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江苏省统计局、河北省统计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作整理出版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资料(1929—1957)》近日在京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高翔表示,该书的出版是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献礼,是对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胸怀天下、学术报国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也是不言之教、嘉惠后学的导学佳作。
在中国经济史上,有一场跨越时空的学术接力——无锡、保定农村调查。1929-1930年,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陈翰笙领导了第一次无锡、保定农村调查。1958年,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时任所长孙冶方和国家统计局时任局长薛暮桥在第一次调查的基础上,组织了第二次大规模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第三、四次调查分别于1987年、1998年进行。四次调查形成了无锡、保定南北两地数千户农户家庭连续演变的珍贵数据资料。这在中国近、现代农村调查史上绝无仅有,在全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
此次发布的《无锡、保定农村调查资料(1929-1957)》,是1929-1930年第一次调查和1958年第二次调查所涵盖的两地22村数千农户生产、生活各方面情况的资料汇集,包括农户家庭状况、生产资料、农产品、家庭副业、收入、消费支出等方面的汇总数据。经济学界普遍认为,这些连续、可靠的珍贵数据从微观角度反映了中国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历史性进步,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
“当时中国社会的主体是农村。对中国农村的认识清楚了,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就清楚了,进而就知道中国革命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无锡、保定农村调查资料(1929-1957)》编委会主任高培勇在书面致辞中指出,首次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将学术研究和革命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据悉,无锡、保定农村调查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国内外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一场争论。当时比较主流的看法是,中国已经是商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革命在中国已经完成。但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有识之士认为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当时,陈翰笙在位于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农民运动研究所工作。他不认同中国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看法,但苦于没有经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1928年,陈翰笙从苏联回国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学组主任后,便着手对中国社会做一番全面的调查研究,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的序幕由此拉开。在他的带领下,首次无锡、保定农村调查以翔实、可靠的数据资料证实了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论证了反帝、反封建土地革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中国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撑。
重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高翔表示,无锡、保定农村调查既是老一辈经济学者优良学风的不断传承,更是中国共产党重视调查研究这一优良传统的成果体现。他希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立足经济史这一传统优势学科,以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基础,有力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探寻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历史根源和解决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精准有效的政策建议。
“第一次调查时,农户对调查者有很多误解,但是他们不断与农户沟通,增强感情、说明来意、打消顾虑,取得了真实的一手资料。第二次调查时,地方上的工作任务都非常饱满,他们就利用工作之余完成任务。有的农户由于年龄大、回忆不准确,他们没有得过且过,而是找到头脑清楚的左邻右舍共同回忆,尽量达到数字的准确。”高培勇说,当前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越来越成熟,一些学者习惯于通过模型分析问题而忽略了数据的准确性。以陈翰笙、王寅生、张锡昌、姜君辰、孙冶方、薛暮桥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锡、保定调查者躬身调查研究,严格分析论证。这种扎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当下的学术环境中尤显珍贵,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无锡、保定农村调查对当代农业经济研究的另一个启示在于其基于传统农户的研究视角。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洁谈到,近年来相关政策向新型经营主体倾斜并不意味着小农户走向边缘,相反,小农户依然是我国农业经济的主体,是政策研究和“三农”问题研究绝不能丢失的重要维度。
据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将在今年启动第五次无锡、保定农村调查。对此,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系主任兰日旭认为,历史上的四次无锡、保定农村调查都以鲜明的问题意识为导向,第五次调查应立足于当前“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充分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张丽认为,无锡、保定农村调查从一开始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进行的,随后的第二、三、四次调查则真实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和中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历史变迁,证明了新中国农村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无锡、保定农村调查本身就是百年党史的一部分。
(鲁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