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拜读了杨开忠教授的新作《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深感震撼。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起源于克鲁格曼、藤田昌久、维纳布尔斯等著名学者,二十一世纪初被系统介绍到中国,梁琦、安虎森等国内学者翻译和介绍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结合中国区域发展实践的理论解释相对滞后。杨开忠教授及其团队在这方面做了不懈努力,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本书汇集了杨开忠教授及其团队过去20余年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本书系统总结了杨开忠教授及其团队所完成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识和学习中国区域科学、尤其是新经济地理框架下集聚经济和区域发展规律大有裨益。
杨开忠教授的新作《新经济地理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立足中国国情,理论联系实际。中国是一个大国,区域差异显著,地域类型多样。认识空间经济规律,对于指导中国区域发展乃至经济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理应纳入空间元素、地理因素。本书立足中国国情,探索理论模型创新,试图更好地解释中国区域发展的实践。譬如,地方政府竞争对于中国的区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第七章构建了整合竞争性地方政府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第八章构建了纳入竞争性地方政府的新经济地理城市体系模型,考察地方政府行为,特别是税收竞争、土地财政等竞争政策对空间经济演化的影响。再譬如,本书第十八章基于中国经验构建了转轨经济条件下空间异质性大国区域发展模型,考察和分析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化过程;第十九章进一步提出基于迁移有限理性的大国区域发展模型,模拟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差异和人口流动。这些立足中国国情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创新,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空间经济学,对于更好地认识和解释中国区域发展的实践,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第二,坚持空间思维、系统思维、均衡思维。空间思维是空间经济学有别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原生性标识。从杜能的《孤立国》开始,到艾萨德的区域科学理论和阿隆索的城市经济学模型,再到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空间经济学者一直在尝试把空间元素纳入经济学理论体系。根据斯塔雷特(Starrett,1978)的空间不可能定理,将空间元素纳入一般均衡模型主要有空间异质性、空间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三个路径。克鲁格曼在DS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之上纳入空间元素,构建了核心—边缘模型,把规模经济、垄断竞争纳入了一般均衡模型。杨开忠教授及其团队坚持不懈地沿着这一路径,将空间元素纳入一般均衡框架,先后对核心—边缘模型、城市体系模型进行了拓展研究,并试图将集聚与增长结合起来,发展了集聚与增长整合模型框架。艾萨德的区域科学理论认为,每个区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区域系统。杨开忠教授及其团队坚持复杂性系统科学思维,引入了非线性复杂系统方法,应用于空间经济和区域系统分析。譬如,本书第十九章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提出了空间有限理性,并应用复杂适应系统分析方法,模拟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区域经济演化和人口流动的不同趋势。一般均衡分析是经济学的主流研究方法,杨开忠教授及其团队坚持均衡思维开展理论研究,本书各个章节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分析均通过长期均衡、短期均衡、空间均衡、动态均衡,考察从非均衡状态到均衡状态的动态演化路径与规律。
第三,与时俱进,探索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新发展理念,我国开始迈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适应这种转变,我国空间经济学研究开始进入探索新方法的新阶段。杨开忠教授及其团队与时俱进,适时提出了新空间经济学,倡导地方品质驱动的发展模式,强调资本追逐人才和知识,强调不可贸易品和地方品质的关键作用。本书第一篇系统梳理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发展脉络,第三章侧重总结了“新”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强调微观主体的异质性,分析了异质性企业的空间选择行为和空间集聚规律,为探索新空间经济学创新研究奠定了基础。
空间经济学作为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对于认识世界、认识中国、认识现实都是不可或缺的学问知识。新经济地理学作为其中最具活力的分支之一,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杨开忠教授《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出版,对于关注新经济地理学的学者来说将是新的福音,相信大家通过阅读本书,对于我们认识和学习中国区域科学、尤其是新经济地理框架下集聚经济和区域发展规律必将大有裨益。
(作者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