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其悲剧性还易于理解,他就像我们身边的人,人所向往的就是他所向往的。他的痛苦主要在于如何抓住机会、展示才干、赢得承认上,而非灵魂的焦渴。
到了后期作品《平凡的世界》,路遥笔下的孙少平虽然也出身农村,生活困苦,却明显缺少了认真向上攀爬的人生轨迹和奋斗激情。小说写他高中毕业后,无论是务农、做小工,还是下矿井当工人,一直潜行在生活底层,但他对此却很平静。这位年轻人的兴奋点显然不在个人命运的改变上。正像他对田晓霞说的,与关心职业高低贵贱相比,他倒很热爱“苦难”。如果说高加林的气质既像于连,又像保尔;那么孙少平就更带有堂吉诃德的气质,他绝不是一个仅仅从尘世中走过的人物。
白天,孙少平拼命做活,晚上却独自读书,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还常常失眠。这尽管改变不了他第二天早上起来做小工的命运,却让他的精神气质超凡脱俗。
他明明知道钱有用,让人心不慌,自己也常常为钱所困,但始终把人格尊严放在钱财之上。当善良的雇主给少平多结账时,少平不但不要,反而说,“我头一回出门在外,就遇到了你们这样的好主家,这五块钱算是我给你们的帮工!”两口子一下子惊呆了,心想:“你到究是个什么人? 这么个年纪,怎就懂得这么高的礼义?”
孙少平既活在他人的周围,更活在自己的内心,他有自己的行事原则,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令人叹服。高中同学郝红梅因一念之差偷手绢,被门市部主任、班上同学侯玉英的父亲抓住,孙少平急忙赶来,斩钉截铁地要求他不要声张:“你应该相信,她是一个好人。谁也不能伤害她!”老谋深算的侯主任,完全被这年轻人的气势和坦荡胸怀给镇住了,小说描写道:“侯主任那颗精于计算的冷冰冰的心,此刻又一次让一片人情的烫水淹没了。”因为他从来没见过孙少平这样的人,他女儿伤害过孙少平,他却从洪水中救了他女儿。郝红梅曾背弃过孙少平,他此刻又无私相助。震惊之余,侯主任连连感叹:“你这年轻人心肠真好!”而当事情结束后,孙少平走在路上,欣慰地想:“好了,一切都平息了,红梅又能正常地生活在人们之间,生活在阳光之下。把黑夜留给鬼魅吧,白天应该是属于人的。”
事实上,整部小说就像是孙少平精神的求索,善行的展现。尽管他没有心计,经常面临生存窘境,但在精神气势和行为方式上却像个强者,扶助弱小,仗义执言。在工厂打工时,孙少平发现老板玩弄做饭的小女孩,他挺身而出,不但教训了老板,讨回工钱,还把自己结账的钱也给了小女孩。但他后来发现女孩“已经带着某种堕落的迹象”,不禁黯然落泪,对生活中的堕落与复杂感到无奈,却并不因此回心转意,而是像堂吉诃德冲向风车一样,继续对“人世间的不幸与苦难”展开抗争,施惠他人。
孙少平是中国当代小说人物画廊中难得的精神漫游者,他衣衫褴褛有如乞丐,但内心高贵有如诗人。他可以愤世嫉俗,却不会玩世不恭;他可以绝望,却不会沉沦;他可以被侮辱,被损害,却不会被扭曲;他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却不觉虚假和苍白。无论他穿的什么,吃的什么,人们最终必得以他内心具有的东西来评价他,对待他。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同学顾养民,当初与孙少平似有天壤之别,最后从孙少平身上感受到一种“说不清楚的吸引力”。他深知知识可以塑造人,对孙少平的评价也只有一句话:“这人爱读书”,一句话就把难得的敬意和精神的认同表达出来了,而这正是孙少平看重的。
在苦难中追求精神的高贵,执著思索人生,这样的心性高傲,走下去不可能不是一条圣徒之路。但这样的处世方式对实际生存有什么好处呢? 生活毕竟不是只供人观察的,也是要认认真真去过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许应该是驳问式的。路遥早就问过:“人活在世上,不应更高尚些吗?”这种驻足片刻、茫然凝思的美感,让人想起康德的箴言:“道德本来就不教导我们如何使自己幸福,而是如何无愧于幸福”。谁又真的能魇足于“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