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生宝原型谈柳青和《创业史》
为撰写《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柳青及其〈创业史〉》,我于1978年11月从济南乘火车到达西安,换乘汽车,抵达离西安南门四十余里的皇甫村。皇甫村坐落在神禾原的崖底,氵高河弯弯曲曲绕村前流过。河南是一片稻田,阡陌纵横,水渠交织,农舍点点。再往远处望去,便是黑压压的终南山,景色与《创业史》中描写的蛤蟆滩大体相似,只是散落在稻田里庄户人住的稻草棚不见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两个摄影师,为拍摄梁三老汉住过的稻草棚外景,不得不坐着吉普车到处找。我很想把这秀丽景色画下来,又一想,刚买的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创业史》封面,不就是这样画的吗? (详见3版)
王蒙:读书需趁早
读书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通过书来发现世界,发现生活,发现人生;同时,通过实际生活又能够发现书本。即读书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发现的过程。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且每读一次都会有所创造。如果完全没有任何创造,只是一味地就书论书、就事论事,我们就会少得到许多读书的乐趣和智慧。同时,我也提倡审美性地阅读。尽管有一些命题和公式还未完全弄清楚,但是,我们会感觉到:前人已发现了多少美好的观念,多少美好的命题啊! 当抱着一种审美的、快乐的心态去阅读的时候,你就会从书中获得许多的发现。中国有一个成语:“融会贯通”。其意思就是:用生活的态度来读书。所谓“生活的态度”就是:读这本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书,更是为了获取生活的智慧。 (详见3版)
季羡林与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论。“现在有不少的人对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真正价值认识不全面,有偏颇。贬低东方,神化西方,都是没有根据的。”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合一是东方文化的内核。先生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是东方思想的普遍而又基本的表露,是有别于西方分析思维模式的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具体表现。“天,我认为指的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人类最重要的任务是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否则人类前途的发展就会遇到困难,甚至存在不下去。”在这纪念季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日子里,回顾我国东方学从起步、奠基、发展、不断开拓的艰辛历程,步步都有季先生的心血,程程都含季先生的智慧。季先生呕心沥血的奋斗精神将永远鼓舞我们。 (详见7版)
遥忆魏宏运先生
2021年7月21日上午10时40分,著名史学家、南开大学荣誉教授魏宏运先生于家中溘然长逝,享年97岁。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的开拓者、南开史学中兴的领航人和代表性人物之一,历经20-21世纪百年的风雨际会,安然走入历史,留给家人、弟子、朋友无限的哀思。先生床边的书桌上,摊放着翻开的报刊和书籍,似乎在等待主人的再次阅读…… (详见8版)
王尧:当代小说需要“革命”
王尧近日出版了首部长篇小说《民谣》。他称之为“一次马拉松式的写作”。二十年前写下开头,直到去年的某一天,他又突然涌起写作冲动,觉得应该下决心放下其他写作,完成自己的那幢“烂尾楼”:“庚子年来了,我体验到了一种死而复生的感觉。和许多朋友一样,这段时间的精神史可能是我们重新理解世界认识自己的一个重要环节。”于是,他在疫情下闭锁家中的几个月时间里,集中精力完成了作品。作为苏州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尧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以《重读汪曾祺兼论当代文学相关问题》摘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作为散文家,他数十年来致力于散文创作,在多种报刊上开设专栏,出版有《一个人的八十年代》《纸上的知识分子》多种散文随笔集。现在,王尧作为小说家出场了。 (详见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