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9月22日 星期三

    向“弟子三千不如论文一篇”说再见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9月22日   08 版)

        近日,随着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印发,我国27个职称系列改革任务总体完成。打破“天花板”、不再唯学历、论文做“硬杠杠”,一系列直指难点痛点的新举措,让职称制度改革迈出了一大步。(9月5日《工人日报》)

        进入9月,全国不少地方开始启动今年的职称评定工作。在这次职称评定中,出现了不少新的变化,比如在江苏就畅通了“特殊人才职称评定绿色通道”。这个绿色通道,没有论文要求,没有年龄要求,没有学历要求,没有岗位要求,只要是“业内认可的”,都可以进入这个职称评定的捷径。

        职称评定,不仅是对人才价值的认可,而且还牵涉到个人的利益,比如升迁需要职称,比如工资高低需要职称,一个职称涉及的是个人的利益。但是,长期以来,职称评定走的都是“教条的路线”。职称评定需要一步步来,职称评定需要在某个范围、某个档次发表的论文,职称评定还需要单位认同,还需要官员点头。如此一来,让职称评定犹如是“取经之路”,遭遇了九九八十一难。

        由此延伸出的职称评定负面问题不少。比如,花钱买版面的问题就由来已久,花钱买版面成为了潜规则,也成为一些所谓的权威期刊赚钱的渠道,更延伸出了不少非法出版物卖版面的问题。还有靠“代写论文”牟利的行业,成为了一条灰色的利益链。

        学历低的的人职称就不能高,论文不达标的人就拿不到职称,很多兢兢业业、埋头苦干的人,就因为职称的问题而得不到提拔,得不到升迁,得不到该有的福利,一个职称导致了事实上的不公平,影响了人才的激情,制约了事业的发展。活干了不少,能力也很高,就因为职称不到位,而成为了单位里的“被歧视的对象”。而一些人职称倒是很高,却整日碌碌无为,啥活不干,却拿着最高的工资。如此一来,谁还有心思干活? 检验人才的标准,永远应该是“实际效果”而不是“形式主义”,也不是“条条框框”。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有8000万人。职称怎么评,不仅事关个人发展,更关系到国家人才队伍建设。“弟子三千不如论文一篇”、论资排辈等现象,既影响对个人的客观公正评价,也不利于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因此,我们必须向“弟子三千不如论文一篇”等现象说再见,让职称评定更加科学,更加公平,更加合理。不能让“真正的英雄”因为小小的职称评定而“英雄气短”,只有将职称改革真正改革到位,才能让“英雄气足”。据了解,这次的职称改革,顺应了社会关切,将着重解决评价体系不完善、标准不合理、一刀切等问题。比如,为工程、经济、会计等11个系列首次设置正高职称,对高校教师不再以SCI、SSCI等论文指标作为参评前置条件,对医护人员淡化论文要求等。

        农民可以评职称了,快递小哥可以评职称了,这都是好事情。但是,真正的改革在于让“职称评定”不再是“取经之路”,赶走妖魔鬼怪,才能让职称评选步入“一路坦途”。

        告别“弟子三千不如论文一篇”,激发人才热情吧!

        江苏省沛县 郝冬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