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在回望江湖中彰显正义担当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1月10日   19 版)

        《纵横四海》,吕铮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年11月,52.00元

        ■张鹏禹

        2020年,吕铮小说《三叉戟》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热播。历时一年半,吕铮创作出新长篇《三叉戟之纵横四海》,既可视作《三叉戟》的前传,又通过全新的时空设定和故事情节将时间定格在20年前,在抚今追昔中深刻洞察远去的“江湖”,借警察故事展现出一幅本世纪初风云激荡的广阔社会图景。

        公安题材小说往往以案件的侦破为叙事的核心线索,在打击犯罪、保卫社会安定中惩恶扬善、伸张正义,彰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价值观。新世纪以来,张成功、海岩等作家更加注重在罪与案之外向人物的性格、心理、情感和人性深处掘进。吕铮的小说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在他看来,公安题材不仅要在惊险奇特上下功夫,更应关注到警察故事中“人”的部分。而他眼中的“人”不仅有英勇无畏的正义使者——作为小说表现主体的人民警察,更囊括了形形色色、三教九流的“江湖儿女”。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正是后者演绎出《纵横四海》中一段段生死搏杀、爱恨情仇、恩怨纠葛、险象环生的江湖往事。

        吕铮是一位从警多年的老警察,有着丰厚的创作素材,职业的便利让他对这些“江湖中人”有深刻的洞察,《纵横四海》正是在这样深厚的现实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他不仅编织出一张细密的流氓团伙关系网与犯罪行动路线图,更通过揭示团伙内部不同成员间价值观念与行事逻辑的分歧与差异,反映出社会转型期,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内部崩坏坍塌的原因——“义气”这一维系共同体的价值观念开始解体——这正是小说中“江湖”远去的内在原因,也由此构成了《纵横四海》在同类题材中的差异性。

        老万为了保护灯哥遗产,勉励支撑,想把它们留给灯哥的妻儿;面对警察的问讯,他信奉所谓的“义气”,不出卖兄弟;明知周庆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安全,也不主动出手;在二冬子带人灭自己口时,还不忘让前来救援的兄弟趁警察没来快撤。他信守的是“一切要在格式内,姿势得对,就算有起伏落伏,也别轻易起范儿”。而曾经的兄弟、现在的对头周庆相信的却是另一套:“商场也是江湖,但比以前咱们混的更复杂,可不能再玩那套虚头八脑的仗义和规矩,得真金白银,利益交换。关系场、名利场、人情场,都得编织好。”周庆为了把自己从流氓洗白成富贾,贪得无厌,无所不用其极,最终被海城流氓集体唾弃,成为黑白两道追缉的对象。小说无意讲述“盗亦有道”或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故事,根植于特定转型时期荆棘丛生、芜杂多样的社会生态;这一点,在小说中一个寓言化的人物小柳子身上殊为明显。作为治保积极分子的儿子,他不仅没有子承父业,甚至连当个守法公民都难,在父亲去世后给周庆当起了马仔。大棍子徐国柱百思不得其解这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后来发现还是钱闹的。

        正如孙悟空再厉害,也无法逃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在海城流氓团伙地下交易、火拼和倾轧时,始终有三双敏锐的眼睛正在暗中盯着他们。经侦警察崔铁军、刑警徐国柱、预审高手潘江海与老警察郭俭组成破案小组,抽丝剥茧、巧用“点子”、各显神通、通力配合,最终将以周庆为首的犯罪团伙一网打尽。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将暴力犯罪与经济犯罪之间的密切关系用形象化的故事进行了深刻揭示——“引发刑事犯罪的原因是经济利益”,同时突出了预审和口供在案件侦破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比单一反映刑事犯罪的公安题材小说视野更加阔大,更具现代感。同时,“铁三角”不同的分工与特长,展现了多警种配合的威力,让现代警察故事有了更丰富的层次感。

        《纵横四海》中不乏泾渭分明的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前者如为理想英勇献身的焦雄兵、宽厚待人的老大哥郭俭、立场坚定有勇有谋的刑局等,后者如心狠手辣的二冬子、贪得无厌的魏廉洁等。在这类人物之外,更精彩的还是表现老万、老鬼等游走在法律边缘地带的中间人物,正是通过这类人物,作家展示出人性的丰富性。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老鬼,他充满荆棘坎坷的向善自新之路,有病重母亲带来的生活重压、有周庆等人恩威并施的威胁与拉拢、有亡命徒二冬子屡次浇灭生活希望的欺凌。他想反抗生活却陷于泥淖,想悔过自新却走投无路,好似拔河一样,重新开始与重蹈覆辙形成的反向作用力,将老鬼这个人物撕扯得精疲力尽。老鬼的文学形象或许可以看作是当代文学史上刑满释放人员的一个典型形象,他有劣根性,又有心地善良;发自内心想改变自己,却因各种原因不得不依赖于以前的圈子。

        在正面人物中,三位主角崔铁军、徐国柱、潘江海毫无疑问都是侠肝义胆、有勇有谋的好汉,即使面临撤组危险和黑保护伞的施压,也勇往无前。他们经历过枪口前的生死考验,抵挡住了巨额金钱的糖衣炮弹……这组人民警察的英雄形象十分鲜明。但作家并未把他们装扮得十全十美:崔铁军在升迁诱惑面前差点“晃了范儿”;潘江海为了户口而从警,在当警察和律师梦之间游移;徐国柱亦正亦邪,有时候也和流氓“做交易”;三人之间也不乏争吵与嫌隙。但这些又似乎并未矮化他们的英雄形象,原因何在? 或许,面对考验与抉择,怕的不是犹豫与徘徊,而是最终能迈出正确的一步,选择挺身而出与义无反顾。作者正是在这一点上展示出人民警察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和超越普通人的一面,从表现“英雄的人”转变为表现“人的英雄”,在赤胆忠心、正义担当外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真实、丰满、可信。

        近年来,无论是铁西三剑客的创作还是路内的《雾行者》,重述世纪之交的历史经验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创作热潮,《纵横四海》也可视作这股潮流中的一朵浪花。通过行业故事来折射历史的作品数不胜数,稍微将镜头拉长一点的长篇小说都会或明或暗、或显或隐地营造出历史感。诸如下岗潮、股市泡沫、房地产、行贿受贿、纸醉金迷……尽管可能与真实历史无涉,但却成为作家们给这段历史贴上的惯常标签,这种自动化写作的倾向已经有所显现。《纵横四海》的可贵之处在于,警察故事的绵密质地给了轻浮的历史叙事坚实的依托,由金色盾牌荡涤罪孽、江湖世界道义坍塌构成的双重线索合榫成一块厚实的船板,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滚滚向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