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读书报9月图书推荐榜
(详见9版)
我与外公季羡林
季羡林先生是我的外公。外公离世十多年了,我常常想起他。我现在已是人到中年,生活工作的压力令人身心俱疲。现在回想起来,年少时与外公在一起的日子成为我此生最无忧无虑的经历。当时觉得平平淡淡,现在倍感珍惜,正是“当时只道是寻常”。适逢外公诞辰110周年之际,表姐季清约稿追忆外公。寻常二三事,遥寄相思情。 (详见3版)
乌萨马·本·拉丹兴亡史911事件20周年,恐怖主义研究专家出版匪酋传记
91 1事件20周年前夕,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彼得·伯根出版了四百余页的新著《乌萨马·本·拉丹的兴亡》。伯根教授是加伊德组织(另译基地或盖达)专家,研究乌萨马匪帮已有数十年。在这本书里,他叙述了乌萨马的多个侧面:腼腆的少年、爱家的男人、狂热分子、战地指挥官、恐怖主义头目和世界头号逃犯。他依靠两位有博士学位的妻子作出战略决策,教养几十个儿孙,却以宗教的名义杀害成千上万的平民,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毁灭,最后在一个没有月光的漆黑春夜,惨死于肮脏的郊区大院。 (详见4版)
人类如何应对“改变遗传”的伦理挑战
发展负责任生命伦理学,正是对人性的看护和对伦理使命的守望。“它的目的并非阻碍科学进步,而是将科学置于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确保覆盖范围甚广的利益、信仰和价值使我们了解什么是进步,以及如何最好地实现进步。”发展负责任的生命伦理学,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加强公众赋权。通过民主审议、集体洞察和共识决策,将公众纳入基因技术的决策之中,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反馈-协商”模式,消除基因技术发展中的公共焦虑和伦理分歧,以充满智慧和仁爱的伦理决策,体现“我们所有人”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为科学、为社会、为人类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详见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