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9月22日 星期三

    《追寻三星堆》在三星堆遗址旁首发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9月22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 丁杨)日前,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策划出版的《追寻三星堆:探访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新书首发式在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旁举行,曾主持二里头遗址工作队的考古学者许宏与参与三星堆考古发掘的历史学者徐坚分享了对考古事业的看法等话题。

        三星堆是近年来在学界及公众领域都极富影响力的考古遗址,《追寻三星堆》以这一遗址及其考古发现为线索,集结薛芃、艾江涛等六位《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主笔的采编文章及三位摄影师的摄影图片,以独到的站位和视角揭示这个古老遗址的神秘之处。2020年9月三星堆开始新一轮发掘,本书几位作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先后采访了三星堆考古工作站站长雷雨、前站长陈德安、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孙华教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施劲松研究员等一线考古人与学者,从不同角度解读三星堆遗址,话题延伸到相关神话、史实、发掘现状,对诸多学术争议和大众关心的问题进行探讨,还对三星堆遗址“前身”宝墩遗址、“后世”金沙遗址进行了深入采访考察,更将视野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探访了盘龙城、汉中城固和洋城、新干大洋洲、炭河里等遗址,针对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等话题采访了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

        文字之外,大量带有独特视角、探索精神和叙事性的照片也是《追寻三星堆》这本书的亮点,这些出自专业摄影师之手的图片并未简单停留在影像留存的层面,而是赋予图片更多信息量和内涵。

        “每一项考古发现都或多或少地改变着我们的历史观。”施劲松研究员说,《追寻三星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考古原来可以这样看。“《追寻三星堆》这本书是非专业人士(记者)写的,它有独特的价值,因为学者都有立场和学术背景,但终究是一家之言,而这些记者比较专精,又能跳出学术圈以平实理性的态度来看待考古,这样的视角非常难得。”许宏说起这本新书时这样表示,“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探访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书中写得也不只是三星堆,而是把三星堆放在整个东亚大陆的大背景下看,有利于我们做祛魅的工作”。谈及三星堆之于中国历史、考古、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徐坚说,从初次揭开三星堆神秘面纱至今已近一个世纪,这也是中国考古学的第一个世纪,“三星堆伴随着中国考古学走过了一世纪。从学科角度看,三星堆是典型地点、典型遗址,因为一个世纪中三星堆的变化就是中国考古学的变化,学者和公众对三星堆的关注和兴趣的转移也是中国考古学如何从无到有、从少数人知道到更多人知道这样一个历程的缩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