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北京市平谷区作家柴福善作品《泃河的波光》(民族出版社)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市平谷区召开,向北京作家书屋捐书仪式同时举行。
《泃河的波光》是京郊平谷文化高地系列丛书之一,集中收录作者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的主要作品,体现了作者紧跟时代、反映时代的艺术自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创作风格,厚重朴实、耐读有味的文字特点。
与会专家围绕《泃河的波光》及其散文创作进行研讨。评论家曾镇南表示,柴福善在家乡的这片土地上,用家乡的材料,用地方史志工作得来的材料写作,注重对生活细节的刻画,篇幅精短,能够让人有所思索。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表示,柴福善的散文具有朴实的生活气息,是庄稼院里的柴火,是柴米油盐的“柴文”,朴实朴素的“素心”,充满着真实、真情。北京作协副主席宁肯认为,柴福善的散文体现了汉字本身的美,是竹简、碑刻式的极其简练、极见功夫的文字,他的散文回归传统,回到了文字美、语言美、结构美。
柴福善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协理事,作品《江山有待》曾获得第五届冰心散文奖。柴福善的散文注重真实、追求意境,文字简洁朴实,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扎实的文史功底。著名作家王蒙评价他描绘了真实生动的北方农村生活图景,已故著名作家浩然称赞他的写作自觉追求大气和高品位、高格调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