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7月28日 星期三

    聚焦革命文献收藏研究 广西师大社首启“望道主题出版论坛”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7月28日   01 版)

        本报讯(记者 陈香)1920年8月,由陈望道先生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问世。这是《共产党宣言》这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性著作首次以完整面貌传入中国,为一年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百年后的今天,为纪念广西师范大学前身——广西师专中文科主任陈望道先生,也为了做好革命文化的传承与出版、弘扬与传播工作,在赓续红色血脉中开创新篇章,7月24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主办的“望道主题出版论坛”在北京举行,首期论坛聚焦的话题是革命文献史料的收藏、研究、整理及出版传播。

        以促进学术研究交流与发展为目标,坚持严谨、开放、创新的学术传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多年来一直努力搭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据本报了解,以“望道出版论坛”为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计划每年举办一场主题出版学术研讨会,每年确定不同的主题,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或出版研究机构,共同探讨当年度相关主题的学术研究前沿理论及其出版优化路径与融合发展策略,致力于将研讨会打造成一个重要主题出版项目的孵化平台,以此助力我国主题出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聚焦革命文献史料这个主题,是为了“有效拓展革命文献史料本身的可存续性,让更多原本深藏高阁、面临失散湮灭的革命文献化身千百,为我国党史研究繁荣发展、为传承和发扬党的革命文化和红色精神做出更多贡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轩庄表示。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龙新民,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聂震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院长邓纯东,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中央文献出版社原社长郑德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田玄,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程美东,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邓军,以及来自国内革命文献史料研究及出版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40余人与会,共同探讨革命文献史料的收藏、研究、整理及传播出版。论坛开幕式和研讨会分别由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赵铁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总编辑汤文辉主持。

        “在我心目中,广西师大出版社是一个有非常高的地位的出版社。”龙新民回忆,2006年11月,他陪同李长春同志到广西考察工作,第一站就是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改革搞得很好,发展也很有影响,在我们出版界是很有名的”。“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是我们伟大的建党精神的一个体现,值得我们新闻出版界学习、传承和弘扬。广西师大出版社举办‘望道出版论坛’,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龙新民看来,讲好党的故事,影响最大、效果最好的,一是影视广播电视,二是新闻出版;而且,出版这一块,可以是第一位的。“大家想一想,红色故事、党的故事,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效果最好的就是我们教材当中收进去的党史故事。”龙新民强调,新闻出版界要组织一批大家,继续创编党的故事。现在的教材当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故事有了一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有了一批,改革开放新时期有了一批,但是新时代的党史故事进入教材的还很少。“要总结一批新故事,走进教材。这些故事应该短小精粹、生动活泼,让孩子们学完以后终身难忘、终身受益。”

        聂震宁提出,在党史研究整理出版和传播的过程中,革命文献史料的收藏、研究、整理与出版工作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中,文字性史料是文献史料中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实物史料和其他史料可以作为补充。“史料的发现足以促成史学的进步”,聂震宁特意提到广西师大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湘江战役史料汇编》,“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湘江战役的宣传,这么一个史料文丛,从中可以做出多少新的研究”,所以,文献史料是历史研究和著述的根基。聂震宁同时提出了革命文献史料收藏研究、整理传播工作的两条原则:其一,坚持把握史料出版的本质要求,有褒贬,善恶皆属,不虚伪、不隐匿。其二,编辑出版工作应当辩证、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工作中要坚持服务大局的要求和出版传播规律性的要求,“有些东西是拿来出版传播的,有些东西是拿来做研究资料使用的”。

        “要防止肤浅化和碎片化,学党史、讲党史不能仅仅停留在讲故事、听故事层面,而要通过讲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在陈锡喜看来,通过故事的表层,把党的整个历史贯通起来,体现出对党的理论的理解,这就是党史教育的核心要义。同时,回顾历史之际,不能简单。“尽管对金一南教授写的那本书,学术界在史实层面有一些争论,但我今天不讨论这个学术的问题,我讲它的题目取得非常好——《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讲到最后,不能给人们的感觉就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打出来的,这也达不到党史教育的目的。”陈锡喜表示,要讲好党史故事,一定是社会革命、自我革命和理论创新的“三史结合”,如此,党史故事才能讲深讲透。

        对此,程美东高度认同:“党史的中心一定是政治史、人物史。现在一些年轻学者比较偏向社会史,讲一讲延安时期改造二流子、苏区废除娼妓制,不是不可以,但这些不是党史研究的主流。”程美东同时提出,民间渠道,如党史口述史料的收集,经互证、辨析后,可为党史资料的收集提供新的突破。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共党史历史文献专题史料的整理与研究,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环节和初心使命。”田玄教授如是表示。其中,广西师范大学宣传部长、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汤志华教授就注意到,“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海外报刊的整理出版和研究”是一个好题目。可以说,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形象建构是颇为成功的,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与全面压制,扩大了国际影响力,争取了世界劳工群众的支持,赢得了国际社会认同。而以党史为线索,全面考察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重要海外报刊塑造国际形象的过程,不仅弥补了党史研究的一段空白,也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形象建设的一般规律,以推进新时代党的国际形象建设。

        2021年,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35周年。35年来,广西师大社坚守“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出版理念,出版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人文图书,在海内外学术文化界产生了较广泛和积极的影响。在珍稀文献出版方面,广西师大社出版了360余种、6300余册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的各类珍稀文献图书,内容涉及明清及民国档案资料、民间文书、少数民族古籍、海外华人华侨文献、海内外稀见中文善本古籍、近现代名人未刊稿、石刻碑铭文献等;在革命文献史料的整理出版方面,广西师大社出版了记录长征史实的《红军长征记》,真实记录日本侵略行径、与中国近代抗战史研究密切相关的《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日本侵华罪行档案新辑》等,包括刚刚完成出版的集湘江战役史料之大成者《湘江战役史料文丛》,以及即将出版的“中共创建文献整理与研究”丛书,等等,广西师大社初步形成了史料出版上的一定特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