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7月28日 星期三

    立秋两大节俗:戴楸叶与食秋瓜

    郑学富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7月28日   15 版)

        “折枝楸叶起园瓜,赤豆如珠咽井花。洗涤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南宋诗人范成大《立秋》诗的首句指的是立秋的两个节俗:戴楸叶和食秋瓜。

        戴楸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此时万物开始“揪敛”,即收敛的意思。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立秋之后,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在宋朝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高声奏道:“秋来了。”随着奏报的声音,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这就是报秋。人们为何立秋要戴楸叶呢? 因为楸树之“楸”与秋天之“秋”同音,人们戴楸叶,表示为了迎接秋天。据民间说法,立秋日戴楸叶,可保一秋平安。

        楸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呈三角状卵形或长椭圆形。楸树是中国珍贵的用材树种之一,枝干挺拔,楸花淡红素雅,自古以来楸树就广泛栽植于皇宫庭院,胜景名园之中。楸树叶、树皮、种子均为中草药,有收敛止血,祛湿止痛之效。种子含有枸橼酸和碱盐,是治疗肾脏病、湿性腹膜炎、外肿性脚气病的良药。楸树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还具有药用价值,古时人们还有栽楸树以作财产遗传子孙后代的风俗。韩愈有《楸树》诗赞道:“几岁生成为大树? 一朝缠绕困长藤。谁人与脱青罗帐,看吐高花万万层。”

        立秋戴楸叶的风俗由来已久,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记载,唐朝时立秋这天,长安城里开始售卖楸叶,供人们剪花插戴。到了宋朝,此俗风靡全国,男女老少有戴楸叶的风俗,有的地方不仅戴楸叶,而且还把楸叶或树枝编成帽子戴。《东京梦华录》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到了南宋,这种风俗更为盛行。《临安岁时记》曰:“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记载:“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梦粱录》也有“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叶,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的记载。

        到了元代,这种风俗传人了宫中,身为蒙族的王公大臣也接受了汉民的节俗。元人熊梦祥的《析津志辑佚》说:“车驾自四月内幸上都,太史奏某日立秋,乃摘红叶。涓日张燕,侍臣进红叶。秋日,三宫太子诸王共庆此会,上亦簪秋叶于帽,张乐大燕,名压节序。”

        明代,戴楸叶之俗更加流行,明朝人田汝成在《熙朝乐事》中说:“男女咸戴楸叶。”除了戴楸叶之外,还做成中药楸叶膏。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养生学家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立秋,太阳未升,采楸叶熬膏,擦疮疡立愈,名楸叶膏。熬法以叶多方稠。”到了清朝和近代,民间一直盛行立秋戴楸叶之风俗。现在一些地方仍保留这一传统民俗,一些少年孩子们不仅在胸前佩戴楸叶,而且还用楸树枝叶编织成草帽戴在头上,以防“秋老虎”烈日曝晒。有的地方还有在立秋日天刚亮时,趁露水尚未挥发采集楸树枝叶,熬制成药膏,据说疗效显著,可外敷治疗跌打损伤、骨折、痈疮肿毒等。

        食秋瓜

        《诗经》说:“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这里说的七月是指农历七月,尽管已到了立秋节气,秋天开始了,但是仍然是赤日炎炎,民间有立秋吃西瓜啃秋的习俗,既是解暑,又是为了防病。

        《帝京岁时纪胜》载:“立秋预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院中露一宿,新秋日合家食饮之,谓秋后无余暑疟痢之疾。”立秋之时,天气变得越来越凉爽和干燥,应该多吃一些富含营养,水分含量比较大的瓜果类,这样也能很好的弥补“苦夏”大量出汗而流失掉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以说是很有好处的,因此民间有谚语说:“立秋以后吃西瓜,不用花钱把药抓。”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西瓜甘寒无毒,不仅“消烦止渴,解暑热”,而且“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治口疮”。现代中医学认为,西瓜有消暑、解热、散毒、润肺、利尿等功效。民间说立秋时吃西瓜可整个秋天不生病,并可免除冬天和来年春天的腹泻。

        相传,在明朝初年的立秋前后,南京城里许多人染上了癞痢疮。癞痢疮就是黄癣,俗称“秃疮”,患者即使病愈后,也会形成萎缩性疤痕,这令很多爱美的女士们谈“疮”色变,心有余悸。这时有人说庐州府(今安徽省合肥市)崔相公之女吃西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皮肤如初,南京人纷纷效仿,果然灵验。此后便渐渐形成习俗,每年立秋,人人食西瓜,谓之“啃秋”。立秋之日啃吃西瓜,能“啃”去余夏暑气,“啃”掉“秋老虎”,迎接秋高气爽的宜人天气。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在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朝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薷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丹徒、嘉定等地有民俗说,这一天吃西瓜,饮新汲上来的井水,可以使人不生肠胃病;在苏锡常一带民间认为,立秋时吃西瓜、喝烧酒,可免疟疾;在北京、天津地区,咬秋的习俗为立秋日早上吃甜瓜,晚上吃西瓜,据说这样可免腹泻;啃秋习俗到了上海则变成了向亲友邻舍相互馈赠西瓜。

        清代道光间苏州文士顾禄在《清嘉录》一书中说:“立秋前一月,街坊已担卖西瓜。至是居人始荐于祖祢,并以之相馈贶,俗称立秋西瓜。或食瓜饮烧酒,以迎新爽。有等乡人小艇载瓜往来于河港叫卖者,俗呼‘叫浜瓜’。”清朝时,苏州一带种植西瓜比较普遍,且品种繁多。晚清苏州诗人袁学澜撰写的《吴郡岁华纪丽》载:“其出双凤镇法轮寺左右者,名寺前瓜;生长洲大姚村者,名算筒瓜,色白;出昆山杨庄者,名金子瓜,形不甚钜,子小作金色;生吴县跨塘荐福山者,名荐福瓜;出虎丘者,名徐家青;甫里次之。近常熟有梅前结实者,俗称梅瓜。此数者皆瓜种之良,其味甜以松,其质脆以爽,豪贵家消暑之具,必于是焉取之,价且昂,不吝惜也。”

        “寒瓜方卧垅,秋落已满坡。紫茄纷烂漫,绿芳郁参差。”南梁诗人沈约的《行国》诗形象地描绘了西瓜一派丰收景象。“种出东陵子母瓜,伊州佳种莫相夸。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倾诸茶。”清朝才子纪晓岚的《咏西瓜》把西瓜的品种、美味特征描写的淋漓尽致、引人垂涎。如今,城里人在立秋日买个西瓜回家,切成若干牙,慢慢品尝,倒有些闲情逸致;农村人则在自家的瓜棚下、地头的树荫里,一家人席地而坐,想啃什么就到地里采摘什么,放开胸怀,随意尽情地啃秋,多了几分粗犷与豪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