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1年07月14日 星期三

    推荐图书:《中国断代史系列》

    锻造一套经典,五十年太短

    孙瑜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7月14日   22 版)

        孙瑜: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上海书店出版社社长。从事出版工作近20年,策划有《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典藏1921》等,参与《中国共产党90年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图志》等书的编辑。

        《中国断代史系列》,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几代编辑接力半个多世纪完成的一套系统工程,是与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萧克主编的《中华文化通志》、周谷城主编的《中国文化史丛书》并列的上海人民出版社几大标志性史学工程之一。

        早在1953年,出版一套由当代一流学者撰写的断代史,列入了上海人民出版社的重点图书出版计划。为此,我社约请杨宽、王仲荦、胡厚宣、邓广铭、王玉哲等全国各地的学术精英参与。1955年,我社首先出版了杨宽的《战国史》,于1957年出版了杨志玖的《隋唐五代史纲要》和杨翼骧的《秦汉史纲要》,1959年出版了王玉哲的《中国上古史纲》,1961年出版了王仲荦的《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这些书内容简明、文字流畅,体现了新的唯物史观,具有向大众普及历史知识的显著特点,受到读者欢迎,滋润了1950年代以后求学的一批又一批学子,尤其是《战国史》一印再印。

        启动顺利的《中国断代史系列》,后续出版过程则充满艰辛,正常的出版进度受到政治形势的影响而一度陷于中断。上世纪70年代末“拨乱反正”,我社敏锐感觉到史学春天到来的气息,在1978年前后陆续约请老作者修订旧作,同时物色其他实力派作者加入。

        其中杨宽先生全面修订增补了《战国史》,王仲荦先生将《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改写扩充成《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五代史》,王玉哲先生在《中国上古史纲》基础上写成了全新的《中华远古史》。此外,我社在1981年出版林剑鸣《秦史稿》,随后请他在此书基础上修订扩充,于1989年出版了《秦汉史》。请杨宽先生撰写《西周史稿》,请南炳文、汤纲联合撰写《明史》,请周良霄、顾菊英夫妇撰写《元史》,其他时段,如《春秋史》《殷商史》《宋史》《辽金西夏史》《清史》等都分别约请重量级作者分头撰写。

        在这套书中,有几种的写作和准备写作的过程均经历了几代师生乃至父子接力。据查,胡厚宣先生早在1954年与我社签下《商周史》合约,1995年一切准备妥当,正要着手写作的他却被疾病夺走了生命。他的儿子、同样从事殷商史研究的胡振宇先生继承父亲的遗愿,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接续完成了这部由父子二人联合署名的《殷商史》。1998年1月,最初规划中即列入作者名单、经过数十年准备计划写《宋史》的邓广铭先生逝世。经过沟通,撰写《宋史》的任务由邓先生大弟子漆侠先生接手。然而2001年11月,一场急病夺走了漆先生的生命。邓先生的另一弟子陈振先生又接过《宋史》的写作工作,经过师生两代的几番接力,这一任务终告完成。

        经过前后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2003年我社首次出齐了自远古至清代的中国断代史完整系列,距其首次列入我社出版规划整整五十年。学界普遍认为,《中国断代史系列》是新中国历史学家在前人基础上,吸纳田野考古等新成果,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历史、文明所做的一项全新、厚重的总结。《人民日报》评论其与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并列为当代史学界锻铸的两座文明丰碑”。

        时隔十余年后再次推出的最新版《中国断代史系列》包括了郑天挺、南炳文联合主编的《清史》,让这套以权威著称的经典之作有了一个厚重的收尾。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国刚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史学界风气发生很大转变,断代史的写法不再流行,但他认为这套《中国断代史系列》为我们展示了几代史学工作者在断代史著述上筚路蓝缕的历史性贡献,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难以取代的学术价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