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0月27日 星期三

    人文社“读本丛书”成为新时代经典普及的接力棒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0月27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出版70年暨‘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出版·阅读分享会”10月19日在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举行。该活动是人民文学出版社70周年年度社庆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表示,中国古典文学是门学问,博大精深,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对它有兴趣,有所储备,从而增进个人修养。自己接触古典文学,就是从“读本丛书”开始的,到现在依然经常阅读。他认为,这套书在普及性的面相下蕴含着一个专业性的高度,内容可靠。近些年来,这套丛书不断扩展,增加新品种,对扩展读者的经典视野,具有实际意义。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出版六十多年来,一直是几代读者阅读古典文学的入门书和经典书。丛书涵盖了古典文学中的诗、赋、乐府、词、散文、戏曲等主要文体,旨在把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作家作品呈献给普通读者,为读者学习、品鉴古典文学提供可靠版本。丛书作者队伍阵容强大,如钱锺书、俞平伯、王伯祥、唐圭璋等,都是国内古典文学研究成绩卓越的学者。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介绍说,古典文学图书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重要的出版板块,七十年来,人文社逐渐形成了“大众出版中最讲专业性,古籍整理出版中最讲普及性”的出版特色。“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是在“读本丛书”的基础上遴选再版、增补扩容而成,采取分批编辑出版模式。第一辑于2017年12月出版,共17种,主要是名家诗词选本和戏曲选本。第二辑于2020年出版,共15种,主要是历代散文选集和名家选集。第三辑于2021年出版,共17种,主要是名家诗词选本,众多明清名家诗歌选本尤具特色。人文社还将推出第四辑,主要包括历代诗选,如《唐诗选》《宋诗选》等。

        如何真正地做好一部选集? 北京大学教授钱志熙的建议是:注解质量要高,解说不仅要文理贯通,准确恰当,还要曲尽文心,时有妙评,更高的要求是突出某代诗词文章的特点,突出选家的个性和独特的眼光。选目要突出个性,首先要求选家必须熟读作家的全部作品,而且要有他自己的眼光,这样才可能选出比较有个性或者有新意的篇目,这些新篇目也会使真正好的诗浮现,经典可能也会慢慢变化。

        “读本丛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古典文学研究者走上治学道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赵敏俐也是其中之一。他表示,这套书在一般读者的阅读和专业古典文学的研习之间搭建起了很好的桥梁。他认为普及的重要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但是到现在,社会大众对古籍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二是这个普及工作要做好,实际上非常难。

        人民文学出版社将“读本丛书”遴选再版、增补扩容为“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典藏”,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跃进说:“这套书本身是普及经典,而最后本身成为了经典,达到了文学普及的最高境界。”如何使“读本丛书”、特别是新增入的品种真正成为新时代的接力棒,北京大学教授张剑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他提出,首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读者区别对待,其次字词注释宜简不宜繁,再次是赏析文字不宜太简。最后他表示:“让我们共同成为今天这个活动主题‘学术·普及·传承’中的一分子。”

        活动现场,人文社还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部分图书的珍贵版本与出版史料。其中有《宋诗选注》重要版本及钱锺书先生批注本;《杜甫诗选》各时期重要版本,部分作者、编辑重要手稿、信札、档案资料;《史记选》重要版本及相关资料,以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规划,等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跃进、中华书局总编辑周绚隆等专家就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出版阅读、研究与普及的关系等话题做了精彩的发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