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本读物式微的今天,面对电子阅读等多媒体的挑战,您如何看待纸质出版物的前景?王蒙:技术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日益便捷化、舒适化、海量化。但请想想,任何代替人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便利于人的同时,都会引起人的能力的某种退化。例如优秀马拉松运动员多半出自道路与交通工具不那么便捷的地区;空调越是进步,人的耐寒耐暑热的能力越会减弱;音响技术的发展使一些歌手的声带运用能力降低。同样,浏览的发达,往往会造成信息获取的平面化、八卦化、消费化、垃圾化……最终白痴化。
以我个人为例,前四十年,周末的主要活动是读书,读书给了我对生活的发现、感触、理解与方向,读书充实了我的青春,读书满足了我太多的精神需求。后三十多年,读书占我周末活动的第二位,更多的时间是看电视、看电影等。很简单,多媒体的音像传播,更生动,更真切,更直观,更省脑力与目力,更能满足感官与观赏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多媒体接受作品,而不是通过专心致志的阅读,以至于不断有人宣布文学正在衰亡。
同样正确的,而且更重要的是,语言文字是人类思维的符号与依托,正是相对不那么直观真切的语言文字以及延伸为图表算式公式这些符号性的成果,使人的想象力、逻辑思辨能力、记忆力、表述与传授能力和综合判断的能力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读书的思维强度,大大地高于看光盘。
还有,阅读是我读、我思、我问、我答、我完成;而多媒体的全面性使你感到,你是在被看、被听、被3D乃至4D、被传播灌输满满。阅读多了人多半会聪明些,固然聪明不一定就正确;光盘看多了,也许会变得犯傻一点。这个看法不知对不对。就是说,以多媒体代替相对枯燥一些但深刻得多也概括得多、精神能力发挥空间阔大得多的读书,其结果可能是精神能力的退化。读书能读出辜鸿铭、鲁迅、胡适、钱锺书、季羡林……来,看盘则不能。所以看盘的人比读书的人多多了,而认真阅读是追求精神提升的必由之路。
在具体阅读的选择上,您愿意提些建议吗?
王蒙:读书的亮点在于照亮生活,生活的亮点包括积累智慧与学问。生活与读书是互见、互证、互相照耀的关系。书没有生活那么丰富,但是应该更集中了光照与穿透的能力。有价值的书籍,特色在于它高于一个时期的平均认知度,能穷千里目,是更上一层楼的结果。它其实志在精神的喜马拉雅高峰,它提高着而不是降低着也不是迎合着大众,其认知水准绝不能比平均认知水准更愚蠢、更低下。文化的大众化利于文化民主,但同时也难免产生文化垃圾。当然还有故作高深的垃圾。
同时,文化瑰宝绝对不是迎合的产物,而是天才与勤奋、献身与奋斗、攀登与升华,然后才是万民的有效接受的产物。就像看一部电影或一台演出,赏心悦目,很轻松也很随心所欲,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电影或演出,而能够引起思索、引起咀嚼、引起推敲与辗转的,却会让你获益更多。
我主张读一点费点劲的书,读一点你还有点不太习惯的书,读一点需要你查查资料、请教请教他人、与师长朋友讨论切磋的书。除了有趣的书,还要读一点严肃的书。除了爆料的书、奇迹的书、发泄的书,更需要读科学的书、逻辑的书、分析的书与有创新有艺术勇气的书。除了顺流而下的书,还要读攀缘而上、需要掂量掂量的书。除了你熟悉的大白话的书,朗诵体、讲座体的书,还要读一点书院气息的书、古汉语的书、外文的书、大部头的书。除了驾轻就熟的书以外,还要读一些过去读得少,因而不是读上十分钟就哈哈大笑或击节叹赏,而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准感觉的书。
当然人们有时喜欢休闲的书、一笑了之的书、自我慰藉的书,但毕竟还有书能够使你发现新领域、感受新天地、寻找更好思路和更高质地,使你接受新的洗礼。
有时候书好,但是我们读得拙笨而又辛苦:“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这是李白形容的某种书呆子。有时候是黄钟喑哑,瓦釜轰鸣,读起书来总有人弃珠玉精华而拾假冒伪劣。
什么书改变了您的人生吗?如果有,您读这本书的时候多大?
王蒙:你这么问,让我想到在我的一生最困难的时期(我指的是1957年、1958年),那时候我最喜欢读的书是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我的经历和《双城记》中法国大革命的那段描写没有任何可比之处,但是即使没有相同之处,它也使我感到当个人面对历史风暴的时候,应该能够自持,能够保持住自己,不应该急躁,不应该绝望,不可以发疯。个人面对历史应该有足够的沉稳和从容,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所以我们说“维稳”呢,国家是要维稳的,个人也是要维稳的。遇到事以后你先惊慌,遇到事以后你先急躁,遇到事以后你先失去理智,你还维谁的稳,你自己的稳还维不了呢。
所以,读书给人的益处是多方面的。当然有的很直接,譬如一些卫生知识,我们很多人家里都有什么家庭卫生手册,感冒了可以吃银翘解毒,可以喝感冒冲剂;病毒性感冒可以吃板蓝根……这些都很具体,你照办就行了。还有些操作性的东西,包括一些电器的说明书,比如怎么使用电脑,有很多很实际的东西,但是也有许许多多更概括性的东西。只有当书本的知识变成对你本人的精神能力的一种开拓的时候,读书才变得其乐无穷。
您博览群书,愿意分享一下您的阅读经验吗?
王蒙:首先,读书需趁早。这里面有两个意思:第一,趁着童年、少年的这段时期,多读书。时至今日,很多的书,我都是儿童时期阅读的,无论是《唐诗三百首》《千家诗》,还是《道德经》《庄子》等。第二,要“加码”读书,要“超前”读书。这个说法可能和某些人所提倡的循序渐进不完全一样。因为,我在特别年轻的时候,甚至是后来,都有一个习惯,即若这本书我能懂30%—40%的话,就一定要去读。在阅读的过程中,直到读完了以后,大概就能懂50%或60%了。如果我已经有这样的理解程度了,待回头再来翻翻的话,差不多80%至90%,甚至于100%都能读懂了。可以说,许多书我都是这么读过来的,如《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像这些东西,我当时都已经能背诵下来了,可并不太懂,但我也先把它背下来再说。
第二,爱书、释书、疑书。“释”就是解释,可不仅仅是加以说明,而是要加以发挥。如李白写杨贵妃的诗《清平调词三首》中就有“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一句,这里的“解释”就有发散、发挥的意思。而且还要“疑书”,即越是喜欢这本书,就越要认真对待,读此书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知道其中的一两点说法,或者是为了应付一次考试,又或者是为了消遣。而是想从中获得一点智慧,或者是想获得一点原来未知的信息,从而增加对人生、对世界的了解。另外,还有些书比较难懂,特别是中国的一些古典书籍。所以,你在读书的时候必须有和书的作者切磋、琢磨、商量、谈论的这么一个过程。否则,看了半天,感觉就跟看“天书”一样。
第三,举一反三、多向思维。读书的时候,希望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且要有一种多取向的思路,即对待世界上的事物可以有一种思路,也可以有另外一种思路。
第四,读书与生活的互相发现。读书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通过书来发现世界,发现生活,发现人生;同时,通过实际生活又能够发现书本。即读书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发现的过程。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且每读一次都会有所创造。如果完全没有任何创造,只是一味地就书论书、就事论事,我们就会少得到许多读书的乐趣和智慧。同时,我也提倡审美性地阅读。尽管有一些命题和公式还未完全弄清楚,但是,我们会感觉到:前人已发现了多少美好的观念,多少美好的命题啊! 当抱着一种审美的、快乐的心态去阅读的时候,你就会从书中获得许多的发现。中国有一个成语:“融会贯通”。其意思就是:用生活的态度来读书。所谓“生活的态度”就是:读这本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书,更是为了获取生活的智慧。
我说的这些读书的方法,并不见得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各自读书的用处也大相径庭。如读书是为了做学问的,则你更多地会注意搜索对同一个话题的不同见解,这也是正确的,甚至你还要搜索一些别人都不知道的、冷僻的材料。但是,我个人读书的方法,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方法,是一种审美感悟的方法,是一种用自己的实际感受、经验来衡量、审度的方法。
您也出版了很多经典阅读的著作,如《王蒙讲孔孟老庄》《王蒙新说红楼》《王蒙谈红说事》《老子的帮助》《王蒙谈列子》《庄子的享受》“老庄系列”等等,这些经典也是您反复阅读的吧,有没有最爱读的书?
王蒙:《庄子》是我最爱读的书。他的想象力极其丰富,其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即关于“知鱼”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是段很著名的故事,就是说庄子是个能言善辩之人,言语间处处体现了巧妙,却也不乏狡辩之意。若照故事中的推理进行下去的话,庄子与惠子可以一直辩论至今了:在庄子说了“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以后,惠子完全可以用同样的句式反驳:“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鱼之乐?”那么庄子可以接着说:“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是车轱辘论辩法。无论庄子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他的书我是多么热爱,但是他与惠子的这段辩论,实在是不怎么有理! 可是,居然没有人提及这段事,我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