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名家荐书

    出入情感的迷宫

    赵毅衡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0月27日   11 版)

        情感不仅是符号性的,而且是叙述性的,谭光辉教授的这个精彩理解,终于为攻陷整个情感意义分析堡垒打开了城门。

        没有比情感更普通的东西了:喜怒哀乐,人皆有之;没有比情感更简单的东西了:痴男怨女,年少糊涂。没有比情感更难以理解的东西了:喜怒哀乐,不知所以。人生一世,为情所困,能解脱烦恼者,实为人生不全,“问世间,情是何物? 直教以身相许”。奇怪的是,情感如此重要,如此常见,却是最不可解之物。

        究竟应当如何解开这个人生之谜? 如何分析这种看起来不复杂的意义? 许多大哲学家,在情感问题前无可奈何举手投降。谭光辉教授在《情感的符号现象学》这本博学的书中,先给我们介绍了思想史上大家的看法,从先秦诸子,到希腊诸贤,一直到胡塞尔、舍勒、海德格尔、杜夫海纳。多少大哲学家希望解开情感之谜,最后把自己纠缠糊涂。莱辛认为“替人类情感定普遍规律,从来就是最虚幻难凭的”;黑格尔更加绝望,认为“情感是心灵中的不确定的模糊隐约的部分”,“情感就它本身来说,纯粹是主观感动的一种空洞的形式”。

        因此明智的大师情愿拒绝讨论情感,另一些更为睿智的大师,生命中摆脱了七情六欲。拒绝与摆脱被陷于情海的芸芸众生赞美,然而情感问题依然摆在我们面前,人类号称“智人”,却无法摆脱情感这种似乎应当被“智”轻易克服的脑海小波动。“人工智能”这种已经创造了无数奇迹的新工具,似乎也像人类中的圣人,自身没有情感,无法产生带情感的文本,无法判断文本的情感,也无法分析带情感的文本。这或许是是人工智能高效的原因,但这也将是人工智能的阿基里斯之踵,除非我们有一天解决情感解析的难题。

        此刻我们惊喜地看到:这个世界性难题,由谭光辉教授举在肩上。《情感的符号现象学》这本大作展现在我们眼前,作者的勇气首先值得我们尊敬。全书材料之详尽,对前人著作的引用之丰富,对各种学说的熟稔,更是全书分量十足;而最值得我们珍惜的,是他采用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对这个问题彻底追问到底的勇气。

        我们看到不少描述情感的著作,描述再生动,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找到一个方法能有效地讨论这个问题。这也是谭光辉首先处理的问题:弄清楚究竟哪一种理论,更适合于讨论这个难题。

        谭光辉教授找到的第一个理论,是现象学。现象学集中讨论人的意识,以及意识与世界的关系,应当也把情感作为一种意识现象包含于自己的论域之中。谭光辉教授尖锐地指出,情感不能仅仅靠先天的直观。如果一切情感都归于直观,似乎人出生之前就在基因中准备好了对各种感情的感受和表达能力,既然直观,就不必也不能分析。几乎所有复杂的情感都不是生而具有的,必须在出生之后很久才会形成。羞感与耻感、荒诞感、烦、悔、忌妒、敬畏、轻蔑,等等。说人的头脑本来就有“直观”能力,这种解决法也未免太爽快了,幼儿基本上没有这些情感。连主张“先验感情”说的现象学家,也把直观局限于“爱和恨”,这二者实际上是一种情感的正负之相。

        如果我们承认情感是一种意义的表现,而任何意义的表现必须有符号携带,那么情感就落到符号学可分析的范围中。的确有不少符号学者投身于情感研究。卡西尔与他的学生朗格开创了情感符号研究的传统,朗格把所有的艺术定义为“情感的形式”,从而成为“符号美学”的第一个派别。雅克布森在著名的“文本六因素”中提出主导如果落在符号发出者,就会出现“情感性”主导文本。20世纪70年代《论意义》一书中,格雷马斯提出符号方阵,试图解决符号学分析情感(如“满足”“愤怒”等)的方法。八十年代格雷马斯与他的学生封塔尼耶一起完成《激情符号学》。该书是格雷马斯激情符号学研究工作的一个总结,同时开启了情感符号学研究的新阶段,初步建立了情感符号学的研究模式,为一些激情表现作出了模态解释。这是是情感模态的核心成果,格雷马斯的工作为各种情感提出看起来颇为有效的形式分析方法。

        情感的形式分析还是必须做的,局限于描绘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谭光辉的一个精彩的提议,为我们打开了方法论的新的前景:他指出情感必定是被前因后果的事件所携带的,因此必定是叙述性的。情感不仅是符号性的(因而可以分析),而且是叙述性的(因而可以在前后情节发展的语境中分析),谭光辉教授的这个精彩理解,终于为攻陷整个情感意义分析堡垒打开了城门。

        有叙述能力才可能有情感,凡是有情感的动物都有叙述能力。情感的叙述性,是因为情感必定处于因果关系之中。例如恐惧:“刚出生不久的幼儿,将之置身悬崖而不知恐惧,这是因为幼儿还没有叙述能力,不能叙述掉下悬崖的后果。”

        而叙述永远携带着一定的价值目的,永远是朝着一个伦理的结果发展。谭光辉教授提出了情感叙事的两个最重要的伦理目的,即追求“生存感”和“幸福感”。一切情感的过去追踪,以及未来期许,都是为了人的这两个基本需求。因而叙述中的情感成为生命的有机组成。

        在这个基础上,情感与生命组合成情感范畴,它是我们向世界开放自我的某种方式。谭光辉教授这本书花了非常细腻的功夫讨论这个问题:人在生命历程中确实需要有一些基础情感类型,以便人能够形成某种反应机制。本书还对情感交流方面的多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比如元情感、附加情感编码、虚构情感、风格和修辞。

        谭光辉教授这本书使我惊奇:他不仅提出情感分析的明确原则,他用自己的细心实验展示这些原则的可操作性。现代科学的分析倾向,已经影响到今日中国的人文研究。谭光辉教授破解情感这个难题的“符号现象学”原则,以及他做的“叙事分析法”系列实例,不仅破解了情感分析,也为这一代学者理出了处理问题的方法路径。这是值得我们仔细读这本书的根本原因。

        《情感的符号现象学》,谭光辉著,人民出版社2021年10月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