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7月21日 星期三

    谈“接地气”

    ——随同王蒙先生新疆调研的感言

    柴剑虹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7月21日   13 版)

        辛丑夏日,有幸随同王蒙先生再次回到新疆调研。一周时间,从伊犁巴彦岱、那拉提,到哈密巴里坤草原、伊吾胡杨林,在伊宁市讲党课,参加图书捐赠仪式和作家采风创作活动,感受文化街区独特的民族风情,经行天山峡谷,伫立蒲类海畔,瞻仰烈士陵园,观赏民族歌舞,诠释“胡杨精神”,在这片他曾经生活和工作了16年的广袤而多彩多情的土地上,他每到一处,都充满了与各族民众旧雨新知欢聚的动人场景和热烈气氛,也让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一位“接地气”的人民艺术家回到“第二故乡”的轰动效应。

        这次调研,使我进一步认识到,社会生活,万事万物,“人”是核心,作家“接地气”,就是“聚人气”。对于王蒙先生六十多年的文艺创作和日常生活来讲,从北京到新疆,就是在和各族干部、群众的融洽相处中,不断汲取获取采取创作源泉、动力、素材,激发灵感,汇聚智慧,有了底气、勇气、名气、牛气乃至“霸气”,焕发“文气”,创作出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接收所欢迎所理解的优秀作品。

        这里,请允许我先摘引伊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卡米力江·玉苏甫江在这次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为“王蒙书屋”捐赠图书仪式上讲话中的两段话来说明:

        人与土地是有缘分的。巴彦岱镇是伊犁河谷千百个乡镇中的一个,也是名气最大的一个,因为王蒙先生曾经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而有了别样的意义。众所周知,巴彦岱是王蒙先生最怀念的地方,是他用汗水浇灌过的土地。1965年4月,王蒙先生来到巴彦岱工作生活,在这里,他学会了维吾尔语,与这里的各族群众结下了 深厚感情。……刚才,王蒙先生与老朋友们的深情拥抱,激动人心、感人至深,充分体现了王蒙先生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这边风景》这部史诗般的巨著,是王蒙先生送给伊犁最厚重的礼物。通过王蒙先生的妙笔,人们知道了远在边疆的巴彦岱农民的智慧、幽默和令人感动的人情味儿。而在巴彦岱的艰苦岁月,也充实了王蒙先生的人生,丰富了他的写作空间。故人再回故地,新书重温旧事。即使已经过去半个世纪,在王蒙先生的文章里,美好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赠书仪式开始前,我挤入拍照的粉丝群中,用手机摄下了王蒙先生与维吾尔乡亲朋友深情拥抱的瞬间,维吾尔老人的双眼充满泪水,我的眼泪也不禁夺眶而出。因为我意识到,正是这种淳朴、诚挚的感情与友谊,可以化为排除万难、奋勇前进的生活动力,可以激发文艺创作的灵感与热情。我相信,王蒙先生写出被维吾尔人民誉为史诗般巨著的《这边风景》,绝非偶然。对于这部于2019年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杰出作品,已有众多赞誉,兹不赘引;作者在该书“前言”中的几句话堪称阅读指南:

        虽然不无从众的嘶喊,本质上仍然是那亲切得令人落泪的生活,是三十岁、三十五岁、四十岁那黄金的年华,是琐细得切肤的百姓的日 子,是美丽得令人痴迷的土地,是活泼的热腾腾的男女,是被雨雨风风拨动了的琴弦,还有虽九死而未悔的当年好梦。

        也曾有过狂暴与粗糙,愚傻与荒唐……你仍然能发现作者以怎样的善良与纯真来引领与涂抹那或有的敌意,以怎样的阳光与花朵来装点那或有的缺失。那至少是心灵感受与记载的真实,是艺术与文学的映照与渴求,是戴着镣铐的天籁激情之舞。

        王蒙先生1963年进疆时,尚未满30周岁,却迎来了真正刚强“而立”的别样的考验和机遇。1962年“伊塔事件”后的新疆,正处于强风暴雨过后人心趋稳,期盼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璀璨前程的大背景之中,虽说时代发展社会变革也带来文学创作的契机,但更重要的是作家凭借着自己亲民良知、心灵感受和创作渴求,从1974年开始,将存于胸中大量真实的生活素材酿为佳蜜,撰成巨著。多年之后,王蒙先生在《〈邮事〉创作谈》一文中称自己这些作品为“非虚构小说”:“虚构是文学的一个重要手段,非虚构是以实对虚,以拙对巧,以朴素对华彩的文学方略之一。于是非虚构的小说作品也成为一绝。绝门在于:用明明以虚构故事人物情节为特点与长项的小说精神、小说结构、小说语言、小说手段去写实,写地地道道有过存在过的人与事,情与景,时与地。”于是,我们的文学百花园里有了似天山雪莲的《这边风景》,有了像月季、玫瑰、紫丁香的《风筝飘带》《邮事》,更有了如烂漫山花的《笑的风》这样风格鲜明、独树一帜的“王蒙非虚构小说”。

        通过这次随同王蒙先生在伊犁、哈密两地的调研,我的理解,这类“非虚构小说”的孕育、诞生,似不能简单地用文艺理论界通行的“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来解释,而必须深入了解、理解作家“接地气”的完整过程(包括信仰理想、心理活动、精神需求和社会实践等等);同时,也必须融“地气”与“文气”于一体,正确把握“以实对虚,以拙对巧,以朴素对华彩的文学方略”,巧妙运用“小说精神、小说结构、小说语言、小说手段”(注意:往往是“情不自禁”地将第一人称与第二、三人称合三为一)来反映现实生活。因此,我认为写作“非虚构小说”,是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方法、风格的继承与创新,当然也是对那些凭空想象、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一知半解、浅尝辄止式写作者们的告诫。

        此次调研期间,适逢“王蒙研究全国联席会议第一届学术年会”及作家采风活动在伊宁举行,王蒙先生在年会开幕式的简短发言中动情地说:“这次回伊犁对我的教育、冲击超出了我的预料,仍然有心潮澎湃的感觉——伊犁越来越美丽了! 一路走下来,忽然感觉到我又回到了在伊犁生活的那段时间,那些极有特色的民族语言、服装、歌曲、舞蹈……包括伊犁人引以自傲的一切! 我会在有生之年时时表达我对伊犁的想念、祝福! 我相信伊犁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请你们多关心、多宣传、多鼓吹伊犁!”这是王蒙先生的肺腑之言,也是一位老作家对年轻作者的期盼。

        在伊吾淖毛湖地处干旱缺水的荒漠胡杨林,王蒙先生站立在一棵胡杨树下,仰首抚摸树干,深情地说:“胡杨,我爱你!”这就是一位“接地气”的人民艺术家,对深深扎根于大地的“胡杨精神”的由衷赞美!

        (2021年7月13日于乌鲁木齐)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