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读书得间,求真订谬

    ——读《燕赵学术思想史·秦汉卷》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10月20日   15 版)

        ■秦进才

        清乾嘉以来,学者信奉读书得间法,讲究读书要心领神会,在字里行间读出新意,读有心得,撰写成文,编著成书。读书得间,既是治学途径,又是思维方式,更是学者智慧的体现。

        近日,读武占江、衣抚生著《燕赵学术思想史·秦汉卷》(以下简称本书),系统论述秦汉时代的燕赵学术思想,叙述“子学时代”燕赵地区儒学的传播,分析董仲舒的学术思想、政治思想,考察两汉之际思想学术的演变,剖析“经学时代”的燕赵家学,探究秦汉时期燕赵方术思想与道教、佛教的兴起。思路清晰,谋篇布局自有特色,既描述秦汉燕赵学术思想史的整体面貌,又深入分析个案问题。既注重学术发展对思想的影响,也注重思想变化对学术的促进,以避免没有学术的空洞思想、没有思想的无魂学术。其中多有视角独特、看法深刻之处,这既是作者钻研的结晶,更是读书得间的新收获,笔者读后,深受启迪,试述一二。

        董仲舒——融旧铸新,开宗立派

        秦汉时代的学术思想文献,传世已经一两千年,对于其文字含义、思想内容、学术地位等,有无数学者进行过探讨,相关成果层出不穷,写出自己的新意实在不易。

        本书以燕赵地域为中心,以中国学术思想史为参照,力求纵贯横通。“纵贯”,就是勾勒出秦汉学术思想史的基本线索,在此线索上给燕赵学术、思想定位。“横通”,就是在横切面上分析燕赵学术思想的贡献、地位。也就是说,在梳理秦汉燕赵学术、思想“有什么”的同时,也探讨其“怎么样”的问题。从篇章结构看,将秦汉时代燕赵学术思想史,分为子学与经学时代,经学时代又分为传经与注经时代等,昭示了纵贯的线索。在节次安排上,荀子学脉传承,河间献王的影响,《韩诗》《毛诗》的传播,崔寔《政论》的政治思想等,揭示了横通的内容。纵贯横通,经纬交织,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描述出燕赵地域学者和历史人物(包括籍贯在燕赵和活动在燕赵者)在秦汉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展现出燕赵地域作为学术思想高地的历史地位。

        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学者以自己的学术思想体系来诠释古代学术,使得“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王夫之著《薑斋诗话﹒ 诗译二》)同一人同一书,学者看法千姿百态,评价千差万别。作为汉代群儒首、儒者宗的董仲舒更是如此,褒贬不一难以枚举。本书从多领域阐释了董仲舒学术思想与历史地位。从学术思想渊源看,董仲舒传承、弘扬儒家学说,汲取诸子的学术思想,是位综合性学者。从与“公羊学”关系看,以“公羊学”为出发点阐释自己的学术思想,而各种学术观点又汇聚在“公羊学”体系之中。从哲学思想看,“自然的天”是其哲学义理的基础,“伦理的天”是其核心观点,“感应的天”是其显著特点。三者分开来看,“自然的天”与阴阳气化宇宙论相联系,“伦理的天”与天尊地卑、阳尊阴卑相关联,“感应的天”与天人感应论相牵连,追根溯源,不是董仲舒的创造。三者合起来看,并结合其独特的论证方法,则是董仲舒的综合创新。从与黄老之学关系看,董仲舒保留了儒家与黄老思想的“公约数”,按照儒家仁义价值观指引的方向,对黄老思想做了方向性的转化。天人三策,阐释了灾异谴告、更化改制等系列问题,在传统社会意识形态建构的法理上具有“宪法性”意义。从历史地位看,在汉代统治思想转型方面,董仲舒起到了关键作用,称为“群儒首”实至名归。他维护“大一统”的国家体制,在思想意识形态定型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在法律儒家化过程中起到了前驱先路的示范性、表率性作用,是中国古代新型国家体制的设计者和重要参与者。上述看法,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平实可靠,给人以启迪。长期以来,对董仲舒评价褒贬相异,主要是受时代政治、思潮的影响,无论是批判、贬斥,还是肯定、赞扬等,都是董仲舒深远历史影响的反映。作为思想家、经学家、教育家董仲舒的历史地位,并不取决于天人三策时间的早晚,也不决定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有无,而在于他融旧铸新,开宗立派,是今文经学的开拓者,留下了《春秋繁露》等著述,融入了华夏文明的宝库,滋养着中华民族的心灵;在于他学贯百家,博采诸子之长,把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融会贯通为适应时代需要的理论体系,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在于他上承孔子,下启程朱,继往开来,树起了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里程碑。

        汉宣帝“霸王道杂之”的说法,为人熟知。本书认为汉宣帝知道完全凭依一家思想是不可能得到善治效果的,要参合各家长处,对国家进行综合施治,因为法家有其偏,儒家有其迂、黄老有其惰。任何一种思想,必须结合实际才能发挥其长处;胶柱鼓瑟地尊奉任何一种思想,罔顾现实,都会走向死胡同,因为理论是人创造的,人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而现实是无比丰富的,是无限的,有限的理论,不可能剪裁无限的现实问题。这是对于统治思想融合会通的看法,汉宣帝“霸王道杂之”的说法,宋孝宗“以佛修心,以道养生,以儒治世”的主张,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法更符合历史的真实。

        王莽——因儒学而兴,亦因儒学而败

        学术思想史研究对象,是已凝固的历史,古人阅读过的文献,前人评价过的人物,今人熟知的事件,而只有另辟蹊径,别出心裁,才会写出新意。

        王莽,古代作为篡国窃权的符号,近代誉为社会主义者等。本书认为王莽在儒学成为主流思想的时代,积极践履儒家价值观,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比较稳固的政治基础,充分利用流行的“再受命”思潮,构建自己权力的合法性,使其代汉称帝似乎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他前半生因儒学而兴,后半生因儒学而败,是两汉之间学术思想转型的关键人物。对谶纬迷信并非全部信以为真,但要说完全当作愚民手段,自身完全不信,也并非事实,因为那个时代人们尚不具备否定迷信的能力,既以符瑞实现政治目的,也借祥瑞寻求心理支持,又对某些迷信深信不疑,危机时刻还当作救命的稻草。王莽利用今文经学,支持古文经学,是对经学发展的贡献。不能否认将儒学当作获取权力的工具,也不能否认对儒学的信仰,他要把儒家理想的蓝图搬到现实中。从此角度来说,他是个儒者皇帝,相信儒家典籍中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尤其是把《周礼》当作实现太平盛世的无上秘籍,要把这些制度付诸实施,忘记了所谓“周公”“安汉公”是他和群臣一手导演的,入戏太深,戏与现实浑然不分。实际上,王田、私属等政策不仅未取得预想效果,反而带来更大的纷扰而失败,根本原因是理想与现实的脱节。这是照搬经典、不切实际的必然结果,不顾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只能造成悲剧。这正如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上亡一样,王莽失败在他所信奉、推崇、推行的经学上。

        东汉末年,张角以“太平道”组织、发动了黄巾起义。“太平道”信奉《太平经》,本书认为《太平经》以神人、真人分别象天地,也是天地的代表,仙人、道人、圣人、贤人、凡人、奴婢,分别象四时、五行、阴阳、山川、万物、草木,等级依次递减。最为关键的是把“圣人”贬低为神仙系统之下,儒家的价值系统因而被纳入道教系统之内。在董仲舒“奉天法古”的思想框架中,圣人是天意的代表,包括帝王,也包括帝王以外的精英,也就是说君统与道统既可合一,也可分开,道统是最高价值的代表。这种价值的标准,从事实上说来自民心,从知识、文化传承上说来自历史,历史的凝聚体就是儒家经典。《太平经》把最高价值源头归结为二元一体的天与神,以道家自然化的天、道直接垂示人间,以超人的神直接设计宇宙、社会秩序。所“奉”之“天”被做了重新阐释,“法古”则直接被抹掉,儒家经典、历史统绪的价值源头作用也被消解,人与天(神)直接对接,这是对汉武帝以来形成的君统、道统观的颠覆,也就是在儒家意识形态系统之外另建一套意识形态系统,这是《太平经》“革命性”的最突出体现。另外,《太平经》也有一套伦理与政治思想体系,而以“太平”一词概括,这也解释了为何《太平经》作为“太平道”的经典,组织、发动了黄巾起义的原因,给人以新的启迪。

        历史是以史料为媒介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史料的真伪,直接影响研究的结论,考证史料成为史学研究的基本功。

        《后汉书·卢植列传》作《三礼解诂》,《三国志·魏书·卢毓传》裴注引《续汉书》为《礼记解诂》。两书记载不同,孰是孰非? 本书认为应开阔视野,对卢植礼学著作尚未失传时,各种文献对其引用的情况进行考察。为此,查阅了《南齐书》《魏书》等文献,梳理了对卢植礼学著作的引用,均为卢植的《礼记》注释。在《十三经注疏》中,也未找到卢植注释《周礼》、《仪礼》的资料。除《后汉书》之外,史志目录都记载存世的只有卢植的《礼记》注。因此,应是《礼记解诂》,而不是《三礼解诂》。这样,明确了《后汉书·卢植列传》记载的讹误。

        综上所述,历史文献中,相互矛盾、错谬之处等,难以避免,本书作者发现问题,并考证梳理,无疑有益于学术发展,可称为读书得间,求真订谬。当然本书仍有充实、提高的余地,如河间献王的学术贡献,毛公《毛诗故训传》的成就,高诱的子史注释等,深入探讨,细致钻研,内容当会更丰满,限于篇幅不再赘言。

        (《燕赵学术思想史》(1~6卷)即将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