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从“立水桥北”开始探索写作的另一种可能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1月10日   09 版)

        《立水桥北》,林特特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8月第一版,49.80元

        ■汉嘉

        “立水桥”这个位于北京东北五环外,海淀、朝阳、昌平三区交汇的地方曾经有着超越地名的丰富涵义——世纪之交,北京城市化发展的典型个例、住房商品化改革与城区住户异址安置的大型新居住区、外地在京人员性价比合宜的安居“追梦”起点……特别是这最后一重意义,尤其耐人寻味。更确切的表述,是指“立水桥北”,那些密集、连贯、不算完美又生机勃勃的小区,在当时承载了太多异乡人的北京向往,也是无数在这个大都市打拼的年轻人生活的开始。而这本小说集中的同名小说,故事即从立水桥北开始,作品中两位主人公就是这千千万万在京奋斗的年轻人中的一员。

        这是一本洋溢着励志意味的小说集。这里所说的励志是其本义,而非这个词这些年被异化成的打鸡血、灌鸡汤属性。在《立水桥北》这篇小说中,一对来自远方小城的情侣,视北京为二人世界新生活出发之地,力所能及买套房子作为生活的港湾,自然是顺理成章的决定。他们看上了一套立水桥北的二手房,变故也就此拉开序幕,励志的故事在这里转向维权,艰难而执着地向逐渐展露真容的残酷现实和复杂社会挑战,捍卫梦想的权力,和来日方长的未来。

        在五十几页篇幅中,作者“慷慨”地写出几经跌宕的情节走向和购房被骗、诉诸法律、成功维权的丰富细节信息,其中亦有对穿插在这个故事中形形色色人等的刻画,对两位年轻人情感、思绪的描摹。值得一提的是,这篇小说的题材和灵感来自作者林特特的真实经历,十几年前工作、生活在北京的她就曾遇到过和文中女主人公同样的购房欺诈事件,她和新婚丈夫也承受了和文中人物同样的社会历练。对于已经创作过若干本颇受读者认可的平凡人故事、生活随笔作品的林特特来说,写小说某种意义上是新尝试,如同许多初涉此道的写作者一样,基于个人经历的书写是必经之路,水到渠成,不过未必是坦途。如何对真实经历进行取舍,怎样把握情绪流动的分寸,在讲故事和文学性的兼顾中寻求平衡,这些都是作者要面对的。作为一部现实题材作品,在文学性上,《立水桥北》仍有写得更好的空间,作品中扎实的个人体验、相对准确的时空线索下的社会生活呈现以及视觉可见的情感克制,都预示了作者接下来的小说写作有着更多可尝试的方向。

        而书中的《亲爸后爸》这一篇,就是作者在本色写作之外某种可能的体现。从题材所处时空跨度来看,这个中篇的情节发展走向以及人物刻画的延伸余地,是具备成为一部合格长篇的条件的。三代人的人生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交叉、平行、背道而驰又久别重逢,其中的情感纠结衬在中国社会的时代震荡下,种种选择清晰、必然,结果又令人为之唏嘘、无奈。某种意义上,这一篇是这本书中情绪浓度最酽的,不长的篇幅中,无常或宿命,人物命运几番波折。姑且臆测,如今的有些年轻读者大概率会感觉《亲爸后爸》中的世间离合太过戏剧性,故事的递进未免有依赖偶然之嫌,但就如“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谓生活本身,很多时候要比文学创作更加变幻莫测,真实比虚构更超现实。前面写到,这部中篇其实有着“生长”出一部长篇的潜质,如果作者在叙事节奏上,在对人物情感起伏的拿捏上,更加从容、张弛交替,或许这种可能性会变得更大。

        如果说,《立水桥北》的故事源自作者亲历,《亲爸后爸》凸显作者对时代变幻下个体命运浮沉、情感起伏的感慨,那《向着明亮那方》则是紧扣当下互联网勃兴、网红经济时势造英雄等主题的作品。这篇小说讲述了来自边疆小城的女主人公被电波中的北京某电台女主持人的声音特质以及表现出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这份吸引促使她做出一步一步人生选择,也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她的求学、就业、发展……当她有一天与曾经的电台偶像面对面共事,由此发生一系列令她品味人生之路高峰和谷底的变故,她在这种大起大落中实现了蜕变,也完成了自我认知。不知道这篇小说的题目是否出自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的同名代表作,不过,主人公对于梦想的追求,对于改变命运的努力,所付出的心力和勇气,所秉持的坚韧与自洽,倒是与那首经典童谣的语义、寓意一致。

        “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留守在屋子里的孩子们/尽管是一片小小的空间/也要朝着太阳照射的方向”,金子美铃的这些诗句,传神勾勒出这种微小个体中迸发的力量,与这本小说集有着并不牵强的暗合,书中人物面对生命之光、命运之火的姿态,执着、绵长,是没有说教意味的正能量,是自然流露的内心抚慰与反思。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目前在上海生活和写作的作者林特特这样写道她借由这些小说记录她的北京记忆,安顿她对这个城市的情感:“离开北京后,我开始书写北京。写作于我,最大的魔力是时差”,“感谢写作的时差,让我的乡愁得以安放”。而这种时空距离,让她的另一种写作才拉开序幕,“立水桥北”,是她回忆的地标象征,更是小说写作的阶段性起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