者,新时代的创始人

        朝鲜被称为开化派鼻祖的人物一般指吴长锡、刘大致和朴珪寿三人。译官吴庆锡曾出使清朝13次;刘大致作为译官之子,后学习医学成了医员;朴珪寿曾任左议政。吴庆锡认识到靠中人来主导开化的道路是行不通的,所以通过朴趾源的孙子朴珪寿来领导北村的两班士大夫子弟进行开化活动。吴庆锡在北京购入的世界各国的地理和历史、科学、政治等相关书籍,通过刘大致、朴珪寿传授给了金玉均、朴泳孝为首的北村青年,从而在朝鲜形成了开化派的政治革新势力。其子吴世昌,后流亡日本,入天道教,作为舆论焦点人物,即爱国开蒙阵营的指导者,活动频仍,引领一时。这些动辄被朝廷高官训斥的译官、医官、诗人等杂科中人阶层,不能端居庙堂,把持朝政,但却是各个专业领域的王霸与开拓者——与其如许教授所说他们引领和主导了朝鲜时代的“文艺复兴”,不如说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他们厥功至伟。    (详见9版)

        秋雨霞光忆罗明

        罗明是新中国接受的第一批外国留学生中的杰出代表。他青年时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他几乎亲历了半个多世纪中罗关系中的所有重大事件,除长期担任两国领导人之间互访、会见和会谈的高级翻译,出任罗马尼亚驻华大使之外,他还关注中国文学和文化在罗马尼亚的译介,尤其在罗马尼亚对华关系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出版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两国的全面友好合作的建立和开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许多重要历史时刻的见证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

        (详见17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