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9月08日 星期三

    《死岛》:绘画的创作和魅力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9月08日   20 版)

        《死岛》巴塞尔版(1880)

        《死岛》纽约版(1880)

        《死岛》第三版(1883)

        《死岛》第四版(1884)

        ■余凤高

        死亡是每个人的归宿,任何人都不免一死。这就让“从摇篮到坟墓”(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成为人人思考的题目。法国学者米歇尔·沃维尔(Michel Vovelle,1933—2018)在他的著作《死亡文化史》(高凌翰、蔡景涛译)中插了一幅法国梅斯的民间图画,描绘了一个人从8岁到100岁的必然过程;书中还以详尽的资料叙述各类学者和作家、艺术家等有关死亡的描述,其中说道:“俄罗斯画家勃克林于1880年画的《死岛》中有众多的死人轮廓,这是一幅许多人临摹的幻觉画。”

        其实阿诺德·勃克林(Arnold Böcklin,1827—1901)不是俄罗斯而是瑞士的象征主义画家。看他的前半生,未婚妻和第一任妻子早逝;与第二任妻子的十多个孩子中,五个死于童年,另外三个又死在他之前;1859年,他自己也差一点死于伤寒。相信他对死亡一定想得很多,并会以自己的创作来表现对死亡的思考。事实上,在勃克林的许多绘画作品中,最著名的也是那幅以死亡为主题的《死岛》(Isle ofthe Dead)。

        勃克林的《死岛》有五个版本,都叫《死岛》,描绘的也都是一艘划艇越过暗黑色的浩瀚水面,驶向一个荒凉的岩石崚嶒的小岛。画中的划艇正向岸边的水闸和海堤划去,桨手在船尾掌舵。面对水闸、站在船头的是一全身白色服装的人。这人的后面有一白色上缀有花彩的物体,通常被看成是棺材。这个小岛处在高大茂密的丛林和深色的柏树下边,让人想起久远传统中被树林紧紧围绕的悬崖峭壁下的墓地。

        有研究者认为,《死岛》的画面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英国人公墓(English Cemetery),实际上画作的前三个版本确实是勃克林在这里绘制的。他的工作室也靠近这墓地,他那个死于幼儿期的女儿玛丽即葬在这里。画中那个岩石崚嶒的小岛或许是希腊伊奥尼亚海中科孚岛(Corfu)附近的蓬蒂科尼西岛(Pontikoni⁃si),这里的柏树丛中有一个小教堂;又或许是意大利西西里岛近海的著名火成岛斯特龙博利岛(Strom⁃boli Island)附近的那个神秘岛屿——斯特龙博利乔岛(Strombolicchio)。

        《死岛》最初是勃克林为献给他的赞助人亚历山大·贡特尔(Alexander Günther)于1880年5月完成的,但后来自己留下了。在创作此画期间,1880年4月的一天,金融家格奥尔格·冯·伯尔纳(Georg von Berna,1836—1865)的遗孀玛丽·伯尔纳(Marie Berna)和她计划与之结婚的政治家奥里奥拉伯爵瓦德马尔(Waldemar, Count of Oriola,1854—1910),双双造访画家在佛罗伦萨的工作室。当时,此画还在画架上,玛丽·伯尔纳立刻就被画中这“梦的景象”所震惊。应玛丽的要求,勃克林在原画上加了棺材和女性的形象,以暗示她的丈夫几年前死于白喉。后来,勃克林

        称这画为《坟墓之岛》(DieGräberinsel)。此画于1920年为戈特弗里德·凯勒基金会(Gottfried Keller-Stif⁃tung)所收购,现藏巴塞尔的公共艺术博物馆。这被看成是《死岛》的第一个版本,有时业内也将完成于一个月后、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另一幅看成是第一个版本。第三个版本是勃克林为来自维也纳的艺术经销商和收藏家弗里茨·古利特(Friedrich“Fritz”Gur⁃litt,1854—1893)于1883年创作的。几经周转后,该画于1933年出售,被仰慕勃克林的阿道夫·希特勒购得,最初挂在希特勒的一处居所,即位于巴伐利亚州奥伯萨尔兹堡的贝格霍夫别墅(Berghof),1940年后转到柏林的新总理府,现藏柏林国家博物馆。出于财务上的考虑,画家于1884年出售第四个版本,最终为世界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蒂森家族的艺术品收藏家海因里希·蒂森男爵(Baron Heinrich Thyssen,1875—1947)购得,挂在他的柏林人银行(Berliner Bank)的一个分行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炸弹袭击,被烧毁,只有画作的黑白照片保存下来。第五个版本是作者受莱比锡艺术博物馆的委托于1886年完成的,至今仍悬挂在那里。

        勃克林本人没有公开说过这些画有什么含义,虽然他在1880年6月29日给一位朋友的信中曾提到,说

        这是“一幅梦境画:它定会产生一种寂静感,以至让人一听到敲门,便会觉得毛骨悚然”。许多学者认为划艇上的那个桨手代表了希腊神话中将死者的亡灵送往地狱的船夫卡戎(Charon)。画中描绘的水面,或是冥河(River Styx),又或是希腊伊庇鲁斯区塞斯普罗蒂亚州的阿谢隆河(River Acheron)。划艇上的那个全身穿白色服装的乘客是一个刚刚去世正前往阴间的灵魂。艺术史家约翰·库尔特哈德(John Coulthart)解释说:

        (这些画作)表现的都是地中海中同一个有多座坟墓和高大柏树的小岛。一艘划艇载了一具棺材和一个穿白色服装直立着的人向小岛驶去。在第一个版本(巴塞尔版)中,视域空灵而明亮,小岛被夕阳所照耀,使坟墓的白色跃入前景。后来所画的场景都越来越阴沉,直到在最后的那个版本(莱比锡版)中,岩石变得更高耸、更幽暗,暴风和云层正在聚集,那个站立着的人佝偻着身子,令人想起他悲伤的心绪。第三版(柏林版)曾为阿道夫·希特勒所短期持有,第四版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毁。

        库尔特哈德强调:“这些画的魅力是在于它们对后

        一代艺术家、音乐家、作家和电影制片人的吸引力。勃克林引起的神秘感,对于那些被恐怖和奇幻所吸引的人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因为被恐怖和奇幻所吸引,是人类天生的心理倾向。因此不难理解,不仅在19世纪的德语国家,几乎人人家中都挂有《死岛》的复制品,而且世界各国许多艺术家都从它那里获得灵感,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这画的主题。

        最早的是仰慕勃克林的年轻画家马克斯·克林格尔(Max Klinge,1857—1920),他据勃克林1883年版本的《死岛》,仿作了一幅蚀刻画。勃克林去世后,他原来的助手,后来成为历史画家的费迪南德·凯勒(Ferdi⁃nand Keller,1842—1922)创作出一幅纪念勃克林的绘画《勃克林之墓》(The Tomb of Böcklin),画中有《死岛》里所画的那个岛,岛上有墓和柏树。著名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则于1932年创作了一幅《勃克林祈祷中画的〈死岛〉》(The True Paint⁃ing of the“Isle of the Dead”by Arnold Böcklin at the Hour ofthe Angelus)。还有瑞士画家汉斯·吉格尔(Hans Rudolf Giger,1940—2014)、意大利画家法布里奇奥·克莱齐(Fabrizio Clerici,1913—1993)、澳大利亚画家詹姆斯·格里森(James Timothy Gleeson,1915—2008)和德国画家米夏埃尔·佐瓦(Michael So⁃wa,1945— )等,都受到《死岛》的启发,创作出自己的绘画作品。

        在音乐上,德国作曲家海因里希·舒尔茨—伯森(Heinrich Donatien Wilhelm Schulz-Beuthen,1838—1915)于1890年,俄国钢琴家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1873—

        1943)于1909年,都从《死岛》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拉赫玛尼诺夫的忧郁的交响诗题为《死岛》,长约20分钟,在即将结尾的时候,引出葬礼的主题。从《死岛》获得启发的音乐作品,还有瑞典作曲家安德里亚斯·哈莱恩(Andreas Hallén,1846—1925)1898年创作的交响诗《死岛》,以及德国作曲家马克斯·雷格尔(Max Reger,1873—1916)1913年创作的《勃克林组曲》,其中包括一曲《死岛》,这是他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此外,匈牙利作曲家德·安塔非(Dezso d’Antalffy,1885—1945)、德国作曲家菲利克斯·韦尔奇(Felix Woyrsch,1860—1944)等的创作也都受到过《死岛》的启发。

        除了绘画和古典音乐外,其他许多文艺作品的创作也受到了《死岛》的启发,比如瑞典剧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1849—1912)1907年的剧作《鬼魂奏鸣曲》、英国作家詹姆斯·巴拉德(James Gra⁃ham Ballard,1930—2009)1966年的科幻小说《结晶的世界》、英国小说家伯纳德·康沃尔(Bernard Cornwell,1944—)1995年到1997年的历史小说系列“军阀编年史”等,以及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的电影《金刚》和无数流行音乐作品。看来,《死岛》确实有它神秘的魅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