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君子履正道,秉志宜专攻

    ——同门眼中的汤漳平先生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0月27日   15 版)

        ■徐志啸

        福建闽南师范大学将为汤漳平先生出版八卷本的个人文集,为此,漳平兄(以下均此简称)特别嘱咐我,要我为他这套文集撰写一篇序。

        我不免有些惶恐,毕竟无论年龄、资格、学问,漳平兄都是我的兄长辈,按理,邀约为自己的专著或文集写序者,最好是自己的导师,或至少年资较高人望较大的学长,但漳平兄说,他的嘱托有其道理——首先,我们二人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系友(漳平兄显然高于我,他是文革前的老大学生,1964年入学,我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77级,1978年初入学,两人进复旦的时间,差了近十四年,而年龄仅差二岁);其次,我俩都是著名楚辞专家陈子展先生的弟子(漳平兄读本科时即已仰慕陈先生,后撰写楚辞研究论文,投稿《复旦学报》,文稿的审阅者乃陈先生,陈先生高度肯定这两篇文章,予以热情推荐,为此,漳平兄开始正式求教于陈先生,而我则是陈先生生前带教的唯一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又当了他的学术助手——可以说,是陈先生,让我们成了同门师兄弟);最重要的,我俩都对楚辞产生浓厚兴趣,几十年来投入了大量精力和时间于屈原与楚辞研究,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半叶我们同时参加中国屈原学会后,经常会面于学会年会及相关的学术活动场合,增多了友好交往和切磋、交流的机会,彼此友情自然日渐见长了。

        正由于漳平兄以上所说理由十分充足,我便只能应命而从,勉为其难了。

        我发自内心地为漳平兄高兴,他们学校能资助他出版个人文集,这是何等好事! 皇皇八大卷,三百多万字(从已发表的五百多万字中精选),此乃数十年心血与精力的高度结晶啊。

        综观《文集》八大卷,从内容看,主要集中于五个方面——楚辞研究、出土文献研究、道家研究、编辑理论、闽南文化研究,这是漳平兄几十年学习、研究、工作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其中尤以前三者为学术研究重点,它们特别能显示他的治学风格与特色,三者之间,既有学科与专业方向的区分,又有实际内容与内在逻辑的联系,可谓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楚辞研究,这是漳平兄的主要强项,也是他花费心血与精力最多的研究领域,其著作包括:《楚辞论析》(与陆永平合作)、《楚辞》(译注)、《屈原传》《出土文献与楚辞〈九歌〉》等,另还有散见未结集的多篇论文。王运熙先生在为漳平兄的《出土文献与楚辞〈九歌〉》一书所写“序”中,专门写道:“漳平同志研究楚辞已有二十多年。我读过他的一部分论文,觉得其特点是目光敏锐,思想缜密,态度客观审慎。他处理每一问题,总是力图全面地掌握有关材料,进行冷静审慎的考核和分析,不盲从已有的旧说,也不故意标新立异,从而能实事求是地提出令人首肯的观点,这是难能可贵的。”“十年动乱以后,他重新投入学习,由于勤奋钻研,发表了不少论文,在楚辞方面尤有成就,这是很不容易的。”确实,从《出土文献与楚辞〈九歌〉》一书中所收论文,我们可窥一斑而知全貌——《从江陵楚墓竹简看〈楚辞·九歌〉》《再论楚墓祭祀竹简与〈楚辞·九歌〉》《评〈楚辞〉研究中的‘巫化’倾向》等,此外,还有《从两周金文看楚文学之渊源》等文。由这些论文的选题可以见出,漳平兄的研究已从对作家(诗人)作品本身的研究,深入拓宽到了考古、出土文献与文物、宗教、民俗等学科范畴,其目的在于从更宽广更深入的视野与领域,挖掘楚辞的历史渊源及其内在意蕴,为读者展示楚辞本身的真正面目,剖析包括《九歌》在内的楚辞作品的真切内涵,俾助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更深切地领会楚辞的深厚内蕴。例如《从江陵楚墓竹简看〈楚辞·九歌〉》一文,漳平兄由1965年江陵望山一号楚墓和1977年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两座楚墓发掘出土的竹简中发现,如将之与《楚辞·九歌》作品本身的文字作对照释读,可以解决《九歌》的一系列问题——创作问题、创作时间问题、创作地点问题,以及《九歌》的性质等问题,这无疑对《九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东西。伟大诗人屈原,由于历史年代相距今天太远,保存的历史资料缺乏,今人所知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除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外,零星能见的也就西汉刘向《新序·节士》等少数资料,以及《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涉及战国时期的史料。漳平兄利用这些仅见的资料,参考历代和今人的研究成果,撰写出了二十万字的《屈原传》,为读者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有关屈原生平的详细传记,这是很不容易的,全书七章,从“伟大生命的诞生”写起,直到“从彭咸之所居”——屈原自沉汨罗江化为中华民族之魂止,漳平兄以形象生动的文笔,在充分运用多种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谱写了中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少年得志、中年坎坷、晚年悲剧的人生。

        特别应该说一说漳平兄与陈子展先生的师生关系。这方面,漳平兄专门写过两篇回忆、追叙文章,收在《文集》中,它们是——《陈子展先生谈先秦文学及楚辞学研究》和《陈子展先生教我搞研究》,此外,其他单篇文章中也有涉及这个话题的文字。漳平兄对这位虽从没听过课,却因其学术研究的杰出成就而受人尊敬的老先生,非常钦佩和仰慕。机缘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漳平兄有两篇研究楚辞的论文先后发表在《复旦学报》上,事后据编辑告,此两文的发表与审阅人陈子展先生直接有关,是陈先生的热情推荐,使两篇论文得以顺利刊出,这对漳平兄触动很大,毕竟是母校的学报,且又由母校的教授所推荐。由此,漳平兄开始多次登门或上医院拜访、看望陈先生,并与他老人家建立了通信联系。正由于这个机缘,使得漳平兄受到极大激励,下决心要在楚辞这块领地上花大功夫耕耘,从而收获更多的成果。他曾多次与我这个陈先生的唯一研究生弟子谈到陈先生,话语间常常充满了感慨与激动,我们由此自然而然地成了陈师门下的“嫡系兄弟”。

        毫无疑问,在学术界,漳平兄是个著名的楚辞研究专家,但他同时还涉足了道家,对老子和道家文化,颇有研究,特别是老子,专门出版过《老子》注释本二种,分别为全三册(商务印书馆版)和单册(中华书局版),其中特别是全三册本,参照了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物文献,其文献和学术价值毋庸置疑。此外,他还有与人合作的《道家与中国文化精神》问世,均已收入《文集》中。漳平兄由研究屈原与楚辞而涉及道家,并专门对老子和道家化了功夫,他这是从先秦诸子文化角度来看待中国传统思想领域影响深远的早期先哲——老子,并进而剖析老子的著作、思想及道家文化。可以说,对老子和道家文化的研究,既是漳平兄楚辞研究的拓宽与深化,也促进了楚辞研究本身的深入——楚辞中体现的道家文化因素和屈原思想中的老子影响,均可在屈原作品中得到印证,对这两者的研究,确实可达到互为促进、相互渗透的效果。

        漳平兄不仅是一位专门研究楚辞、道家与老子的专家,也是一位研究闽南文化的专家,他从河南郑州南下福建漳州后,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闽南文化研究中,主编了一本关联闽南与台湾历史文化研究的刊物《闽台文化研究》,这同时显示了他还是一位有学识、有能力的学术刊物主编,这与他早先在河南时便是国内一家省级学术刊物——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院刊《中州学刊》的主编(后任该刊社长)有关,相当一段时期内,这本刊物成了国内许多学者发表研究成果的重要学术阵地,该刊物由此赢得了学术界的良好口碑。不仅如此,在河南的编辑生涯结束后,漳平兄又南下漳州,成了一位受学生欢迎的教授,在闽南师大的三尺讲台上,施展了不凡身手,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这部由闽南师范大学资助出版的八卷本《汤漳平文集》就是最好的见证,该校文科至今仅资助了两位著名教授出版个人文集,前一位是唐代文学研究专家林继中教授。

        我和漳平兄是双重同门弟子——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学子(我是学弟)和陈子展先生的弟子(我是师弟),我们同时又是楚辞研究领域几十年的同道挚友,我深为漳平兄取得的学术成就感到高兴,更为漳平兄如今能推出皇皇八大卷个人文集,感到钦佩和欣慰。我相信,这八卷文集的出版问世,对楚辞学研究、出土文献研究、老子与道家文化研究、闽南文化研究,乃至编辑学理论,都会有促进和助益作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