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三老”谈语文教育

    陈文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1月10日   11 版)

        《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名篇精选》,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著,顾之川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59.00元

        三位语文教育大家的论述虽然时隔久远,但没有丝毫的违和感,相信语文教师读过之后肯定有拨云见日的感觉。

        近读《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名篇精选》一书,收获甚多。全书分“语文课程”“语文教材”“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语文考试”“语文教师”“语文研究”等专题,以类相从,把“三老”的相关论著汇编在一起,全方位地展示了他们对语文教育的思考。该书编者顾之川先生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原理事长,长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与研究,成果丰硕。他独具慧眼,披沙炼金,从三位语文教育大家的众多论著中择其精华编辑成书以飨读者。这些论述虽然时隔久远,但没有丝毫的违和感,相信语文教师读过之后肯定有拨云见日的感觉。

        叶圣陶先生年轻时曾在中小学任教多年,对语文教学有切身的感受。他说,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认清楚: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而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反复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他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锁匙,用这个锁匙可以开发无限的库藏——种种的书,你肯把它扔在抽屉角里吗? 锁匙既已玩熟,老玩下去将觉乏味,必然要插入库藏的锁眼儿,才感满足,于是你渐渐养成广泛读书的习惯。这样,语文素养有了,读书习惯有了,岂不是你一辈子的受用?

        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改要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加大阅读量。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靠薄薄的课本解决不了问题。二是强调预习,预习对语文课的教学很重要,学生懂了的老师可以不讲。把预习安排在课时之内很好。三是多写,除正式作文外还要写短文、日记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个方向是对的。还有课堂讨论也很有用,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提问,这样,学生的思想活跃了,阅读的收获和写作的能力都会提高。他强调:阅读课的教学效果不能光靠课内,还要依靠课外。好的语文教师总是鼓励学生课外多读书。

        张志公先生认为:(学生的)朗读,应该有基本的要求,进一步的要求,较高的要求。基本的要求是读音准确,句读清晰,不错不漏;进一步的要求是正确地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较高的要求是显示出文章的风格神采。他指出,所谓阅读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即理解、记忆和速度。阅读,首先要读懂,并且能够记得,进而还要读得快。这才算是有较高的阅读能力。提高语言能力必须以朗读、精读、熟读、多读为基础,这可以说是古今中外一条共同的经验。他举例,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朗读习惯,“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

        关于写作教学,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下水”。这无非希望老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学生只要用心领会,努力实践,作一回文就有一回进步。

        张志公先生认为:作文教学也是需要改进的。主要的原则应该是密切地结合阅读教学,因为只有把语言的运用(写作)建筑在语言的吸收(阅读)的基础上,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深情地说到: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惹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衷诚,真心认他们做朋友,真心要他们做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我将设法消除它。

        他说,我如果当中学教师,决不将我的行业叫作“教书”,犹如我决不将学生入学校的事情叫作“读书”一样。书中积蓄着古人和今人的经验,固然是学生所需要的;但是就学术方面说,重要的在于消化那些经验成为自身的经验,说成“读书”,便把这个意思抹杀了,好像入学校只须做一些书本上的功夫。因此,说成“教书”,也便把我当教师的意义抹杀了,好像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并没有什么分别。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若有人问我干什么,我的回答将是“帮助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经验”;我决不说“教书”。

        他说,我如果当大学教师,还是不将我的行业叫作“教书”。若有人问我干什么,我的回答将是:“帮助学生为学。”我要作学生的朋友,我要学生作我的朋友。凡是在我班上的学生,我至少要知道他们的性情和习惯,同时也要使他们知道我的兴趣和习惯。

        张志公先生说到: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有广博的学识,要见多识广,要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尤其重要的是,要把书的大仓库门上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打开这扇大门,走进这座书的仓库,走进书的海洋,在书的海洋里当一名弄潮儿。先生们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值得当下所有的教师深思。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