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安
针对“流量至上”不良倾向、“饭圈”(粉丝圈子)部分极端非理性乱象、数位知名艺人出现失德违法问题等,中宣部、中央网信办、文旅部、国家广电总局等多个部门近期出台一系列整治举措,对文娱行业的市场秩序进行整顿,遏制了一些不良网络风气。专家表示,系列整治将对此后文娱生态产生深远影响。除了国家监管层面的重拳出击之外,还需文娱行业各方努力,如艺人自律自爱、粉丝理智追星、平台尽职引导等,让流量向上向善、发挥出正能量(人民网2021年10月9日)。
事实上,各类自媒体号、微信公众号、社交网站等平台的阅读量、点赞量、评论量都可能存在数据刷量现象,一条灰色产业链已经形成。相关利益方通过假IP等方式购买虚假流量,不仅涉及到虚假身份泛滥和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严重影响到平台数据的真实性和指导性,损害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健康有序发展,规范刻不容缓。
网络热搜是实时的舆情风向标、民意参考系,它记录下网友的喜怒哀乐,也帮助人们更便捷地了解热门资讯。但当数据分析变成人为刷榜,其价值就大大减弱了。此前,北京市网信办针对热搜榜存在的相关现象,约谈相关企业,责令全面整改,可谓切中肯綮。
当下,流量是个热词,互联网盈利的本质就是流量。媒体融合背景下,流量也成为很多媒体的必备要素。当热搜成了买卖,那些混淆视听的不实之词、博人眼球的捕风捉影,“你方唱罢我登场”,让公共平台成为私货的“大卖场”。这种“以银子换热度,以热度挣银子”的模式背后,折射出“流量至上”思维的流弊,让热搜、排行失却了公信力,也伤及网络平台的内容质量。
虽说,互联网的本质是流量的生意,从传播属性上来看,内容生产的很大目的就是为了“流量”,网络留下的是时代的烙印,反映的是公众的心声,但掺水的数据、虚假的点击,并不能成为这个时代有说服力的注脚。正如丹尼尔·卡尼曼所说的,人们更倾向于直觉式的“快思考”,这意味着简单易懂的内容受欢迎。但也正是基于“人性的弱点”,内容品质才更需要格外强调并去引导。
新媒体环境下,部分自媒体过度强调“流量至上”,靠着“标题党”和“鸡汤文”赚足眼球,这让身处媒体融合大潮中的传统媒体,倍感压力。由于平台存在监管漏洞,使花钱买热搜、水军刷热点的行为屡禁不止,让一些缺乏价值判断的内容,容易流于无聊、庸俗,所谓的热搜话题占据话语的高地。作为平台方,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是自媒体撑起了平台繁荣,也是内容质量打响了平台的名声,因此要负担起该有的社会责任。通过不断改进甄别技术、加强人工判断,释放出鼓励原创、抵制“洗稿”的价值取向,进一步缩小其生存空间。
大众需要真相,读者需要思辨,优质内容永远不会被自媒体炮制的“爆款”所取代。内容产业不能只搞“流量思维”,而是要多些引导和规范,提高整个内容生态品质。在流量至上的喧嚣中,明确主流媒体角色定位,加强内容建设,回归“深度”和“专业”才是正道。无论是什么渠道,无论是什么形态,“内容至上”都应该大于“流量至上”,内容品质都应该是自媒体人手里的“硬通货”。媒体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内容的竞争,谁能持续不断生产出优质内容,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